#我的2020#
新的一年,不要讓孩子的“親情認知”負重前行。
意識的產出是教育,而教育的核心是價值觀的健康性。
父母是孩子意識產出的第一教育者,因此,孩子價值觀的發展與走向,最最最關鍵的取決當然是父母——作為引導者,方式方法的合理性、變通性,尤其是自我標榜性的以身作則。
現如今,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走親拜年”這份親密關係的傳承習俗被越來越多的70後、80後、90後從現實生活裡剝落、摒棄——這種文化現象,被定義成“斷親潮”。
“血濃於水”這個現實的科學依據與關係證明,為何會變得如此狼狽不堪,支離破碎?!
當然,造成這種現象氾濫的有很多客觀因素,但,起決定性因素的還是主觀因素——是家長們認知性狹隘的問題。
而這個認知性狹隘的問題由“功利認知性”、“恩怨認知性”組成。
我們先從恩怨認知性開始。
“恩怨認知性”“恩怨”這個詞彙,就像“孿生兄弟”,有恩才有怨,尤其在親戚來往裡,“忘恩負義”造成的“老死不相往來”,比比皆是。
“恩怨認知性”的產出,顧名思義,肯定是一方對另一方有過私下裡的特別照顧:可能是最直接的金錢,也有可能是動用了經營多年的“人情”,總之,一方心甘情願的付出,另一方則理所當然,心安理得的索取、預設。
這其中有一個很關鍵的認知性盲區——鈔票和人情都要派用場——無論你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在社會上擁有什麼樣的地位。
是的,這才是真正的緣由,是因為關係的親近,而導致的認知性盲區:
苦的時候那麼團結,好了就“忘恩負義”了
付出了這麼多,什麼回報都沒有,拿“自己人”當什麼了
………
這種“恩怨認知性”造成的斷親,事實上,是最可惜的,因為同甘共苦過,並真心要對方好。
“功利認知性”功利性的實利主義哲學滲透人心,越來越成為主流——
一段社會關係無法為彼此帶來利益的話,那對於這段關係的維繫是否有必要繼續下去會產生動搖。
“功利認知性”的產出,是成年人在社會生存中最徹底的真實與學識,是種現實的解讀與領悟。
事實上,“功利”應該是褒義詞,這一點,一定要確信,因為從某種意義來說,懂“功利”意味著上進,懂得互幫互助後的各取所需,只要不違背道義法律,“功利”絕對是社會前進的趨勢。
而,親戚對於“功利認知性”會有一個很主觀的解讀模組——那就是“態度”。
比如,一個有絕對話語權的親戚,之所以有權威信,應該是輩份、道德、公正的呈現。
但,現實裡,往往並不如此——取而代之的是事業、成就、金錢有相對的話語權。
因此,讓人感到很不舒服——沒規矩,感受不到尊敬。
這就是解讀模組裡的“態度”感知。
要明白,人的意識是很敏感的,尤其是“親近”的人,一旦接受到敏感的資訊傳輸,是會根據“態度”來進行不客觀的解讀的。
最扎心的解讀誤區:
一方只是習慣性的狀態講述,而另一方則在意識裡感受到“歧視”。
結束語:
過年走親戚、拜年是中國人的習俗,而這習俗的本意只是親戚間聯絡感情、慰問、關心、聊家常的一次聚會——不要夾雜著太多的“個人恩怨”和“功利目的”。
帶著孩子,簡簡單單的,按規矩來,先給長輩拜年,再按照輩份,一家家串門、拜年。
至於,會不會太“矯情”與做作,那我問你,還有什麼比你孩子成長的心理健康更為重要,尤其是親情的感知與互動。
2020已經過去式了,請放下恩怨,不要用你們自以為是的認知性去禍害孩子對於親情的溫暖與嚮往。
在2021年——不要讓孩子在“親情認知”上負重前行。
跟“斷親潮”說不!
——END——
作者簡歷:我只是生活在路上的一箇中年人
我寫的東西有二樣:第一,對於去世愛妻回憶(日記類篆刻)
第二,情趣觀點開荒者
我不太願意寫觀點類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