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讀到有一段意思的文學史,在希臘柏拉圖時代,就有一派學者認為文學讓人分心,帶來美麗的謊言,喪失清晰的思維,社會岌岌可危。所以孩童時代睡前讀物就該是《幾何原本》這種型別的書籍,主要知識性傳授。
而幾千年過去了,孩子們的睡前讀物卻是《伊索寓言》等各種童話故事。而且文學作品不僅佔據著書店大部分的暢銷位置,也成為一個人從年幼接近閱讀最本心的歡愉。
這意味著我們認同,童話文學中蘊含著各個年齡層可以欣然接受的魅力,不同理解力在頭腦里正在以自己的方式理解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
親近母語和果麥聯合打造的"中文分級閱讀"文庫,根據 6-15 歲兒童的認知與心理特點,以及兒童閱讀能力和素養髮展的要求,分為 K1-K9。
《木偶的森林》是中國本土童話屬K3級別,意味著推薦給8、9歲的孩子閱讀。
同等級的其它11本書單是《伊索寓言》、《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孩子們和野鴨子》、《門牙阿上小傳》、《月光下的肚肚狼》、《木偶奇遇記》、《海蒂》、《稻草人》、《寶葫蘆的秘密》、《草原上的小木屋》。
結合兒童階段發展,解讀一下這本童話故事《木偶的森林》,帶給孩子與家長哪些心智上的引導。
關於孩子的自我意識發展與正面典範故事開篇以小熊白黑黑開始,常年在養蜂專家熊爸爸終於回家,一家人溫暖的團聚吃大餐開始。這樣溫馨的三口之家畫面,很讓小讀者聯想到自己的家庭狀況,也容易代入到小熊的角色裡。
白黑黑的角色與8-9歲的少年心理特徵類似,正在自我意識猛烈的增長期,開始嘗試脫離熟悉的環境,好奇的打量外在的世界。
白黑黑從小和母親在森林過日復一日的生活,父親每年回家變化的場景轉瞬即逝,就要進入乏力的冬眠,而春天醒來時,往往爸爸已經離開森林開始新的一年的在外工作。
當森林裡修建了一條通往忙碌城市的火車鐵軌,白黑黑蠢蠢欲動想要去冒險的心情很符合8-9歲孩子愛冒險的心境。
這個階段的孩子希望在新的環境中,找到合適的位置。並且需要透過新同伴、新的視角去審視自己,觀察自己,進而評估和判斷的依據,並透過勇敢的行為得到成年人的嘉許。
白黑黑留下一張紙條給媽媽就爬上了火車,開始探險之旅,然而事情並不那麼順利,進入馬戲團被木偶人羅裡施了魔法,忘記了過去的一切。
白黑黑的父母是有愛心的家長,竭力給孩子營造溫暖的成長氛圍,但當白黑黑萌生探索世界獨立冒險想法時,並沒有任何家長的指導和解讀,這就增加了危險性。
儘管如此,白黑黑依舊彰顯著勇敢堅毅的品格,為馬戲團生存承擔最危險的工作。這正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心理特點,他們願意冒險嘗試行為,自我意識增強,而在這個特殊階段,更需要家長的密切而智慧的指導。
成年人阿湯先生的做法很值得讚許。白黑黑第一次見到阿湯時問了很多問題,阿湯在耐心的給予解答時,建議他讀一本《熊為什麼要冬眠》的書,他說了解自己很重要“我是誰?我能做什麼?我需要做什麼?”
在看了木匠日記後,阿湯一度認為木偶羅裡可恨又可怕,阿燦認為木偶人更可憐,原本是一顆快樂的樹,阿湯瞬間驚醒,意識到問題的本源,最該幫助的是木偶人羅裡融化冰凍的心。
阿湯是一個非常正面的成年人的範例:面對弱小給予關懷和力所能及的幫助,但並以此挾持他們的自由;很機警的預測危險,並竭力分析找各種方法去深度思考,追根溯源找到難題的癥結作出對策;面對挫折和困難善於利用資源,找志同道合的夥伴幫助;堅持本心,用正義和善良感染他人。
關於道德意識與社會規範幼兒能簡單的區分道德中故意傷害和社會約定,即使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對綠色環境的教育也在深入的普及中,隨意砍伐樹木這種行為,孩子很早就知道違反了社會約定行為。
但在8、9歲孩子隨著記憶力和元認知能力的提高,對道德思考也會變得更加細緻和複雜。《木偶的森林》中,一棵靈性的樹木悲劇根源不再簡單的一群伐木工的暴行,而是伐木工其中一位木匠的慾望。
一個會說話的樹,成為了一個木匠想成為藝術家的犧牲品,而變成木偶人的羅裡,也是故事前半部分的“壞人”,而羅裡的悲劇轉化成仇恨,極端的想讓動物們佔領城市,報復自私妄為的人類。
上了小學的孩子在智力發展上,對於道德的區分不再侷限於非黑即白,好人和壞人,他們也在注意到行為的動機,也在極力維護自己的聲譽,不讓父母家人誤解自己的動機。
這種情感體驗讓兒童理解什麼叫做“不公正的傷害”,再深一層可以理解為校園被霸凌者,該如何進行下一步?反擊還是忍受?報復還是忘記?
而兒童閱讀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幫助孩子提早體驗一些現實未發生或者未解決的情緒反應。木偶羅裡就是基於一個情緒反應而採取行動,有了目標和慾望,讓自己的行為合理化。甚至在傷害到了動物們還沉浸在自己的情緒裡,不予理會。
木偶羅裡對小熊白黑黑等動物們施加黑魔法,讓它們忘記家人和過去,與木匠斬斷樹木與樹墩的行為如出一轍。作為“旁觀者”的角度,孩子們會看待因果平衡會更客觀、冷靜。
從成長的角度來講,因果顛倒的推理可能是兒童用來獲得更深刻的道德認知的一個機制。
寫在最後對於孩子來說,家長該選擇遵從他們心理和智力的發展階段讀物,主要目的是他們在閱讀過程中可以解決內心的一些困惑問題,並且在最合適的時機,能夠激發情感和心智積極正向的發展。
如果推薦8-9歲孩子閱讀,可以嘗試這本《木偶的森林》開始,閱讀並非捧著一本書作為“聖經”反覆挖掘其深意或者改變一個人思想。而是該在合適的時機,尊重孩子的發展,並竭力提供幫助,有一些幫助是他們並未意識到,而我們已經提前做好,擺放在那裡,他們需要自會取得。
《頭腦特工隊》劇照
阿湯對養著兩隻鴨子的女孩說:“游泳是鴨子的權利,你必須要讓他們得到鴨子應該得到的生活樂趣,這樣才是愛他們。”
作者介紹:榮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