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由於工作壓力越來越大,許多年輕的父母將孩子託付給父母或者保姆來帶,和孩子相處的時間有限,更別提親子陪伴的品質能有多高了。也正因為如此,很多父母會覺得寶寶脾氣大,不好相處。在生活中,在網路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年輕父母的吐槽,現在得孩子脾氣真大,莫名其妙的哭鬧,亂扔東西,不聽安撫不聽勸,真是熊孩子……

孩子的脾氣真的那麼難搞嗎?其實不然,爸媽們先來學習一下教導愛發脾氣孩子的功課吧。

媽媽求助:孩子發脾氣怎麼辦?

吱吱媽:我兒子兩歲半了,最近發現他脾氣見長,稍有不順心就發脾氣,大喊、扔東西、哭鬧。

通常有如下步驟: 先是一聲不吭不理睬人,無論怎麼問她逗她就是不理人。然後是媽媽失去耐心後批評她,這樣她就開始大哭大鬧,無法勸阻。然後是媽媽把她關進房間讓她一個人哭,不理她。大約半小時到1小時後,哭聲漸小。然後媽媽進去安慰,寶寶立刻停止哭泣。最後媽媽與她講道理、提希望,寶寶一一答應。可是沒到幾天,遇到類似的事情,寶寶又一次發脾氣,程式雷同。我該怎麼辦呢?

網友建議:要和孩子好好溝通

叮噹媽:

不管大孩子或小孩子,都應該和他心平氣和的溝通,才知道他為什麼發火,以便解決問題。不要孩子發火你比他還火。

冬瓜媽:

每個寶寶都不一樣。只有親自撫養寶寶的人才比較了解自己的寶寶的脾性。你寶寶現在還很小,又不是大人,肯定難免出現反覆呀。而且你也要看看,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你孩子發脾氣了,說不定有時候你是自己沒做好。想清楚了再跟你孩子嘗試好好的溝通,你不再犯,說不定孩子也不再犯了。

綠球媽:

寶寶現在的脾氣在某種程度上,是家長放任的結果。寶寶小的時候,沒有是非觀念,家長只要默許或者看著寶寶做得不對,還在一邊笑,寶寶會以為自己做的是好事,或者寶寶一哭鬧,不論有理無理都能滿足,寶寶的哭鬧就成了殺手鐗,因為寶寶發現屢試不爽,他的脾氣就會見長。

有時一次不行就來兩次,慢慢的嘗試,寶寶會改正的。需要你的耐心吧。

小編解答:

大人都會任性、亂髮脾氣了,何況是小孩。

發脾氣肯定是一個 “合理”的情緒,更是人類在成長中的重要一部分,我想也沒有人是沒發過脾氣的,更何況是小朋友呢。當然,這也跟人天生的氣質有關係,有的小孩天生一副好脾氣,有的小孩氣性就是比一般人要大一些,這都不影響他們成為好孩子。

通常1歲後,孩子們會變得容易發脾氣了,一旦不如意,便會“動肝火”,有的時候你會發現小孩子已經學會衝自己發脾氣呢,神奇吧。

2到3歲是發脾氣的高峰期,這和他們的自我意識地初步形成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有限性有關。

這個階段的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了,但表達能力和語言能力又跟不上,很容易跟逐漸跟孩子“立規矩”的家長產生衝突。

在這個時期父母和孩子很容易陷入突出,父母一方面要尊重和滿足孩子的需要和感受。另一方面要小心地選擇不傷害孩子自尊心的方式來規範和糾正他們的行為。一般這種現象會延續到四到五歲,以後會好一些。孩子發脾氣並不說明他們“壞”,他們正在做著他們這個年齡要做的事。

如果您要想方設法制止孩子哭鬧、發脾氣。怎樣制止呢?這需要家長“對症下藥”了。

一、感覺被忽略了發脾氣。

對於這樣的孩子,要安撫他們並轉移注意力。

比如,孩子想爸爸了,而爸爸因為工作還在忙沒有回家,孩子委屈得不得了,亂扔東西,把家裡鬧翻了天。這時,家裡人可以有意識地提起孩子平時最感興趣的一件事,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例如,給孩子故事,或者帶孩子去玩他喜歡的遊戲等等。一定要從愛心出發,從感情上安撫他,哄勸孩子不哭;

要有耐心,千萬不要訓斥指責,更不能動怒打罵。否則,孩子的脾氣只會愈演愈烈。

二、因為沒滿足他的需求:

孩子稍不如意便大哭大鬧,家長決不要讓步和造就,不然會助長孩子的脾氣。

最簡單的辦法是把他單獨放在房間裡,作短暫的隔離,冷落他一會兒。即使在外面也一樣。如此反覆幾次,孩子就會感到自己發脾氣、哭鬧都毫無意義,得不到家長的注意,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慢慢地就不再亂髮脾氣了。

平息後,家長及時要告訴孩子剛才的行為是不好的,亂髮脾氣是達不到目的的。當然也要要讓孩子知道,父母還是愛自己的,只是不愛亂髮脾氣的他。

三、由於不被理解:

2、3歲孩子其實已經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也開始對一些事情發表自己的看法了,這時候,家長一定要給孩子提供表達他們內心深處想法的機會。

不妨設想一下,你在跟好朋友或者親人講述一件你覺得很有趣的事情時,對方卻忙著幹自己的事情,漫不經心點點頭或哼哼兩聲,懶得搭理你,你肯定很惱火,同理,對於孩子也一樣。

當他跟作為父母的你講述他感興趣的事情的時候,你漫不經心的敷衍也會傷害他的感情,讓他感到憤怒。

所以,即使再忙,當你孩子興致勃勃的找到你的時候,家長不妨暫時放下手中的事情,專注,專心的傾聽你寶貝的話語,跟他互動,跟他溝通,用專注的神情,以欣賞的態度來理解孩子的想法,那對孩子將會是莫大的支援和鼓勵。

最後要提醒各位家長的是,如果經常發脾氣的孩子,一定是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獲益,所以,當孩子發脾氣時,不要給他關注,家長走開,做自己的事情。即使發完脾氣後,也像什麼沒有發生過一樣,更不要批評他,因為在某些時候,批評也是一種親密獲益。而當孩子態度和藹的提一些要求時,家長要及時滿足,哪怕稍微有一點過分,為了抑制他的脾氣也要滿足,讓孩子知道,好好說話,更能實現理想。

那麼,怎麼做才能讓孩子的脾氣更好呢?

宣洩法:比如打沙發打枕頭(當然對於愛打人的小男孩慎用)、撕紙(其實這些宣洩法背後的道理就是,要以破壞性最小,不影響別人的方式發洩情緒);

傾訴法:找人聊天、寫日記、隨意畫畫;

鎮靜法:數數、深呼吸;轉移法:看景色、聽歌、運動、做自己的愛好。

還有就是那些能引起積極情緒的方法,比如想好事、品味美好等等。

在教會孩子這些方法的同時,對家長也有更高的要求:

1、 對待孩子要有耐心

對待孩子需要多大的耐心,只有做了父母才能了解。在這裡的耐心,是指最大限度地滿足他的合理要求。因為,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你以怎樣的態度對他,這種態度會潛移默化成他的性格的一部分。

2、 言出必行

你也許會認為:孩子小,偶爾騙騙他也沒關係。其實這要不得,除非你希望以後你的孩子也會騙人。

3、 始終如一

儘量做到始終如一,避免造成孩子思維、判斷的混亂。比如:今天你要求孩子這麼做,明天沒有任何理由告訴他不行。或許你會忘記自己的不一致,可孩子絕對不會忘記。

4、隨時肯定正向的性格和品格

現在的家長們對能力上關注過多。我們可以這樣想,孩子長大後,哪樣能力有機會得到發揮,這很難說,但好的性格和品格卻是處處有用的。能力有可能被埋沒被荒廢,但性格和品格卻永遠不會。

因此,爸爸媽媽在看到寶寶有表現出好的行為時,可以馬上給予獎賞強化,這種行為就會增強。當孩子關心別人做出謙讓的時候,家長要及時給予表揚,認同寶寶的表現。採取多讚揚的方法,讓他體驗其中的快樂。

5、 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喜怒哀樂,家長無權要求他們事事都按照你的意願來做,即使你是為了他好。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只要是正確的,孩子不但開心、樂觀,還能養成獨立、有主見的性格。

6、放手,適當地給孩子一點權力和責任

有時,孩子對某件事感興趣,你不讓他做,他也執拗地一定要做。這時,不妨給孩子一點權力。

孩子的責任感也應該從小培養,應該讓他從對自己做的事承擔責任開始,樹立起責任意識。

我們不難聽到家長在抱怨養了個“熊孩子”,但如果在發言權上處於弱勢的孩子可以吐槽,估計我們能聽到不少孩子在吐槽他們的“熊家長”

同理,家長在吐槽孩子大,倔強任性的時候,我們不能夠只表達對孩子的不滿和情緒,也要讓孩子有表達和解釋的機會。比如,讓他說清楚堅持這件事的理由,至少可以讓你明白為什麼他這麼做。

如果他能夠對錶面上看起來很無理很荒謬的要求提出相對合理解釋,表達他的想法,家長們不妨靜心下來,尊重孩子內心的想法和意見。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幫助他們滿足需求。這是多好的交流機會,他覺得你相信他,他也就相信你,這樣孩子也就不會為了一個錯誤說謊。

但家長如果長期不聽孩子解釋,只是粗暴對待孩子,慢慢的孩子就不會與你交流了。很多家長很苦惱,為什麼孩子脾氣差,不愛說話,不溝通?這是因為你無意識的剝奪了他說話的權利,不尊重他。

129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寶寶貧血補鐵就可以嗎?醫生:可能適得其反,地中海貧血了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