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懷孕起,我就開始有意識的學習育兒知識,也關注了不少育兒公眾號,想要跟孩子做朋友,自認為做的還算不錯吧,直到那天,我無意中看到兩歲的女兒拍的照片。照片中的我,因為仰拍的關係,看起來很高大,一臉的不高興,眉頭緊鎖,眼中滿滿的不耐煩,嘴巴張開,好像在說什麼。
我看了下拍攝時間,回憶了當時場景,好像是女兒喝完牛奶非要開第二盒,我覺得她應該是喝不下了,但是她自己跑去開了,果然她喝了兩口就不喝了,過來拉我衣服。我心裡不高興,就說了她幾句。我以為我把情緒掩飾的挺好的,聲音也儘可能的平穩,但是沒想到,從這個照片上充分暴露了我在女兒眼中的形象:一個不耐煩的老母親。
牛奶開了怕壞我就喝了,女兒看到我喝完了牛奶,看起來非常高興,笑眯眯的過來抱我衝我撒嬌。我拍了拍她的後背,想著她怎麼這麼任性,什麼時候才能長大呢。
後來我突然想到,那天女兒是不是希望我也喝牛奶呢,因為她知道,她吃不完的東西我一般都會吃掉,所以才固執的非要開第二盒呢?
我心裡默默的對女兒說了對不起,對不起,沒有聽懂你的聲音,沒有明白你的意思。
不知道有多少次,我錯過了女兒心裡的聲音呢?她對我失望了嗎?以後她長大了,會願意跟我聊心裡話嗎?
《傾聽,成就孩子健全人格》一書作者克勞迪亞·M·戈爾德,是美國醫學委員會認證的兒科醫生,從事普通兒科和行為兒科學長達25年。在長期的一線醫學工作中,她對接觸到的大量病案進行分析和總結,得出結論:當我們充分傾聽問題並探索原因,我們就有機會治癒孩子和我們自己,並培養出擁有健全人格的孩子。
克勞迪亞醫生一開始是綜合兒科醫生,工作中,按照評估量化表例行公事,對兒童的狀況進行評估,按兒科醫生的治療標準行事,調整藥物處方。這一切在她轉職為矯正兒科醫生之後發生了轉變,她開始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傾聽患者的故事,從中探索原因,做出準確的轉診建議或治療建議,而這轉變的重要起因是,就診時間從原來的十五分鐘變成整整一個小時!她指出,只有給予充足的時間和空間,才能讓兒科醫生從父母的傾述中了解孩子異常行為的發生原因,從而給出正確的建議。
在《傾聽,成就孩子健全人格》一書中,克勞迪亞醫生列舉了大量有代表性的病例進行分析,主張採用一種預防的模式來關注兒童精神健康,在書中,傾聽可以分成兩個方面:對孩子的傾聽,和對父母的傾聽。
一、充分傾聽孩子的聲音
在《傾聽,成就孩子健全人格》書中,克勞迪亞醫生舉了相當多的例子,來說明傾聽的重要性,她強調“我不會和父母一起尋找“出了什麼問題”,而會建議他們花點時間想想孩子為什麼會有這些行為,為什麼從孩子的角度來看這些行為不無道理”。
傾聽對於孩子的重要性,也是克勞迪亞醫生一再在書中強調的內容,她指出:
“我們如何獲得關於自己、他人和周圍世界的新知識,與我們在童年成長過程中是否得到傾聽有著密切關係”。
一個嬰兒,從出生起就開始觀察周圍的環境,努力與身邊的人(撫養者)建立聯絡,通過身邊人對她哭泣等動作的反饋,來建立安全感,感受到自己被愛、被關注。試想,如果一個嬰兒從出生起就不被傾聽,無論做出何動作都不能得到反饋,那麼他會怎麼樣呢?
歷史上,羅馬帝國的國王腓特烈二世,就曾經針對初生的嬰兒,做過殘忍的實驗。
他將很多的新生兒從父母身邊奪去,讓保姆來餵養他們,僅僅保證他們能吃飽穿暖,但是對他們的哭鬧不給予任何的情感互動,如愛撫、微笑、親吻、擁抱等等。最終的實驗結果,是所有的嬰兒都死了。
無獨有偶,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哈洛在上個世紀50年代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恆河猴實驗:將新生的恆河嬰猴從母猴身邊奪去,同胸前掛著奶瓶的鐵絲媽媽和不掛這奶瓶的布料媽媽關在一個籠子裡。在接下來的實驗中,哈洛發現,在絕大多數的時間裡,嬰猴都蜷縮在溫暖的布料媽媽懷裡,只有在餓急的時候,才會去冰冷的鐵絲媽媽那裡喝奶;在他們認為遇到危險,缺乏安全感時,更是緊緊抱著布料媽媽不放。哈洛得出結論:身體的接觸對於嬰猴來說重要性高過哺乳,即精神需求的滿足高過生理需求。而這個實驗結果,被許多心理學家認為,對於人類嬰兒同樣適用。
儘管大量的實驗和臨床資料表明了傾聽對於孩子的重要性,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傾聽依然障礙重重,那麼到底是什麼阻擋了我們聽到孩子的聲音呢?
我們現代社會,近到鄰居大嬸,遠到育兒專家,喜歡給父母提各種建議,也喜歡給孩子做評估。如“XX家的孩子又白又胖,你是不是母乳不夠啊要加點奶粉”,“你家孩子怎麼老是坐不住啊,是不是有多動症”,“Terrible 2的孩子該怎麼帶”等等,紛紛咋咋的聲音,有一定的益處,但是更大程度上削弱了父母的本能,那些“專業性”的意見建議,本身就可能是父母傾聽子女聲音的障礙。除了父母,還有誰更了解你的孩子,熟悉各種情況呢?
在哈洛的恆河猴實驗中,他發現,這批由“布料媽媽”“撫養”大的嬰猴,長大後出現一系列孤僻、抑鬱、自閉等精神問題,無法融入正確猴群。他對實驗進行改進,讓“布料媽媽”可以進行搖擺,讓新的一批嬰猴與“搖擺布料媽媽”待在一起,並且保證它們每天有至少半小時能夠接觸到真正的猴子,與之一起玩耍。這批嬰猴,長大之後都基本正常,與其他猴子看不出明顯的差別。
前些年流行的“科學育兒法”,如哭聲免疫法、延遲滿足法等等,與哈洛的恆河猴實驗有著類似之後,從小嬰兒開始進行規矩訓練,避免與孩子過於親密以免孩子粘人,及早斷夜奶訓練孩子睡整夜覺等等,大量的案例已經證明,這種“科學育兒法”養大的孩子,存在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嚴重的甚至導致自閉症、精神分裂症等等。
身為父母,我們要遵循內心的本能,從嬰兒時期開始就主動擁抱孩子,積極與之進行交流,聽到他哭聲之外想傳達的內心的聲音並及時響應,可以與孩子之間建立起情感連線,聽到孩子主動的傾述,而不是在某一天發出感慨:這孩子到底想幹嘛。
二、充分傾聽父母的聲音
在哈洛的恆河猴實驗中,他發現,這批由“布料媽媽”“撫養”大的嬰猴長大後,除了出現一系列孤僻、抑鬱、自閉等精神問題外,還失去了尋找配偶和交配的能力,即使是被強制生下嬰猴的母猴,僅有一隻努力嘗試給嬰猴餵奶,其他的母猴都漠視、毆打嬰猴,甚至還有幾隻母猴殘忍的殺死了孩子。
這個實驗是不是跟我們現在流行說的“原生家庭”的影響很相似呢,所有的父母,都是從孩子長大的,他們在自己幼年時經歷的一切,深深的刻在記憶深處,在自己成為父母之後,把自己的經歷潛移默化的施行在孩子身上,使悲劇一代又一代的重演。
道格拉斯曾說過:培養一個健康的兒童比修復一個破碎的成年人更容易。克勞迪亞醫生也是主張採用預防模式來關注兒童精神健康。但是對於已經長成的父母來說,該怎麼進行補救呢?
克勞迪亞醫生提出的建議也是:傾聽、探索原因、在療愈中得到成長。
在克勞迪亞醫生的病例中,許多母親對待孩子的態度都受到了自身經歷的影響,導致無法真實的看待自己的孩子,她提出,傾聽這些母親的心聲,可以推動父母拜託無助感而採取負責任的行動,就像幫助她們撥開遮擋住太陽的烏雲一般。
在書中可以看出,克勞迪亞醫生推崇英國精神分析學家溫尼科特的“足夠好的媽媽”的育兒理念:
足夠好的媽媽會積極的根據嬰兒的需要作出調整,這種積極的調整會隨著孩子忍受挫折能力的增強而減少。。。如果一切順利,那麼嬰兒將會從受挫的經歷中獲益良多。
溫尼科特認為,父母不需要完美,恰好是父母的不完美,能夠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過於完美的父母養的孩子如同溫室裡的花朵,難以抵抗長大之後的風雨;而不完美的父母讓成長中的孩子經歷一些困擾,讓孩子準備好應對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失望。
《傾聽,成就孩子健全人格》書中,通過大量的案例表明,一個孩子的問題,是這個家庭的種種潛在問題的集中體現,只有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通過父母的傾述,專業的醫生才能給幫助他們探索原因,從而實現父母的自我治癒,並培養出心理健康的孩子,達成自己與孩子雙重成長。
那麼,就讓我們通過傾聽,搭建起與孩子溝通的橋樑,找到真正的自我,構建美好家庭,成為孩子堅強的後盾,使孩子能夠身心健康的向陽而生,自由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