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兒童教育,可能我們都會想到一些基礎能力的培訓,生活技能的普及,好習慣以及性格的培養等等,其實在孩童階段,最重要的教育就是教養!
現在的社會上,很多家長都會把孩子的過錯當作無關痛癢,“他還小,是個孩子”這種理由彷彿成為了家長為孩子“開脫”的首要談資。
其實正因為我們的孩子還小,作為大人的我們,才有義務去幫助孩子們改正,幫助孩子們養成正確的是非觀。
有教養的孩子,都知道是非對錯。
小區中央有一座公園,休息的時候兜媽經常帶著小小兜去公園玩耍。
天剛入秋的時候,兜媽帶著小小兜遛彎的時候,坐在公園賞花。迎面走來一對父女,孩子年齡不大,4歲左右,和小小兜差不多大。
只見女孩嚷嚷著讓父親把公園中央小花池的花給她摘下來,全然不顧花池旁邊“禁止踐踏與採摘”的標語。
父親把花給孩子摘回來,孩子笑得很開心,像那朵剛摘下依然鮮豔的花朵。
“媽媽,王伯伯不是說不讓進去麼?花那麼可憐,為什麼要摘下來呢?”小小兜仰起小臉問我。
孩子的話刺痛了我的心。
也許是聽到了小小兜的話,小姑娘拿著花走了過來,“不關你的事!”氣呼呼的對著兒子說道。
本來打算跟孩子好好說的,結果孩子父親過來說了一句:“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閒事!”
說完就拉著孩子走了。
痛心疾首啊,怎麼能把孩子慣成這個樣子。
有教養的孩子,都應該知道是非對錯,孰是孰非。
很多父母都在拿“孩子還小,不懂事”當作藉口,明知道孩子做錯也不指出,縱容孩子的犯錯,歸根結底,其實更多時候都是父母把孩子嬌慣成了這樣。
有教養的孩子都懂得感恩
父母對孩子的溺愛,無條件給予,讓現在的孩子越來越不知感恩。好多年輕人在言談裡,在觀念上,都覺得父母幫孩子的忙,父母給孩子錢,是如此理所應當的事情,這樣的教育下孩子不僅對父母不懂感恩,對別人,也是如此。
或許把感恩換個詞會更好接受一些:叫做看見,叫做懂得,看見別人別人對自己的好,懂得感謝並回饋。
兜媽有一次坐火車遇到一堆很有趣的父子,父親衣著比較破舊,應該是工作比較辛苦,孩子的穿著也很一般。
我一直坐在座位上玩著手機,坐在旁邊的孩子先是把腦袋湊過來盯著螢幕,一會兒又看看我,一會兒看看父親。
這個眼神和小小兜在家希望看玩手機的眼神是一樣的,所以我把手機伸過去給他玩。
他看了看還在熟睡中的父親,終於是下定“決心”般地接過我遞過去的手機。
然而讓我對此印象深刻的是,等我回到家,發現揹包側面的口袋裡多了幾塊糖果。
直到現在,這幾塊糖果我還留著。
或許,這個父親給不了這個孩子一個物質比其他孩子一個更加優越的童年,但是,在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培養了一個“精神世界層次的帝王”。
有教養的孩子,還應懂得承擔自己的責任
王先生是公司的財務總監,一次出門替公司做賬的時候去銀行交稅,想著時間應該用不了太長,就把車停靠在了馬路旁邊。
等王先生把事情辦完出門之後,才發現自己的車子被剮蹭了很長的一條道,正準備發火,忽然看到了放在擋風玻璃上的一張紙。
“先生,您好,我是xxx,我不小心颳了您的車,但是我需要去上課,又聯絡不到您,所以只能給您留一個我家裡的電話(媽媽的電話,我還沒有電話),非常抱歉”。
本來準備發火的王先生瞬間愣在了當地,看了看自己被剮蹭的車,忽然覺得已經沒有那麼重要了。
眾網友全部好評,稱讚不斷,同時也都佩服這家孩子父母對於孩子教養的佩服。
有一位學員說的很好:我們需要讓孩子保持童心,但不代表我們不應該指出孩子的是非對錯,一個孩子是否有教養,是從小培養的,父母如果不加看管與教育,那不叫保持童心,那是玻璃心。
很多時候,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的模仿物件都是自己的父母,所以作為父母,留給孩子最大的財富,應該是從小到大的教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