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可憐天下父母心。對子女的教育,父母可謂是煞費苦心。尤其是費盡心機後,孩子成績依然很差,暴躁之下拳腳相加,但是還沒任何效果,父母是又氣又無奈啊。

社會上的教育專家又說是:教育孩子多鼓勵,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因此父母就嘗試用積極的態度來激發他的自信心:"加油,孩子,你是最棒的,我們知道你行,真的行!"語言殷切,可孩子學習成績進步不大。加之使用了專家的教育方法,卻還被當成其他同學的笑柄而受到嘲笑。家長心急如焚事與願違,沒想到最終傷了孩子的自尊心,丟失了孩子的幸福與快樂。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筆者認為,我們鼓勵孩子往往是言不由衷的,內心深處還是認為孩子在某些方面是"不如他人"的。所以父母無論使用怎樣的溫和態度,情況都沒有較大改變。這是因為---表面的語言,終究掩飾不住背後的真實資訊,那就是---"孩子,你不行,你不如別人"(這個孩子是能夠感覺到的)。

家長都是非常好面子的,往往在不知覺中給予孩子的愛是有條件的。比如:"只要這次考試考得好,我門就帶你吃西餐牛排、漢堡熱狗;只要期末全班考個第一名,我門就帶你去旅遊,出國旅遊"等等。父母認為這樣做是在激勵孩子上進,卻不知道這正是造成孩子自我評價低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這種問題怎麼解決?父母首先就要轉變自己的思維定式。改變對孩子的看法,停止指責孩子,換一種角度,從內心深處調整動機,不能強硬改變孩子,而是從客觀的角度,從第三者的角度發現和了解孩子的天性、個性和價值。這個好像對父母有點能,父母往往把孩子當成自己的一部分,很難換位思考教育問題,但是這是非常重要的。

筆者曾經和一個朋友聊天,朋友說他的孩子現在後悔了小時候不好好學習,他當時苦口婆心地勸說,孩子就是不聽,當然沒有任何效果。他現在說,孩子,那你現在這個樣子不能怪我。到這裡我想說,難道等到我們的孩子長大以後也是這樣,我們也對他說,孩子,你現在這個樣子不能怪我啊?

等父母徹底轉變過去對孩子的偏見,就馬上會感到一種全新的氣象---不拿孩子和別人比較,不把社會上大家的看法強加在孩子身上,可以發現和欣賞到孩子身上的其他優點,而且其他孩子還沒有的優點。如果孩子突然受到來自外界的各種挑戰,父母也不要急於去保護他,替他解決問題(替孩子解決問題,非常的糟糕。等於扼殺了孩子歷練的機會)只要認真聆聽孩子的傾訴,不要給出孩子急切想要的答案。這樣。這樣,就無形中傳遞了一種非常重要的資訊:"孩子你能行,可以自己解決,父母出面問題反而麻煩,不如你自己處理得好!"(這個孩子也是能夠感覺到的)。

只要孩子具有了處理問題的能力和信心,他就從心內建立了自信,肯定了自己的價值,他會用自己的速度和步調發揮自己的潛能來解決自己遇到的各種問題。建立了自信,學習成績就會迅速提高,而且用所在學校的標準來衡量,他都會是非常優秀的。因為這是由內而外的改變,是自動自發的因素在起作用,遠遠不是外在影響所能比擬的。

6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一個低能兒的天才成長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