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媽媽群裡看到一些媽媽在聊天得知,原來很多孩子都有賴床的現象,特別是到了冬天,誰都不想離開暖暖的被窩。孩子經常磨磨蹭蹭要拖很久才會起來,而且逼急了還會哇哇大哭。寶寶賴床有原因實際上,寶寶賴床也是有很多原因的,並不只是單純的怕冷。孩子賴床背後這些原因,我們要知道,那麼寶寶賴床會有哪些原因呢?1、午睡時間過長
如果孩子午睡時間太長,或者孩子睡午覺的時間接近晚上,都會讓寶寶在晚間精力旺盛,這樣到了晚上睡覺時間孩子會睡不著,由於晚上睡得太晚,所以就會出現睡不飽的情況,因此孩子早上就不想起床。
2、孩子睡不安穩
晚上睡覺的時候,可能被子太過於厚重或者寶寶衣服穿得太多衣服。從而導致有些寶寶在睡覺的時候會有踢被子;甚至翻來覆去睡不踏實的現象。
這時我們要多多留意,看寶寶除了存在情緒上的問題或身體不適之外,是否還有以上一些環境因素干擾了寶寶的睡眠質量。
3、寶寶做噩夢
寶寶也會做噩夢的,多數寶寶會夢到白天發生不愉快的事情,他們會突然醒來。有些孩子會喊叫甚至哭泣。表現得非常害怕,驚嚇。
如果大人做了一場噩夢,不管夢到了什麼,至少知道那只是一場夢。可是孩子就不一樣了,由於他們不能清楚地分辨現實和夢境的區別。
所以當他們從噩夢中驚醒後,總是沉浸在恐懼、焦慮的情緒中。所以寶寶驚醒後就比較難入睡。即使能夠再睡著,睡眠質量也不好。
如果孩子從噩夢中驚醒,我們要一 直陪在他的身邊,直到他平復情緒。此時我們可以靜靜坐在他的身邊,給他蓋上條溫暖的毛毯,或是開啟夜燈。
如果他不願意你離開,那就再多陪他一會兒,等到他完全睡著後再離開。
3、孩子不想上學
我記得我女兒剛上幼兒園很不適應,對幼兒園有牴觸情緒。有一天早上,我叫她起床,但她卻說:“媽媽,讓我再睡一會。看她樣子就是賴在床上不想起來上學。”
當時,我沒有和她說;快點,遲到了。我知道這樣說,她更不想起來。而是和她說,經常賴床會頭痛的,頭痛就要打針。女兒最怕打針了。很快自己就爬過來了。
孩子賴床,我們要具體分析原因,不能因為心急而亂髮脾氣,大吼大叫,一大早的,大人和小孩都弄得不開心。
那麼我們怎樣減少孩子賴床呢?
1、要控制好寶寶的午睡時間
我們要控制一下寶寶的午睡時間,不能讓寶寶睡午覺的時間過長,也不要接近晚上了還讓寶寶睡覺。
我女兒幼兒園小朋友午睡時間安排在中午12點到下午1點半,這個時間點比較合理。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如果讓孩子在下午睡得太長時間或太晚睡午覺的話,那麼孩子在晚上就會精力充沛。肯定晚睡。第二天早上,我們又得花一番工夫才能把孩子從床上拉起來。
所以,我們不要認為寶寶午覺睡得越久越好。
2、找出孩子情緒波動的原因
寶寶有時會因為身體不適或情緒上的不穩定而影響睡眠品質。其中身體上的異常狀況比較容易觀察,我們需要多加留意的是孩子情緒上的問題。
有些寶寶年紀還小,表達能力還不是很好,如果在幼兒園或日常生活中受到挫折,就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如果我們沒有留意到,那麼寶寶受傷而無法抒發的情緒便會更間接反映在睡眠品質上。
我記得有一次,我女兒剛進幼兒園2個月,學校要進行體操比賽,但我女兒有幾個動作沒有學會,有一天,老師批評她了。孩子回家沒有告訴我這件事,那天晚上我見她一直翻來覆去睡不覺。問她怎麼回事,她才告訴我因為這件事睡不覺。
3、讓孩子留出發洩時間
如果寶寶確實對起床有嚴重的牴觸情緒,只要一被吵醒就會大哭大鬧,如果各種方法都不太管用時,那麼我們就可以提前叫寶寶起床,先讓孩子發洩一通再說。
在寶寶發洩的這段時間裡,我們透過儘量處理一些其他事情, 以顯示對其哭鬧並不是過分地關注,寶寶在此情況下,也就會逐漸停止哭鬧了。
在寶寶哭鬧的時候,大家記得不要去責罵他,就試著讓他一個人宣洩情緒好了,等寶寶鬧勁過後再去安撫他。
4、讓寶寶在固定時間上床睡覺
我們要有意識地從小就讓寶寶在固定時間上床睡覺,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這樣孩子就會減少賴床的機會。
另外, 只要孩子上床時間一到, 我們即便還有很多事要忙,也應該先放下手上的事情,在床邊陪著孩子,趁著入睡前的時間和寶寶聊聊天、看看書、講講小故事,
一來可以增進親子互動的機會,另一方面可以放鬆寶寶睡前的情緒,有助於提升寶寶睡眠質量。
我們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就寢時間到,我們不要只是急著趕寶寶上床睡覺,而自己的眼睛卻還緊盯著手機,或者還在忙東忙西。
因為我們這種做法會讓寶寶有“孤單”和“不公平”的感覺,而且會產生“為什麼只讓我去睡覺,而你們卻不睡”的疑問,再加上寶寶對成人的活動本來就充滿好奇,所以也就更降低了睡覺的意願。
因此,只要到了孩子睡覺時間,我們要暫停手上的事情,幫助寶寶營造良好的入睡氣氛。讓孩子早點入睡。
總之,為了改善寶寶賴床的習慣,除了對寶寶有必需的要求之外,我們的心態和處理方式也要多加註意,要先給寶寶一點兒緩衝時間,態度不要過於急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