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伯拉罕·馬斯洛提出:“人的需求從低到高依次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種需求。” 上一層的需求都建築在下一曾的需求之上。也就是說只有當一個人感受到安全感,才能在社交和自我實現中有更好的發揮。而童年是給予孩子安全感的重要時期。
如果童年時期孩子的安全需求能夠得到滿足,長大as後就能在社交和自我實現方面表現優異。
滿足孩子的安全需求的重要一點就是讓孩子感受到父母不離不棄的愛。即便在對孩子進行管教和懲罰的時候,孩子也不會因此就認為父母不愛自己了。父母和孩子之間建立的親密和信任關係,是孩子得到安全感的保障。
網上曾有一個短影片特別火:《陪著不等於陪伴》。
影片中父母一邊翻開手機,一邊心不在焉地陪著孩子玩耍,做遊戲,看書。孩子想與父母分享美好時刻的時候,一回頭卻發現父母要麼在看手機,要麼在打電話,或者在和其他人聊天,關注點根本不在孩子身上。
這麼敷衍的陪伴對孩子起不到任何積極的效果,也無法給予孩子安全感。
作為成年人,我們能熱情地接待客人,給朋友和同事周到的照顧,對於獨自玩耍的孩子,一不小心就會忽略。這種無意識的忽略導致我們難以真正陪伴孩子,看見孩子。
專案,一位年輕的85後媽媽,陪伴兩個孩子健康快樂地長大是她的人生目標,為此她辭去原本體面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育兒這件事中,成為美國認證正面管教講師。她認為,只有有了安全感,孩子才能放心地探索世界。父母只有真正看見孩子,才能給予孩子安全感。
她在《童年不缺愛》這本書中,提到了如何看見孩子,理解孩子語言之外的表達,成為孩子的知心父母。
一、成熟的接受孩子雖然我們承認孩子之間的個體差異,但是一旦進入雞娃模式,我們就很快忘記了“只希望孩子健康快樂”的初衷。
如果孩子不合群、膽小、缺乏耐心,我們可能會因此感到焦慮,想盡一切辦法幫助孩子糾正,並引導孩子向熱情、勇敢的小朋友學習。這樣做不是不對,但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他會看到父母因為自己的性格而急躁不安,這種情緒會感染到孩子,加深孩子的不安全感。孩子會單純地認為,父母不喜歡自己,更喜歡其他小朋友。
《童年不缺愛》中提到孩子有多種性格型別,例如樂觀型、猶豫型、激進型和冷靜型,每個型別都有優缺點。
《看見孩子,看見自己 》的作者布拉夫曼博士認為:“真正成熟的父母,不會只想著去處理孩子的問題,而是先去處理孩子的感受。 ”
而我們總是習慣性地看到孩子的問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日本作家黑柳徹子在《窗邊的小豆豆》中講述了自己一段真實的經歷:在別人眼中性格怪異的小豆豆,在新學校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接受,小豆豆也因此順利成長,成為了作者自己。
當我們看見孩子獨特的性格特點,就會明白接受比改造對孩子更有意義。
二、有效的迴應孩子孩子愛發脾氣、愛哭鼻子、摔東西,這些都是表面現象。一個人的行為背後總是有密切關聯的想法和需求。想要理解孩子這些不合常理的行為,就要看到孩子內心的訴求。
心理學家認為我們都有兩個最基本的訴求:活出自我,以及在人際關係中被對方看見。
即使我們沒辦法及時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也可以透過合適的迴應來安撫孩子。首先向孩子傳達理解之情,比如“我知道你很難過”、“我知道你有點無助”、“我覺得你應該生氣”,這種表達能讓孩子感受到共情和理解,幫著孩子疏解情緒。
等孩子情緒穩定了,第二步就要做到詢問和傾聽,瞭解行為背後的真正原因。
《童年不缺愛》中提到家長應該警惕投射性反應,也就是將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孩子身上。比如自己感覺天冷寒冷,就會逼迫孩子多穿衣服;自己小時候想要卻沒有的得到的東西,總覺得孩子會喜歡;小時候自己沒有完成的夢想,就想讓孩子去完成。
我們必須放下這些心理成見,避免讓自己的想法給孩子錯誤的引導,才能傾聽到孩子的真實內心。
三、恰當的鼓勵孩子“ 著名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說過: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
對孩子進行鼓勵是看見孩子的最好證明。但是鼓勵也要用心,如果孩子總是得到敷衍的、泛泛的鼓勵,就會隱藏真實的自我,用“假我”來滿足父母的期待。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就會因為找不到自我,而活在內心的痛苦之中。
作者專案認為:“用心的鼓勵就是看到孩子的表現之後的認定,不誇大也不敷衍。而不是籠統地給孩子扣上一頂不適合他的高帽子,讓誇讚變成一種綁架。 ”
用心的鼓勵才能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和自尊,而不需要活在他人的評價之中。
四、與孩子建立親密連線如何培養和孩子之間的親密感?這也是很多父母頭疼的問題,畢竟現在都是雙職工家庭。
如果不能在有限的相處時間內,有效增加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親密感,就會為日後的管教增加難度。
書中提到以下幾種增強親密感的方法:
1、關注孩子的需求
現在獨生子女居多,我們總擔心會溺愛孩子,逛商場的時候嚴格規定每次只能買一件玩具,衣服鞋子也會控制數量,總擔心過分的寵愛讓孩子不懂的珍惜。實際上如果孩子特別渴望的東西,如果父母沒有滿足,就會給孩子造成匱乏感。長期的匱乏感,會讓孩子缺少穩定感和耐心。為孩子好的出發點一定要從孩子的需求出發,如果孩子真的特別喜歡,那麼偶爾破費一次,偶爾多買一件,是完全沒有關係的。
2、給孩子真實簡單的生活
一到週末,很多父母就忙著安排孩子的週末生活,哪裡的遊樂場最好玩,哪裡的體驗活動對孩子有好處,什麼培訓班價效比最高。本來輕鬆愉悅的週末,因為滿滿當當的安排,總讓父母和孩子一起身心俱疲。孩子也需要休閒時光,多給孩子體驗真實生活的機會,減少精彩的活動安排,他們自己才能去發現生活中一些美妙的事物。作者說生活即教育,真實的生活才是最有力量的,才能讓孩子更有安全感。
3、用遊戲轉化成更有效的語言
遊戲是最好的與孩子溝通的方式。孩子很難聽進去家長喋喋不休的大道理,但對於自己悟出來的道理,卻能一直恪守。孩子喜歡遊戲,也最善於從遊戲中學習和領悟。
4、不給孩子輕易貼標籤
比如孩子挑食幾次,父母就認為孩子不愛吃。孩子學跳舞,缺課了幾次,就認為孩子不喜歡。我們不要過早給孩子下定論,初次嘗試失敗並不代表孩子不喜歡,也可能是不適應或者沒準備好。多給孩子幾次機會,不要讓父母的評價成為禁錮孩子的囚籠。
作者在《童年不缺愛》中提到,孩子的生命是立體的、豐富的和不斷成長和變化的。父母在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中,也要用發展的思維和孩子相處。無論孩子長多大,父母給予的愛都會成為孩子放心的依靠,成為孩子一生最溫暖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