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早期教育"對孩子的很重要,尤其是0-6歲這一時間段,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期。但是不少的父母,卻忽視了對孩子的早期教育,甚至做出不良示範導致孩子學壞。

"孩子3歲能懂啥!"0-6歲是大腦發育黃金期,父母別忽視

陳先生和妻子就是一對帶娃不拘小節的父母,孩子3歲了,他們基本沒有好好教導過。平時孩子手弄髒了,他就往衣服上面一抹,陳先生和妻子看到也不說;或者是沒洗手直接就吃零食;平時孩子看動畫片學了一些髒話,到處罵人,他們都不在意。

很多朋友都勸陳先生夫妻,說平時對孩子應該要上心一點,多多管教,不要總是慣著孩子,要重視早期教育,以免孩子看到不良的東西而學壞。但是他們卻說:"孩子3歲能懂啥!"覺得孩子小,看到不好的事物和行為也不懂,不會影響到身心健康。

可是,孩子最初的學習方式就是模仿,就像他們不懂好壞一樣,看到壞行為也模仿,因為沒有人告訴他們,這個行為是不好的。當孩子模仿並且養成壞習慣之後,再想改正就很困難了。

而且,由於0-6歲是孩子大腦發育黃金期,這個時候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可以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認知能力等等,所以說父母別忽視。

那為什麼0-6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呢?

根據醫學研究,科學家發現人類的大腦在6歲的發育速度很快,孩子的大腦會在6歲左右發育到成年人的水平。這類的水平指的是大腦的重量,不是認知水平。

一般情況下,剛出生的寶寶大腦重量只佔到成年人大腦重量的25%左右。但是到了3歲,寶寶的大腦重量就可以佔到成年人腦重量的80%-85%,6歲的時候就已經有95%了。

這也就意味著,孩子0-6歲這段時間,大腦的發育基本完成。就像是建房子,0-6歲就打完整個框架基礎,而怎麼去裝修,就要看父母的早期教育了。

孩子的大腦高速發育,但是認知水平還處於比較低的範疇。不過這個時期的孩子,學習能力超強,可以很輕鬆地記住不少知識。儘管孩子的行為能力還有所欠缺,但是他們可以透過觀察身邊的大人,學習到一定的"行為模板",或者說是行為習慣。

簡單來說,就是孩子會模仿父母的言行舉止,然後把這些言行舉止當成是自己的"行為模板",時間久了就會養成行為習慣。比如有的父母總是在家裡說粗口,孩子看到之後就會模仿學習,長大以後就會養成愛說髒話的習慣。

父母不重視早期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1.導致孩子建立錯誤的價值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雖然在0-6歲這個年齡段父母不一定會教育孩子知識,但是父母的言行舉止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如果父母的言行舉止不端正,就有可能導致孩子建立錯誤的價值觀。

比如父母平時對老人不尊重,也會給孩子灌輸"不尊重老人"的觀念。孩子並不知道自己這樣的行為是錯誤的,因為他們看到父母就是這樣做的。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成錯誤的價值觀。

2.容易使孩子養成壞習慣

常言道"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孩子從小就養成的習慣,對自己的影響是一輩子。而沒有得到早期教育的孩子,很有可能被生活中一些不好的事物影響,進而養成很多壞習慣。假如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經常玩手機,那麼他們也會養成愛玩手機的壞習慣。

此外,在情緒管理方面,如果父母不好好教育,也會使得孩子情緒管理能力薄弱。比如動不動就發脾氣,一鬧脾氣就滿地打滾。這樣的壞習慣,會影響到孩子未來的社交,所以父母一定要重視。

3.不利於孩子的認知

當孩子養成了錯誤的價值觀、不良的行為習慣時,那麼他們的認知也會出現一點問題。就像在農村裡長大的孩子一樣,如果他們長期被老人灌輸一些封建迷信的知識,那麼孩子就會覺得這些知識是對。

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對孩子進行早期的教育呢?

1.增強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年幼的孩子基本沒有善惡是非的觀念,他們意識不到這個社會的惡意,如果沒有父母的引導,他們容易上當受騙,也容易做出一些危險的舉動。所以,父母在早期教育的時候要增強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比如要告訴孩子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識,不要玩火、不要玩電器、過馬路要看紅綠燈等等;此外,父母還要告訴孩子千萬不要聽信陌生人的話,不要隨便跟陌生人走,吃陌生人的東西。

2.培養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

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孩子的影響是一輩子。在早期教育中,父母要懂得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讓孩子養成自律、懂禮貌的好習慣。

而想要讓孩子養成某種良好的行為習慣,父母在生活中就要自己多做示範,想要孩子早睡早起,自己就要做到早睡早起。

3.培養孩子情緒管理能力

情緒管理,在社交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沒有誰會願意跟一個控制不好自己情緒的人打交道。所以,父母要懂得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當孩子哭鬧的時候,父母儘量不要順從孩子,以免他們養成嬌蠻的習慣。

同時,父母應該有意識地增強孩子對情緒的認知,讓孩子知道什麼是積極情緒,什麼是消極情緒,它們分別有什麼影響等等。

14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記 我娃的溼疹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