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說起老師,可能大家想到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為人師表,至少在大眾眼裡,老師是一個莊嚴而神聖的職業。但可能就是這一份職業,讓很多人忽視了,很多幼兒園的老師,甚至高中老師,也只是一個90後,甚至00後的年輕人。

而隨著家長對孩子越來越重視,家長對孩子的老師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從一開始的,要求老師必須說普通話,到現在連老師的穿衣風格,家長也要管一管。

這不,前段時間作為幼兒園老師的李老師,就因為上課時間穿了一條短褲,就引起了不少家長的不滿。甚至一些家長直接在家長群裡面@李老師,認為李老師穿衣風格非常不合適,要求她以後上課的時候注意一下著裝。

有些家長甚接說,害怕李老師穿短褲上課,把小小年紀的孩子引上歪路。我們先不說作為老師,應該穿什麼衣服上課,就單單說引上歪路這件事,難道夏天女孩子穿短褲就算走向歪路了嗎?這家長是不是有點太謹小慎微,道德綁架了?

其實作為老師,老師的職責就是傳授知識,教育孩子做人的道理。但是對於孩子來說,讓孩子養成習慣,以及引導孩子今後道路的,大多數還是家長在起作用。

所以家長倒不如我先把目光從老師的穿著,轉移到自己身上,把對老師的吹毛求疵,變成對自己的行為要求嚴格。畢竟孩子的行為舉止,更多的是受到家長行為的潛移默化,而不是老師穿一條短褲就能影響到的。

所以說在日常中,家長又該怎麼做呢?

我想最基本的就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不要做一些沒有禮貌的事情,對自己要求嚴格,才是孩子形成好習慣,形成正確三觀的關鍵所在。

家長平時的行為真的可以影響到孩子的思維方式,就比如說,家長遇到和別人意見不一致的時候,能夠冷靜下來,而不是大吵大鬧,那我想這樣的家長教育出來的孩子,也不會是一個衝動暴力的人。

但如果家長平時就邋里邋遢,遇到一件小事就喜歡破口大罵,斤斤計較,那這樣養出來的孩子大多也會是“出口成髒”。

而且除了一些行為習慣,一個合格的家長,還需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給自家孩子傳遞一些理念。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不管孩子年齡多小,都要教育孩子該回避的情況一定要回避。就比如說,上了幼兒園之後,男孩子不能去女廁所,女孩子不能去男廁所。別人在換衣服,或者是上廁所的時候,一定不能偷看,就算是爸爸媽媽換衣服也不可以。

這就是對自家孩子極不負責的行為,而且我想這位媽媽的行為,肯定會讓自家兒子產生一種錯覺:“我還小,我想做什麼都可以”。這就是家長用實際行動給孩子傳遞一種不好的理念。

但實際上讓孩子有隱私感和迴避意識,不僅僅是為了讓孩子變得有禮貌,而且這還是對孩子的一種保護。

所以說家長真的沒必要對老師的行為和穿著吹毛求疵,把重點放在孩子上,把目光放在自己對孩子的影響上,這才是家長應該做的事兒。

58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讓媽媽們又愛又恨的奶粉品牌有哪些,不偏不倚說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