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蜜生完寶寶4個月後,我和幾個好朋友去看她,剛到她家門口就聽到了寶寶的哭聲。進入房間後,閨蜜開心地拿出水果和零食,我們都勸她先去哄寶寶吧,可她和丈夫都無動於衷,還有些生氣地說這孩子被慣壞了,讓她再哭一會。
聽到這句話時,朋友中一名未婚女生突然變得很激動,和閨蜜講:連我這個沒當媽的人都知道,嬰兒哭了要抱起來,你怎麼忍心不抱啊?寶寶的嗓子都哭啞了。

看見閨蜜這麼焦慮,我乾脆親自示範給她,我抱起哭泣的寶寶讓她頭部貼近我的身體,輕柔地搖晃兩下,並對寶寶說:阿姨在這兒呢。
有趣一幕出現了,寶寶很快停止了哭泣,扭頭看了我一眼,可發現面前這張臉很陌生時,又重新哭了起來。於是我將寶寶送到閨蜜的懷中,讓她按照我的方式再哄一鬨,寶寶果然停止哭泣了。

小嬰兒哭泣是件很正常的事情,而對他來說最殘忍的就是哭泣時沒有人理他,而且還要被嫌棄。
如果你不懂寶寶感受,那就拿一件很簡單的事情舉例:
寶寶哭泣時沒有人去抱他,大人反而趁著這個機會使用所謂的“哭聲免疫法”,就好比情侶吵架時,女生委屈地哭了,男生卻說,你先哭吧,哭夠了我們再談話,然後轉身出去躲清淨,這種“冷戰”也是很傷人的。
寶寶的感受就與這時女生一樣,只會因為委屈和生氣哭得更厲害、更大聲。這是寶寶很正常的小情緒,可很多家長認為是他在要挾大人,抱起來只能慣壞他,實際上這樣的想法是完全錯誤的。
1歲以內的寶寶,更需要被“無條件迴應”,因為這個階段是寶寶建立基本信任的關鍵期。寶寶無法透過語言清晰表達出自己的感受,只有用哭聲才能引起父母的注意。

寶寶只有在不開心、不舒服或有迫切需求時才會大哭出來。盲目地用哭聲免疫法,會打破孩子建立起來的無條件信任感,且對寶寶的大腦發育有害。
哭泣是寶寶內心有訴求的表現,就算他是想引起媽媽注意力,也是安全感和依賴感的表現之一。只有父母及時擁抱,寶寶才能真切感受到愛,以後才不會刻意用擁抱要挾大人。

如今還是有很多家長在使用“哭聲免疫法”,以為這樣能鍛鍊寶寶。可是這個育兒方式的創始人華生,卻用親身經歷證明了孩子哭了不抱,並不是正確的做法。
華生用自己的方式養育了三個孩子,在他所謂的“哭聲免疫法”影響下,這三個孩子非但沒有變得獨立堅強,反而一生都過得很痛苦。
華生的女兒性格時而沉默,時而暴躁易怒,經常酗酒並有輕生的想法。而他的兩個兒子都在年輕時離開人世,就連華生的外孫女,也在這種育兒觀的影響下,有了很多不良習慣。

華生的孩子屬於比較極端的個例,卻也證實了哭聲免疫法的失敗,如果家長經常在孩子哭泣時不去理會,會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
當小嬰兒哭泣時,無人理會他,他的內心會有一個情感變化階段:加大哭泣聲求關注——再次哭泣確認自己的重要程度——既然你不愛我,我也不愛你。
就好像男生不來哄哭泣的女生,女生從一開始的生氣到後來的失望,最後只剩下三個字——分手吧。

嬰兒被冷漠對待的同時,他的情感也在漸漸變得淡漠,等到他可以不用哭泣表達感受時,父母再想親近,卻發現孩子和自己不親密了,更沒有親子之間的那種心靈感應。
糰子媽心裡話:
寶寶會透過與父母的接觸判斷他被愛的程度,缺少這種接觸會導致寶寶生長激素分泌減少,間接阻礙身體發育。
“哭聲免疫法”之所以看起來很有效,是因為寶寶哭累了,並慢慢變得“沒有感情”。所以當寶寶哭鬧時,不要再焦慮地想他“怎麼又哭了”,而是找出寶寶哭泣的原因,解決問題、安撫情緒。
【今日話題】你用“哭聲免疫法”鍛鍊過寶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