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則視訊,一對夫妻帶著一位約4、5歲的女兒在在商場裡買衣服,小女孩吵著要飲料,媽媽正在試衣服,沒能及時給她買,結果女孩大發脾氣,對著媽媽又踢又打。
一旁的爸爸見狀,怒不可遏,抬腳踢在孩子腿上,媽媽沒攔住,孩子頓時痛得哇哇大哭。
不少網友稱讚爸爸做得對,覺得對這樣的“熊孩子”就要狠狠地教訓。他們說,正是因為媽媽一味寵慣孩子,才讓孩子對媽媽毫無敬畏之心。
的確,孩子的行為是很有問題的。但我們有沒有想過,她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
很多家長認為,熊孩子都是熊家長慣出來的。也就是說,這個女孩的打媽媽行為是媽媽慣出來的。要像爸爸這樣嚴加管教,才能制止孩子的熊行為。
什麼是慣?就是縱容或遷就孩子的不合理行為和要求。
媽媽為什麼會慣女兒?最大的一種原因,是因為媽媽捨不得孩子受苦受委屈。小時候她捨不得孩子哭,再大一點,怕孩子累著、苦著、受委屈、受傷害等。如果媽媽出於這樣一種心態,必然會對孩子過分滿足,她也會因為想讓孩子隔離生活中處處充滿的挫折而對孩子處處包辦。
溺愛孩子的父母,看不見孩子真正的需求。孩子需要與真實的現實環境中切實地連線,才能得到正常的發展。而溺愛孩子的父母,人為剝奪了孩子這種真實的社會環境,為孩子打造了一個沒有風雨的虛假生存環境,讓孩子要什麼就得馬上有什麼,否則就無法接受。
在這種教養方式下長大的孩子,失去了很多獨立成長的機會。父母將自己的感受與需求代入到孩子身上,孩子真正的成長需求被忽略。因此他們的認知水平相對比較低下,心智發育也會相對比較遲緩。
正常情況下,滿足孩子的全能自戀,是嬰兒成長的正常需求。但隨著孩子漸漸長大,他們的需求就漸漸過渡為獨立。此時父母就要及時後退,學會讓孩子漸漸破除自戀,與父母安全分離,形成自己的完整人格。
但有些父母的思路還沒有跟上孩子成長的節奏,依然像對待嬰兒那樣對待孩子,才會讓這些孩子身體發育了,心智都沒有及時跟上。
所以,被溺愛的孩子,其實是被父母忽略需求與感受的。
父母對孩子的溺愛,實際上是在滿足自己的內心需求。溺愛孩子的父母,往往分不清自己與孩子的界限,把自己的需求當成孩子的需求。很可能是因為父母自己小時候沒有得到過足夠的愛,才用溺愛這種方式來補償自己的內在需求,他們看不見真實的孩子,看見的只是想象中的孩子。
因此,他們對孩子的“愛”是很難滋養到孩子的內心,讓孩子只體會到表層的愛,感受不到靈魂上的愛。這樣的孩子往往只能不斷地追求物質享受和其他顯性層面上的滿足來獲得彌補內心需求的空缺,這會讓他們的內心很難向前發展。
這位小女孩很可能就是在媽媽這樣的溺愛中長大的。因為媽媽看不見女兒,所以,她的內心對媽媽是有不滿的。
同時,在媽媽的溺愛下,她的心智還停留在全能自戀的嬰兒期,想要什麼就要立即得到,不會延遲滿足。一旦媽媽沒有辦法立刻滿足自己,就感覺失控,產生自戀型的暴怒,於是攻擊媽媽。
對待這樣的孩子,打罵真的就是有效的教育方式嗎?不,恰恰相反,打罵是下下策。這個時期的孩子,行動上的直覺反應要比腦子快得多,他們的最大能力就是模仿。
這位女孩為何會踢打媽媽?我們從爸爸不假思索地踢孩子的舉動上可見一斑,女孩的行為正是從爸爸身上模仿來的。
首先,這種以暴制暴來“教育”孩子的行為,實際上是在給孩子樹立了暴力的榜樣。強化了暴力的作用,讓孩子更加以為暴力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有效手段。而她只是輸在了自己的力量不夠而已,隨著她長大,她的暴力行為會變得更嚴重。
其次,這種管教方式,會讓孩子習得了一種不正常的相處模式,覺得人與人之間只在強弱的關係,強者征服弱者。今後她與人相處時要麼變得粗暴和強勢,因為她覺得這樣才能征服他人。要麼,她就會變得欺軟怕硬,覺得誰更強勢,就得聽誰的。
另外,父親不假思索的情緒化反應,其實也是一種自戀型暴怒的表現。這是由於他自己無法冷靜處理孩子的情緒,內心有一種挫敗感,從而產生的一種應激反應。
打罵不是教育,而是一種本能的負性示範。打罵其實是一種本能反應,而本能是一種低層次的行為反應方式。
本能腦在400萬年前就有了,所有的動物都會本能反應。而人類之所以比動物高階,是因為人類擁有著已經進化了的理性腦。
人類大腦發育分為三個階段,本能腦和情感腦和理智腦,當出現某一刺激時,從反應速度上看,本能腦和情感腦都優於理性腦。因為理智腦是最後才發育成熟的,它的反應需要時間。
面對失控,人的本能反應是憤怒。
比如,對面一個人突然打了你一巴掌,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打回去,這是一種被情緒裹挾的即時反應。這就是本能反應,正如這位父親的反應。
第二反應可能是壓抑,或是因為害怕而不還手,採取的是一種迴避的方式,這是情感腦在起作用。比如這位媽媽害怕傷害孩子,所以忍著不發作。
第三反應才是理智腦的反應,用一種理性智慧的方式來處理問題。
孩子常常是本能腦和情緒腦在起作用,因為他的理智腦還沒有發育成熟。而有些大人喜歡用簡單粗暴的方式來處理問題,這也是心智發育不夠成熟的一種體現。
女孩今天的行為,可以說是他們共同作用的結果。因此,無論是溺愛還是打罵,都不是一種好的教育方式。
致力於教育領域優質圖文創作,與大家一起成長,讓孩子擁有更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