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留意⼀下⾃⼰和⾃⼰周圍的親戚朋友,有沒有這樣⼀種認識:孩⼦的早期0-3歲的教育(⽐如家庭教育、早教機構,幼⼉園)都只是⼀個可有可⽆,或者說並不那麼重要、錦上添花的東西。⽽真正學知識的時候(⼩學開始),教育才開始起作⽤。仔細想想,這確實很“合理”啊:孩⼦那麼⼩,⽗⺟或者早教和幼⼉園的⽼師能教什啊,教數學拼⾳⼜聽不懂,不都是陪著玩嘛,誰來都⼀樣;到了該上⼩學的時候,⽼師和學校的教學質量才⽐較重要。

先不說這個觀點對不對。

考慮⼀個問題,⼀個⻓歪了的⼤樹,它是⻓⼤了後,突然某⼀天⼀下就歪了,還是它從很⼩的時候就是歪的?(當然,我們這⾥說的不是那種天災⼈禍, 好端端的樹被雷劈了。)答案很顯然,甚⾄它還是⼀顆種⼦開始發芽的時候,就已經出現偏差了。只是在這棵樹還很矮⼩的時候偏差的程度⽐較⼩,很難察覺,隨著它逐漸⻓⼤,這種形態就越發明顯。

回到我們第⼀個問題,孩⼦的學前教育對孩⼦的發展⾄關重要。

我們從兩點來說:

第⼀,⼤腦結構層⾯; 第⼆,實⽤層⾯。

第⼀,⼤腦結構層⾯。

從受精卵的時候開始, 腦⼦就以令⼈驚歎的速度,精確地,呈指數發展。在受精後16天⼤腦就開始形成。在短短的7個⽉內,⼤腦發展成⼀個⾮常複雜的有機體。確實,現在科學對⼤腦的認識還很有限,但是,⼤腦早期發展的精確性和⾼速性是可以肯定的。孩⼦的⼤腦重量是⽐成⼈重的,因為⼤腦這時候製造出了很多冗餘的神經元,但是它們都是待啟用狀態,只有激活了,這個神經連線就得以發展,否則就退化掉。

簡單來說, ⽤進廢退。最終達到成⼈的⼤腦重量。⽐如視神經。有研究在貓⾝上做過實驗,如果對剛出⽣的⼩貓斷絕光源刺激,也就是說阻隔視神經刺激,數週後,這個⼩貓將永久失明。

也就是說,在過了這個時期後,⽆論再怎麼刺激視神經,都沒什麼作⽤。

那麼說,我們就有理由認為,起碼對於視神經,這個發展週期很重要。那是不是所有的神經,⼤腦的發展都是這樣呢?也不是。⼤腦發展的早期改變是⼗分劇烈的並且基本不可塑就是說:⼀旦就位,就很難改變。⽽⼤腦發展的後期改變,雖然很輕微,但可塑性較⾼。

第⼆,實⽤層⾯:糾正⼀個成⼈問題的代價,遠遠⼤於教育⼀個幼⼉。正如之前所說,⼀個成⼈的很多問題,相當⼀部分的根源都是因為幼⼉早期的發展出現了問題。⽐如,⼀個孩⼦1-2歲的時候,⽗⺟很忙,家庭閱讀⽐較少,也沒什麼空和孩⼦交流,再加上性格的關係(⽐如內向),這個孩⼦表達不太好。然後到了上幼⼉園的時候,因為表達不佳,和其他⼩朋友就很難溝通, 再加上3 歲的孩⼦普遍⾃控⼒很低,經常發脾⽓。

逐漸的,不僅⼩朋友不願意和他⼀起玩耍,⽼師也不是特別喜歡這個⼩朋友。這個孩⼦就被孤⽴了出來, 內⼼的孤獨、⾃卑就像針⼀樣時時刻刻刺在孩⼦的⼼⾥。但是他不太會表達,也沒⼈察覺到,⼤家都只是覺得這個孩⼦就是脾⽓不好。等上了⼩學,被排斥出來的還有⼏個其他的⼩朋友,這⼏個⼩朋友會迅速結成團體,不良的⻛⽓和⾏為問題會再進⼀步擴⼤。最終,這個孩⼦有可能就會發展成社會不良⻘年,抽菸、喝酒、吸毒等等。當你感嘆⼀個孩⼦怎麼就變成問題少年的時候: 仔細究其原因,可能就是因為在很⼩的時候忽視了⼀點點教育。當孩⼦發展成為問題少年的時候,糾正可以說⼏乎是不可能的,或者保守點說,代價巨⼤,性價⽐很低。但是如果這個家庭能在孩⼦0-3歲的時候,每天和孩⼦多交流⼀點,給孩⼦多讀⼀些繪本,來提⾼孩⼦的語⾔溝通能⼒,你真的不知道他⻓⼤後會不會是⽐爾蓋茨。幼⼉發展這點事情就是像蝴蝶效應⼀樣,不可思議。

最後,還想澄清⼀下的是,學前教育既然這麼重要,作為家⻓,我們是不是應該早點選擇⼀些早教中⼼,或者物⾊好的幼⼉園?

沒錯,但是,請不要把孩⼦早期沒教育好的鍋丟給早教中⼼和幼⼉園。對於0-3歲的孩⼦來說,⽐這些因素更加重要的教育因素是家庭教育。家⻓,更具體點說,帶孩⼦的那個家⻓(⼀般都是⺟親),是孩⼦在上幼⼉園之前的主要交流物件,這個家⻓對孩⼦的影響是舉⾜輕重的。在上幼⼉園前,⾼質量的早教確實也存在,但是畢竟⼀周可能也只有不超過3⼩時,和家⻓的接觸率相⽐還是很低的。所以對孩⼦的發展影響程度上來說,起碼在上幼⼉園之前,家庭教育的影響⼒是最⼤的。

14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哥哥給二胎弟弟剃頭髮,一頓操作下來,寶媽欲哭無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