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極寒天氣,想吃點熱乎的,於是全家人一起出門吃火鍋,卻遇到隔壁飯桌,孩子哭鬧,父母不管,你說窩不窩火?

這桌孩子父母,從點完菜開始,就各自看自己的手機,任由小男孩這裡跑跑,那裡動動,小男孩還時不時地朝著我們做鬼臉。

直到孩子打翻了碗筷,打碎了茶杯,服務員過來了,孩子媽媽才抬起頭,打罵孩子:“我說了叫你不要亂動,你就是不聽話!“,罵完之後,接著看手機,沒有半點要陪著孩子,照顧孩子吃飯的意思。

坐在一旁的我,看得心驚肉跳,心想:要是孩子不小心燙著了,摔傷了,怎麼辦?

可是那孩子父母看起來一點也不擔心,依然是眼睛不停地看手機,一邊偶爾往火鍋裡夾點菜放進自己嘴裡,一邊繼續訓斥孩子要好好聽話,好好吃飯。

自己都不能做到好好吃飯的父母,卻罵孩子不聽話,不好好吃飯?還說什麼教養孩子好難?

類似的場景是不是你也常常見到?從表面上看,父母是在教育孩子,顯然,父母自己沒有做好示範,脫離了生活本身的教育,沒有好效果。

怎樣教育,才能培養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呢?

你是不是也像其他家長一樣,想知道下面這些問題怎麼解決?

比如:怎麼讓孩子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如何為孩子選擇幼兒園?怎麼給孩子確定學習目標?怎樣處理孩子之間的霸凌和衝突?如何區別“死記”和“背誦”在學習中的意義?等

針對這些父母和老師都關注的27個典型問題,一位腦科學、心理學專家——洪蘭教授,和一位常年在一線帶孩子的教育專家,同時也是親子作家、美學生活家——蔡穎卿,2位採用面對面對談的方式,對這些問題作出了智慧的解答。並把這些答案寫成了《教養在生活的細節裡》這本書。

洪蘭和蔡穎卿兩個人在《教養在生活的細節裡》書中的智慧對談,非常有針對性地從理論到實踐,講述了日常生活對教養孩子的潛移默化的作用。

貫穿全書的核心觀點有三個:

一、 以身作則

洪蘭教授說:“教養孩子一點都不難,它只有一個原則,就是以身作則:凡是你不要孩子做的,你自己也不要做,如此而已。”

蔡穎卿說:“我一直把培養自己看得比培養孩子更重要。在期待孩子有任何能力之前,我得先深刻體會或學習過那種生活,在培養出一個有趣的孩子之前,我想先做一個有趣的母親。”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

所以,父母要培養孩子,首先要先做好自己,要明白“培養自己”比培養孩子重要。

而好好培養自己,就是好好經營家庭,好好培養孩子。

因為教養就是生活。教養藏在談吐裡,在舉止裡,在看過的書裡,甚至在你疊過的衣服裡。

所以,要想管理好孩子的日常生活,首先父母要管理好自己的言行舉止。因為言傳身教勝於一切說教。而言傳身教,正是父母陪伴孩子的另一層重要意義所在。

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父母首先要修正自己,因為孩子聽著你的聲音學說話,看著你的姿態學舉止,依著你的行事方式學做人。

細節裡的修養是潤物細無聲的,但的的確確是孩子們最直接的養分。

比如,在吃飯的時候,如果父母給了孩子足夠的關注和食物,給了孩子整段安靜的時光,陪伴孩子一起吃飯,保持平靜而又愉快的心情,孩子怎麼會吵鬧而不好好吃飯呢?

因此,《教養在生活的細節裡》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育兒書,不如說是一本育己書。

二、 好好生活,就是最好的教養

在《教養在生活的細節裡》,蔡穎卿說:“不立於生活,便無以成文化,孩子的美感不能只靠參觀美術館、看藝術表演來培養,好好吃飯就是很好的美感教育。人受環境影響很大,桌上放瓶鮮花、鋪張桌布,擺好碗筷,吃相自然文雅起來。”

教育得從細節處入手,家長起示範作用,讓孩子能在生活中感受到樂趣,也能學到知識。

《教養在生活的細節裡》這本書,透過各種例子、場景、解惑,向父母傳遞的理念就是:

教養不是方法論,而是生活本身。大人與孩子相處的分分秒秒裡都是對孩子潛移默化的教育,這就是最好的教育

比如,當小孩大聲講話,吵吵鬧鬧的時候,父母更加應該小聲說話,引起孩子們的注意。

同時,父母不要因為愛孩子,就把世界都圍繞她轉。生活自理、禮貌養成、家庭服務,教養的發生最自然處便在生活點滴之間。

因此,只要做一個愛生活,注重生活細節的父母,你就是一位能夠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的父母。

所以,父母無需十全十美,但需盡心盡力。父母參與孩子這一生命的成長過程,就意味著付出和欣賞,父母不必成為高手,只需要用心陪伴。

三、 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什麼?

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包括安全感、公平、紀律和閱讀

父母對孩子付出的無條件的愛,就是為孩子提供心靈的安全感。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那麼自私?是因為父母給孩子一種以物質為基礎的公平原則,而這正是教育的一個誤區。

比如:給孩子們買一樣的玩具,分一樣多的食物只是表面的公平。

家庭中的平等和尊重絕對是相互的,沒有誰是特殊的。公平不僅僅是在物資上,分享互幫互助才是父母要教給子女的。

父母要放下對不同孩子之間絕對公平的執著,要既信任自己愛孩子的心是一樣的,也信任孩子能接受,能懂得。

引導和培養孩子閱讀,是好事,但必須教會孩子紀律優先。

綜上所述,洪蘭和蔡穎卿用自己育兒育己幾十年的經驗,用一問一答的方式,用非常清晰的邏輯,針對父母和老師在教育方面的困惑,給出了溫柔而又智慧的解答。

在《教養在生活的細節裡》,洪蘭和蔡穎卿,一個問的細緻,一個答得用心,

洪蘭和蔡穎卿都是臺灣人,她們一方面吸取了西方教育理念但不崇洋,另一方面又很尊重中國傳統文化卻並不死守,沉浸於傳統文化家庭,在這種平衡中探索反思,這些都是中國大陸家長及教育人士缺乏的。

從《教養在生活的細節裡》,我們可以學習到:教養不是方法論,而是生活本身;大人與孩子相處的分分秒秒裡都是對孩子潛移默化的教育。

大人的成熟,可以從養育孩子上體現。

如果你也想成為孩子成熟的父母,學習好好培養自己,好好培養孩子的方法,推薦你入手這本《教養在生活的細節裡》。

相信父母可以透過閱讀《教養在生活的細節裡》這本書,學習到:怎樣陪伴和引導孩子,怎樣關注培養孩子的細節,掌握怎麼才能用平等、尊重、溫柔、愛和智慧的方式,去與孩子相處,去培養孩子成為獨立的人,去做到和孩子彼此關照,共同成長。

17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家裡來客人時,寶寶為何總往你懷裡躲?其實寶寶這是到了認生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