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需要平衡很多事,其中一個典型就是:孩子多乖比較好?不乖,你每天都惱火,太乖,你又擔心孩子沒自己的想法。我們都想要一個既守規矩,又有主見的孩子,怎麼做?
其實,這也是兩個教育目標:讓孩子遵守行為規範,及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維的能力。二者看上去矛盾,但是實際上是每個人在社會上生存和發展,以及實現個人價值的必備技能。平衡這兩點,改變一下“聽話”的形式就會有不同效果。具體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入手:
1,做好溝通,強調行為規範的重要性,而不是服從父母的重要性
跟孩子溝通時,不要居高臨下地讓孩子服從我們,而是強調行為規範和良好習慣的重要意義,說明或者展示不遵守行為規範的後果。
比如,如果你不刷牙,就會長蛀牙,牙齒會疼。而不是說,你不刷牙我會懲罰你。又比如,如果你不好好寫作業,你就不能掌握知識。而不是說,你不及時完成作業,我就要打你。
還可以和孩子做一個21天(或一個月)打卡的活動,來鼓勵孩子養成一個好習慣,而不是直接規定“讓你做就得做”。
2,讓孩子參與制定規則並遵守,而不是簡單地順從
例如,制定家規的過程,給孩子知情權和參與權。家規的制定從討論、編寫到最終完善肯定需要一個過程。比如說,到底幾點睡覺?幾點起床?幾點離家?這需要綜合考量孩子的作業量、上學放學時間、孩子的身體狀況等等。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傾聽孩子的意見,並且和孩子一起討論,定出明確的家規,然後向家庭中所有人宣佈。
孩子有一定自主權和參與感,就不會覺得自己總是必須得服從於父母了,因為參與的過程他也有思考,明白做這件事的邏輯道理,這就是一種獨立思考。
3,及時、反覆地給孩子多元化反饋
如果總是用 “乖”、“聽話”等評價孩子,就會讓孩子感到,父母最關注的就是孩子的順從。改變反饋方式,讓肯定多樣化。比如,孩子自己起床了,可以說:“你每天都可以自己起床了,真能幹啊。”
還可以評價孩子的努力和成長。比如:“你現在天天跳繩,怪不得這次成績這麼好。”
持續地給孩子多元化反饋,還可以就孩子的具體行為來提問,表示我們的關注。比如:“你最近一直在看這本書,你覺得這本書好看在哪裡?”
可以建立一個孩子表現的評級——親一個、贊一個、要小心、會有後果。親一個就是表現優秀,抱一個就是表現良好,要小心就是表現不太好了,會有後果就是表現有點差了。
可以用不同的顏色來標註評級,然後把這個評級貼在牆上,讓孩子理解自己的不同表現會造成不同的結果,這樣他們在做事之前會去評估自己的行為可能帶來的後果。
這樣及時、反覆地給孩子反饋,讓孩子看到自己行為的“度”,思考行為的後果並調整,不僅改變孩子的行為,也讓孩子學會了反思。
下面舉一個例子說明以上方法的運用:
女兒5歲時,我和她溝通,我問她:寶貝,這件事你的想法是什麼?
她通常會給我兩個答覆:我不知道!或者說:媽媽,你覺得呢?
如果我說我們可以怎樣怎樣做,她會說:好的,聽你的媽媽!特別聽話,長此以往,我擔心她自己不願獨立思考做決定。因此,我做了以下事情。
第一,瞭解孩子不願思考做決定的原因
孩子不願自己思考做決定,是因為我讓她做決定的事情難度太大,超過她的能力了嗎?
一般情況下,關於她自己的事情我會請她自己做決定,比如,買什麼衣服鞋子,上什麼樣的興趣班,去哪裡玩等等。我覺得這些事情對她是沒有難度的,但她可能有自己的擔憂和顧慮,我需要了解她的想法是什麼。
比如,我可以和她一起商量,以上的事情她覺得哪些事情可以自己決定,哪些她需要父母給建議。
如果不是因為要做決定的事情難度太大,那麼可能是之前我沒有給孩子充分表達的機會,或者她表達了沒有聽取她的建議。我有沒有經常告訴她:你的想法你的建議很重要?
她說出建議後,我有沒有講:你的建議非常好,你想到了XX方面,真的很不錯。這是對孩子建議的肯定。
除此之外,有多少次我聽從了孩子的建議?如果孩子提出建議,但很少被父母採納,他們自然就不願再思考和表達。
還有,即使聽取了孩子的建議,如果沒有取得預期的結果,會不會抱怨孩子提出的建議?把這些問題思考一遍後,基本可以找到原因和對應的解決方案。
第二,以理讓孩子聽話而不是以父母的權威讓孩子聽話
孩子願意聽父母的話,主要是父母講得有道理而不是因為父母說,如果不聽話就打一頓或者罵一頓。要麼就是,如果聽話可以獲得怎樣的獎勵。
比如,不寫作業就不準睡覺,這是威脅。寫完作業就可以看電視,這是利誘。如果父母透過威脅和利誘讓孩子聽話,孩子本來就不需要思考。
重要的不是孩子聽父母的話,而是孩子透過父母的溝通,明白事情本身的道理。比如,寫作業是為了瞭解自己有沒有掌握老師所教的知識,是為了複習知識,練習知識,這樣自己才能學到更多,解決更大的問題。
孩子要懂道理需要一個過程,一開始同樣的道理父母可能要講10次,但一旦孩子自己認識到了事情本來是這樣,她就能自動自發去做。具備了獨立處事的能力。
另外,孩子的事情,多傾聽孩子的看法,如果期望孩子做某事,要把道理講清楚。這樣,我們就可以培養出獨立思考且聽話的孩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