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1

好的教育, 是自我探索

古希臘著名教育家,哲學家柏拉圖說:“一個人從小受的教育把他往哪裡引導,能決定他後來往哪裡走。”那最好的教育是什麼樣子的?

就是父母引導孩子養成習慣,讓孩子自己去體味和探索。楊絳和錢鍾書有一個女兒,叫錢媛。

他們對孩子愛而不溺,對女兒從不訓斥,女兒見楊絳和錢鍾書愛讀書,也學父母的樣子,照模照樣拿本書來讀,居然漸漸入道。小時候錢媛學外語時,有個很難的單詞,翻了三部詞典也未查著,跑來問爸爸,爸爸不告訴她,讓她自己繼續查,查到第五部辭典果然找著。

第二天女兒便要求父親為自己再講講古詩,錢鍾書卻說:“古詩有什麼好講?自己去看!”

就這樣,小小年紀的錢媛,為了求知,開始了自主閱讀之旅,直到第二次、第三次還理解不了的時候,父親才會給她簡要的指點一二,而她瞬間秒懂。

長大後,因病導致兩次休學的錢瑗,恰好因為多年前就形成了這種強大的自學能力,自己在家自學各門功課,包括代數,每逢考試,成績都會棒的讓人驚訝。

正是這種看似“懶”的辦法,教出了一個勤奮的女兒。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孩子勇於探索的習慣。

學習有了主動性和方法,學習就會變得簡單,越學越有勁,那成績好是自然的事。

錢鍾書和楊絳比誰都清楚,只有自己主動探索的學習才會將知識真正內化,生長在自己體內。

楊絳,錢鍾書和女兒

2

好的教育, 是親身體體味。

最好的教育,便是無痕教育,有心無痕,潤物無聲,這既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

有人說,當孩子感覺到你在教育他時,教育就失敗了。

當強制的說教,無用的時候,當嚴厲的批評,讓孩子逆反的時候,我們是否可以把教育意圖隱藏起來,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好一個孩子呢?

李亞鵬的女兒李嫣,是一個先天的唇顎裂的孩子,可是由於他的教育,變得非常自信和勇敢。

在孩子還不會走路時,他們就帶她做科學觀測。

李亞鵬在十三陵水庫的湖邊選擇了一個固定的地方,每年的24個節氣,那一天他們儘量全家一起,去那個固定的地方做水溫的測試,空氣溼度的測試。

如果是驚蜇,他們去找一個甦醒的蟲子,他們會辨別植物。

在她一歲半的元旦,大雪紛飛,在北京郊區靈山,一個著名的驢友徒步的地方,他們們去爬山。

那個雪厚到了膝蓋,在雪之上茅草還有七八十公分高,孩子當時也大概就是那個高度。

他就用棍子開啟草,讓孩子前進。

就這樣,一家人揹著各種工具,揹著很厚的《本草綱目》,風雨無阻,堅持了七年,從未間斷過,共一百六十多次,觀測氣溫、水溫、植物、動物、標本等等。

在孩子3歲多時,他就帶著她通讀5000多字的《金剛經》。

他相信在人生道路上,當有一天她自己有能力解讀《金剛經》,或者發現自己身上那種力量的時候,當年的教育可能會從隱性變成顯性。

他們經歷爬山和誦讀《金剛經》,這所有的歷練將變成孩子內在的力量,伴隨她的一生。

為了培養女兒多方面興趣,他還帶著女兒四、五十次地參觀故宮。一個文化的大寶庫,從小可以培養一個大的格局。

他希望女兒長大之後能夠成為一個不那麼容易被失敗打倒的人。

其實歸根結底,說到教育的方法,愛是超越一切的,但要用實際行動去做。教育就是言傳身教,自己認真去做一件事的時候,孩子自然就會模仿,並且根植在心裡。

李亞鵬和女兒

3

好的教育,是培養性格。

美國心理學家杜威說,教育即生長,生長本就是無痕的,教育也本無痕。

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把教育意圖隱蔽起來,是教育藝術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當學生意識到您的教育意圖時,教育作用反而難以凸顯。

每個孩子本身都是一塊玉石,如何成為精品?日後,是做一把精美的刻刀?還是一柄鋤頭?

這值得每個家長在漫長的教育裡,雕琢和思考。

教育的藝術在於無痕,不留痕跡,以一種自然和諧的方式實施教育,讓孩子發現最好的自己,成就最大極限的自己。

我們把教育意圖隱蔽起來,不是沒有教育意圖,而是不讓孩子感受到壓力,和被控制,從而產生逆反心理。

比爾蓋茨有三個孩子,他對孩子的教育也是非常獨特。

兒子在上學的第一天,他親自把孩子領到學校報到。

他把孩子送到教室後說:“今天你已經認識到學校的路了,從明天起,爸爸媽媽就不會再接送你了,一時沒有時間,二是沒有必要。”

他的孩子每天穿越三條街巷去學校,晚上放學也是自己回去。

孩子回到家,看見家門緊鎖,也不會像其他的小朋友一樣害怕,哭著四處尋找父母。因為爸爸說過,你可以自己想辦法去附近任何去的地方。

比爾蓋茨說到做到,哪怕是順路經過孩子的學校門口,哪怕是是颳風下雨,他都堅持讓孩子自己上學,回家。

有一次,放學時正好下大雨,他的孩子赤著腳快速跑到馬路邊的商店門前,然後順著門前的避雨地帶小心前行。

孩子的媽媽坐在車裡,看見全身溼漉漉的孩子心疼不已。

而比爾蓋茨卻說:“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不是讓孩子僅僅有獨立的意識和態度就夠了,必須讓孩子自己去經歷,讓他自己掃除障礙,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學到相應的知識和技能,才能用各種有效的方式去自行解決問題。”

比爾蓋茨認為,讓孩子成為優秀的人,關鍵是培養孩子的性格,而非培養孩子的學問,培養性格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生存能力。

最好的教育,就是讓孩子有極強的生存能力,活成獨一無二的自己。

比爾蓋茨一家

4

好的教育,是自我突破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成就一個人和毀滅一個人,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千千萬萬個累積的日常,潛移默化的結果。

面對孩子的教育該如何有心?如何做到無痕教育?如何把握成長節奏,做好真正行之有效的教育?

無疑,這需要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兩個層面的雙管齊下。

在家庭教育這個層面,是重中之重。世間百業,父母這一職業是最有難度的職業。

家庭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場所,家長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資源。

父母是孩子的朋友,孩子的老師,孩子的引路人,家庭關係常常影響孩子的一生。

那些看得更遠的人,是因為他們擁有有格局的巨人爸媽。

爸媽無疑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三觀,素養,言行會無聲無痕地傳達給孩子。

2017年8月4日,著名的主持人樂嘉,帶著4歲的女兒靈兒,來到甘肅張掖高臺縣徒步沙漠,4天完成了76公里,平均每天近20公里,4歲半的靈兒全團年齡最小。

每天從早上8點到晚上7點徒步,將近11個小時的行程。

孩子走的慢,兩條大腿上出現了許多紅疹,腳上也起了水泡,住在帳篷裡面完全沒法睡好,數不清的蚊子……面對這些困難,樂嘉父女一起咬牙堅持到最後。

經過幾天的艱難徒步跋涉,樂嘉帶著女兒終於走完了全程,在最後一天登頂的那一刻,樂嘉哭了,樂嘉為自己的女兒而驕傲,也為自己當爸爸感到自豪。

樂嘉的成功我們有目共睹,他對孩子的期望也很高。他對孩子的磨鍊,讓孩子完成了看起來不能完成的目標。

在保證孩子健康和安全的情況下,鍛鍊孩子的意志,也是在培養一種好的品德,遇事不氣餒,不放棄,有強大的內心,也是孩子以後成功的前提。

大人的格局,眼界和心胸,智慧和品性,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孩子的未來。

樂嘉和女兒

5

好的教育,是靜待花開

好的教育,必須是浸潤式的涵育,摒棄一切急功近利催熟的化學劑。

好的教育,是水到渠成,是等待的盛宴,是不緊不慢,靜待花開。

好的教育,是對孩子潤物細無聲的背後陪伴,平等對話,和相互尊重。

好的教育,是用盡全力,鼓勵孩子自己前行,雖有步履蹣跚,但終會飛翔。

而我們只需在一個合適的地方,等待,擁抱他們的歸來。

8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致:我的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