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一個人的自我界限是否清晰,往往和早年經歷有關。當我看到這本《有邊界,才自由》的封面和簡介時,就知道這一定是本好書。

這是一本崩潰無助父母的實用工具書,也是有效防治熊孩子的手冊,是美國資深父母教練、兒童教育專家珍妮特·蘭斯伯裡的代表作,她在書裡傳達了美國當前盛行的早教理念,以及她擔任父母教練20年的經驗。

《有邊界,才自由》的一大亮點,是把教養孩子的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情境,分別獨立成一個個章節,並告訴讀者相應的處理方式。所以如果在你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一些頭疼的事情,不妨翻看一下這本書,也許能找到答案。

這本《有邊界,才自由》一共有32個章節,可以涵蓋大部分的育兒場景。它結合心理學理論的解讀,讓你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會讓你瞭解到孩子內心的真實需求,在處理孩子的行為問題時,就更加遊刃有餘。

讓孩子羞恥,這不是一個好辦法

我們都知道,幼兒有時候會做出一些出格行為,在某些場合和時刻下,會讓家長很崩潰。很多家長會採用懲罰或是責罵的方式,來讓孩子產生羞愧感,以此來防止他下次再出現類似行為。

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說過:“光靠鼓勵是不能完成教育的,教育裡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沒有懲罰,培養不出優秀孩子。”這的確能夠說明,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能一味遷就和讓步,甚至溺愛。但是,對孩子的懲罰並不是讓他們害怕你,而是要讓孩子懂得犯錯誤的後果。

並不是所有的出格行為都是犯錯,有時是孩子在表達內心的需求。作為家長,要能夠識別出他們行為背後的實際需求。

比如孩子不停地哭鬧,是一種引起大人注意的方式,很有可能是因為他們想要睡覺了或是餓了。如果忽視他們的真實需求,就會在孩子的早期形成不愉快的情緒體驗。

如果針對類似的情景,家長一味地忽視孩子的真實需求,只管讓孩子先停下出格行為的話,孩子就會形成固定的觀念:我是不能表達自己需求的。

同時,擔心自己的行為會受到懲罰,孩子也會變得越來越退縮。當孩子成人之後,非常容易形成很多事都進行內歸因的風格,容易自責、羞愧,自信程度不夠,甚至產生抑鬱情緒、抑鬱障礙。

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發育都在早期,需要家長的幫助,這是我們和孩子培養良好關係和打磨育兒技能的絕佳時期。《有邊界,才自由》的作者,也提出了一些建議,幫助我們以不讓孩子羞恥的方式管教好他。

用科學有效的方式管教孩子,幫助他們建立界限

1、構建可預測的環境和切合實際的期望。

孩子在學步期之前,活動的環境通常就是在家裡,作為家長就需要為孩子安排規律的日常生活。當他們習慣了固有的生活方式之後,就可以預測到,家長希望自己的行為是怎樣的,就不會出現太多的出格行為。

但如果不可避免地要帶孩子出門辦事,那麼就不要期待孩子一直中規中矩不失控,畢竟陌生環境即便是對成人來講都會不適應,何況孩子呢。

2、別害怕孩子的行為不當,不只你的孩子如此。

比如你的孩子經常胡亂打人,並不是因為他不喜歡誰,或是對誰有敵意。這其實是他們發展的過程中經常出現的,你只需要平靜地制止這種行為即可。

你要讓他們知道,這種行為是不被認可的,幫助他建立這種界限。就好像我們無意中觸犯了公司的某些規定、或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出現失誤,這不代表我們是壞人。

3、快速但平靜地響應孩子。

責備、帶有情緒化的迴應、懲罰、責罵等,會讓孩子不知所措,而且無法告知孩子他究竟犯了什麼錯誤。成人也一樣,不是不能忍受他人的責罵,而是你要明確地告訴我,你為什麼要責罵我,對吧?

4、用第一人稱交流。

孩子需要直接的交流,才能夠更快建立界限。所以平時如果你經常和孩子說“媽媽不希望你……”之類的話,那麼最好改成“我不希望你……”。用第一人稱說話的時候,孩子會更能感受到界限的嚴肅和認真。

5、不要用隔離的方式控制孩子行為或是作為懲罰。

作者舉了個例子,如果孩子在公眾場合表現了不端行為,那通常表示他累了、缺乏控制,需要離開此地。這時候直接帶孩子上車回家,是處理這個問題的一種正確和尊重的方式,即便是孩子正在踢打和哭鬧。

如果我們強行禁止孩子的哭鬧行為,或是在孩子哭鬧的時候把他們關進“小黑屋”,孩子的行為也許會停止,但需求未被滿足,根本問題沒有解決。

同時,孩子的行為也許會走向失控,因為會形成靠外界來控制自己行為的模式。

6、懲罰要和出格行為相關。

當孩子出現一些出格或不當行為時,家長給出的懲罰要和行為相關,孩子才會容易服從管教。

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飯,把食物扔得到處都是,那麼針對他的懲罰就是不能繼續吃飯了,只能等下次用餐再吃。

如果孩子不願意穿衣服,那麼原定去公園的計劃就取消。這樣的懲罰,會讓孩子覺得公平,而不是父母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他們只能任人擺佈的感覺。

就像我們在生活中,我們可以接受因為遲到而被合理扣掉的工資,但卻無法接受因為遲到而被禁止吃午飯。這就像條件反射的建立一樣,刺激和反應之間要有一定的關聯,才更容易形成你想要的反射結果。

7、不要因為哭鬧而管教孩子。

孩子在被大人做出一些規定、限制的時候,多少會對這些界限產生情緒,他們也要表達憤怒、困惑、疲倦,表達的方式也許是扔一扔玩具,也許是哭鬧,這時候要允許他們適當發洩。

用精神分析的理論來理解,人都會有攻擊性,這是人發展的動力。當攻擊性無法向外釋放的時候,就會轉向自身,很多抑鬱症患者都是因為憤怒無處宣洩,無法合理表達攻擊性,最後情緒失控。

所以,不要一味地因為哭鬧而管教孩子,那對孩子的心理發展很不利。

8、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將收回我們的感情作為一種管教形式,會讓孩子以為我們的愛與支援是有條件的,而有條件的愛將由於他短時間表現出來的不當行為而消失。

如果孩子可以聽話,你就會誇獎;如果他們成績不錯,就可以得到你的獎勵……這對於小孩子來說有些不公平,因為他們沒有獨自生存的能力,只能依附於父母,去聽話和順從。

但是在不知不覺中,有條件的愛就成為了他們的枷鎖,他們會活在別人設立的框架中,滿足別人的需求,進而模糊掉界限。

當他們有一天無法滿足別人的需求時,愧疚、自責就會席捲全身,無力感來臨,情緒出問題。

9、永遠不要打屁股。

這對父母來說的確有點難,我身邊不只一個人和我說過,孩子有時候的失控真是不打不行。

但在《有界限,才自由》的作者看來,打屁股是其他暴力行為的預示訊號。她還引用了研究結論:一些最確切的證據證明,孩子在短期內對打屁股行為的反應,可能在更長時間內表現得更加激烈。在參與研究的近2500名小孩中,3歲前更加頻繁地被父母打屁股的孩子,到5歲時可能比其他孩子更具侵略性。

那麼,家長如果真的要用打屁股的方式來教育孩子的話,還是慎重一些吧。孩子會模仿大人的處事方式,當家長經常用暴力的方式解決問題時,孩子就會誤以為暴力可以解決一切問題。當有一天他靠拳頭沒有成功時,認知也會被打亂,甚至出現更加嚴重的後果。

總結

愛孩子,不意味著時時刻刻都讓他高興,並且一味地避免和他對著幹。一味避免和對著幹,都會讓孩子不知所措,畢竟在孩子的世界裡,非黑即白的觀念還是佔主導的。當他們出現一些問題時,我們要讓孩子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他們才會真正形成自己清晰的邊界。

孩子值得我們採用直接而坦誠的反應,以便他們可以將是非觀念內化於心,形成真誠的自律,這是尊重他人和被他人尊重所需要的。

2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寶寶在學坐的時候,我們應該注意哪些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