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這個時代,很多父母對於自己孩子的成長髮育非常的關心,自己的孩子幾乎成了生活的重心和焦點。孩子每一個細微的變化,做父母的都會看在眼裡。武漢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的學生兩年前做過一個調查,主要是瞭解現在的家長最關心孩子生長髮育的哪些問題,其中“孩子的身高”和“孩子的智商”這兩項排在前兩位。

可見有特別多的家長非常的關注自己孩子到底聰不聰明。因此最近幾年帶孩子做一個IQ測試成為很多父母的選擇。其實吧,孩子聰不聰明憑著做個測試來判定聰明或笨是非常不科學的,畢竟孩子的成長是個動態的過程,做智力測試只能大概做一個參考,來表示當下的情況。況且,一些科學研究也表明,孩子的智商大部分情況主要看遺傳和後天的培養環境。

那麼和孩子朝夕相處的父母,能不能在平時的觀察中看出孩子是不是比較聰明呢,我想這倒是還比較靠譜,因為一般比較聰明的孩子幾乎都有以下幾個特點。

思維比較靈活,反應比較快。

我們經常會看到有些孩子的反應比較快,無論是需要對答問題或者遇到事情時的獨立解決能力,這種孩子往往在一群孩子中非常顯眼。

比如以前我在幼兒園工作時,有遇到小朋友在玩皮球時,不小心皮球滾出幼兒園的鐵門外去了。這時一群小朋友中,往往絕大部分孩子都站在原地手足無措了,甚至有個別孩子還哭了。但總有一兩個小朋友,要麼迅速地跑去告訴老師,要麼迅速地告訴保安叔叔來尋求幫助。因此,這一兩個孩子總能表現出比其他孩子更快的反應能力和解決的辦法。並且你會發現,每一次出現什麼狀況,第一時間找出辦法的永遠就是這一兩個小朋友。

很明顯,在這個例子中,這一兩個孩子思維相對的比較靈活,反應也比較快。因為能在短時間內想出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不過,這種思維的靈活其實也可以透過一定的方法有意識地培養,平時讓孩子多動腦筋,積極思考。

思維懂得聯想和發散。

這個其實也挺容易理解的,思維的聯想和發散其實在今後孩子在理科的學習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特質。簡單點說就是能夠舉一反三,能夠從A聯想到B,能夠在遇到問題時從各個方面去思考,然後解決。

有朋友是科學老師,她經常和我說班裡總有幾個學生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有時候已經下課了拖著你問問題一直到下一節課開始。這類孩子就是典型的思維聯想能力比較強的那種,往往喜歡去思考老師的解題思路有沒有另一種解決方法,然後喜歡給題目加深度,請教老師更深層次的解答。我朋友說,雖然有時被這幾個學生問問題問倒了,需要自己去查資料後再來解答,但是自己一點都不覺得煩,反而很欣賞這幾個學生,而且這些學生恰恰就是理科最好的幾個。

這種思維聯想的能力,往往讓孩子想象力特別豐富,並且透過總結歸納最終成為一張知識的網路。對於這種能力,作為父母其實也可以在學齡前進行一些有意識地培養,比如問孩子綠色的蔬菜有哪些呢,然後引導孩子不斷的說出各種綠色蔬菜,繼而啟發孩子的思維發散能力。

思維有很強積極性。

一般我們把喜歡問父母各種問題的孩子叫做“好奇寶寶”,這類孩子的問題特別多,喜歡瞭解各種感興趣的東西,看到汽車會問你,“媽媽汽車怎麼會跑呢?”,看到小狗會問你,“媽媽這隻小狗的毛為什麼卷呢”。這個時候做父母的一定不要裝作沒聽見,一定要耐心地回答孩子的問題,因為孩子自己有主動求知的慾望。

對於孩子來說,強烈的求知慾、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與智力發展的關係最為密切。孩子越喜歡探索各種新鮮事物,越喜歡問為什麼,越喜歡參加各種活動,那麼孩子的智力越能得到快速的提高。因為所有解決了孩子內心問題的答案都會讓孩子的受益匪淺。

對於家裡有這樣的好奇寶寶,父母一定要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並且積極地引導。如果你不能耐心和認真地對待,那麼孩子會越來越不想開口問了,從而對事物的探索戛然而止。

巴爾扎克說:“童年原是一生最美妙的階段,那時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顆果子,是一片朦朦朧朧的聰明,一種永遠不息的活動,一股強烈的慾望。”

雖然簡單地列舉了三個聰明孩子表現出來的特質,但是並不是絕對的。事實上,99%的孩子智力都差不多,特別高和特別低的都不多。這三個特質也能靠後天的培養開發出來的,但這給了我們一個啟發,作為家長怎麼樣讓孩子變得更聰明,那麼就平時生活中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對思維能力的培養,相信一定讓孩子這一生都獲益良多,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為一個聰明寶寶。

11
最新評論
  • 1 #
    學習了,我家孩子智力普通,希望他當個有擔當的孩子
  • 2 #
    謝謝分享 ٩(๑ᵒ̴̶̷͈᷄ᗨᵒ̴̶̷͈᷅)و [666][666][666]
  • 3 #
    我家的就是十萬個為什麼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最“愛媽”新生兒火了,一出生就向媽媽求抱抱,網友:沒喝孟婆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