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開啟這篇文章,主要是因為我家冰淇淋從大概5歲開始,一直到今天,基本上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一些自創自編又自導的“小動作”:眨眼睛、清嗓子、醒鼻子、舔嘴唇、摸耳朵、咬牙切齒、搖頭晃腦......

你知道我們有多崩潰嗎???

文中提到“小動作”多的孩子,很有可能是因為得了“抽動症”!!!

看到這,可能很多家長已經開始焦慮了,一定會在心裡拿自己家孩子的各種“小動作”進行對號入座!不過最好先彆著急,因為即便真的得了抽動症,也不必大驚小怪,我們一起來尋找解決辦法,一段時間之後,這些“小動作”一定會消失!

而我今天想說說的,或者說是我最關心的問題是: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而身為父母我們又應如何更好地面對和解決?

就拿這個抽動症來說,目前雖說只是疑似,但是透過網上各種查詢之後,的確與抽動症的症狀很相似。而且加之我年幼時有一個階段也總是各種”小動作“頻繁,所以基因遺傳肯定也有很大關係。

那我們首先應該如何面對呢?

有些家長在孩子出現各種問題時,首先是焦慮感徒增。身為父母,這個是極其自然的。但焦慮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讓家庭的氛圍變得凝重,還會增加孩子的心裡壓力。所以我們適當地焦慮之餘,更多地還是先要儘快確定問題。

雖然目前想要獲取一些公開資訊很容易,我們習慣了有問題找度娘,或者想要深入瞭解某個問題用知乎,但我們會發現當下的這個時代,資訊太過氾濫了。從而導致我們不再像二十年前,資訊極度匱乏,現在是資訊過載導致了時間成本升高。因為冗餘的資訊、廣告商誘導的資訊和你想要的真實的資訊都摻雜其中,所以為了尋找到我們想要的“正解”,需要耗費大量的查詢以及甄別的時間。

反正我目前是沒有發現。如果大家有好的建議,肯定大家分享出來!

其次,今天的標題是“孩子頻繁眨眼睛、清嗓子,到底要不要去驗過敏原?”,也許有的朋友會產生疑問:如果孩子真的得了抽動症,一定要去驗過敏原才能確診嗎?

這也是我寫這篇文章很重要的一個目的,我們在考慮要不要去驗過敏原,其實是因為孩子本身有鼻炎,鼻炎是由過敏導致的,但我們不知道過敏原到底是什麼?所以我們在思考這個問題。而過敏性鼻炎確實又可以引發很多孩子不自覺的動作產生,比如:清嗓子、醒鼻子,還有耳鳴、喘大氣、黑眼圈等等,而抽動症和過敏性鼻炎引起的很多小動作是有高度重合的,所以我們要想辦法來先做甄別到底哪些是症狀是由於過敏性鼻炎導致的,哪些又是抽動症的具體表現!

再者,我們很多80後、90後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孩子在成長,其實我們也應該伴隨孩子一起成長。我們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把她養大,我們希望她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希望她能夠有朝一日能夠出人頭地、希望她能夠在未來生活工作倖福美滿、希望她能夠完成我們那些未完成的夢想、希望她能夠成為一個完整的人...但我們現在所擁有的知識儲備和養娃技能,其實遠不足以支撐我們去實現這些目標。所以我們需要與娃一起成長!

說回這個抽動症的問題,我們百般求解,雖然已經初步明確了問題,接下來肯定就是要掛號就醫,聽從醫生的專業建議。但透過網上各種查詢和各種求證,這個問題想要徹底解決,僅僅透過用藥,其實是一個比較被動的解決方式。更多的還是要靠我們和娃一起來面對和解決,比如說:

抽動症和多動症有無區別?如何鑑別?

得了抽動症的孩子更適合做哪些運動?

孩子“小動作”頻繁,我們是否應該呵斥禁止?

除了就醫,還有哪些我們父母可以做的?

有哪些專項的訓練可以協助孩子儘快地擺脫這些“小動作”?

......

(在這裡先向大家說聲抱歉,因為還沒有經醫生確診,也沒有得到我們正在測試的各種訓練的效果驗證,所以抱著負責任的態度,暫時先不與大家分享我們的具體“操作”,待冰淇淋的“小動作”陸續消失,我會專門再寫一篇來進行分享,也希望你們可以儘早看到這篇文章,因為那就證明我們的整套方案是行之有效的!那樣的話,我們的“方案”也才會對大家有用!)

第一次做父母,她在長大的過程中,我也在成長。這種成長,我不想是被動的,我想更主動一些。因為只有這樣,我們都會更快樂!

我想很多的父母都會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有的是個案,但我想天下之大,很多的問題都會是共識性的問題,所以近期我們想花點時間,先收集一下大家作為父母遇到的各種育兒問題,然後大家一起來討論,最好是能夠給到那些正在面對或者正處於焦慮中的父母一些切實可行的建議。哪怕是一句話,也許是幾點成功的經驗,只要能幫助大家儘快地解決孩子遇到的各種問題就好!

初心不變,我是淇爸!

10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新手爸媽最容易上當的育兒謠言,你中招了嗎?(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