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孤獨症的診斷率越來越高,很多會人質疑:為什麼這種病越來越多?是環境影響的嗎?還是電子產品使用率高導致的?這只是一小方面的原因,更多的原因是,我們的醫療體系越來越完善,把原來不認為是問題的“問題”,都可以關注的到了,並希望透過早期的高危症狀,得到早期的、正規的康復干預治療,爭取有一個可以理想的愈後。
那超早期嬰幼兒有沒有高危表現呢?答案是:有的。
三個月齡對很大聲音沒有反應,不愛注視人臉,也不願意追視移動的人或物品,逗引時不發出聲音或不會笑,俯臥時不會抬頭。
六個月齡寶寶發音很少,也不會笑出聲,緊握拳不輕易鬆開,不會主動伸手去抓物,不能扶坐。
八個月齡寶寶聽到聲音時無應答,不容易區分陌生的人和熟悉的人,不會雙手傳遞玩具,不會獨坐。
18個月齡不會有意識的叫爸爸或媽媽,不會按要求指人或指物不會獨立行走,與人無目光對視。
24個月齡沒有出現意義的語言,不會扶牆或扶欄杆上樓梯或臺階,不會奔跑,不會又用勺子吃飯,自理能力欠缺。
30個月齡:
興趣單一刻板不會說二到三個字的短語,任何場合不會示意大小便,走路經常跌倒。
36個月齡不會雙腳跳,不會模仿畫圓,不能與其他兒童交流遊戲,不會說自己的名字。社交障礙明顯出現。
如果寶寶的表現,每個相應階段的月齡,都有幾條吻合,建議寶媽帶寶寶去醫院兒童康復科就診,定期學習一些居家可以干預的治療方法。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