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幾年時間裡,我們經常能夠聽到人們說“生活要有儀式感”,這個儀式感是什麼呢?其實就是令生命中的某一天變得不同,讓某一個時刻變得印象深刻。
人生漫長,日復一日地重複著生活,自然會讓人們因為枯燥乏味而變得充滿消極的思想。
不過,儀式感的到來,讓人們重新燃起激情,變得積極向上,變得活潑多彩。
而儀式感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也顯得更為重要。
馬上就要過年了,家長不妨讓孩子體驗一下過年的儀式感,這對孩子今後的成長也會有比較積極的影響。
而且㛑能夠讓孩子收穫幸福與快樂,讓孩子在自己的記憶中留下難以忘懷的時刻。
因為這些帶有積極性質的儀式回憶,或將在孩子遭遇挫折的時候,給孩子提供堅持的動力,讓孩子保持更強的情商和逆商。
總體來講就是新年儀式感,是對孩子成長十分重要的一個因素,因為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沒有機會,時間或是精力,來讓孩子體驗諸如新年來臨時的多樣化儀式,所以,當新年來臨的時候,我們絕不可錯過。
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才能夠讓孩子過一個充滿儀式感的春節呢?
新年臨近,辭舊迎新就是一個亙古不變的習俗。這個辭舊迎新,不僅僅表現在打掃房子、清理物品等方面,還表現在給孩子置辦新衣服、玩具、文具等方面。
而這種物質性的改變,是能夠讓孩子最直觀的體驗儀式感的方式了。
所以,要想讓孩子在春節體驗到儀式感,那麼家長就需要在新年伊始之前,和孩子一起去外面置辦一些孩子需要的物資。
其實,在進行物資補充的過程中,也就是在逛商場的過程中,孩子不但能夠獲得置辦新物品帶來的儀式感,還能夠體驗到社會上的眾多公共迎新儀式感。
就比如商場的彩燈、街上的樹燈、店鋪的春節裝飾、人們之間的噓寒問暖等等。
這些儀式感也是需要讓孩子進行體驗的,畢竟過年可不是一個人、一個家庭的事兒,而是整個華夏的盛大節日。
過年的時候,其實儀式感較強的就是年俗活動,就比如貼對聯、包餃子等等,這些都是人們為了迎接新年而出現的儀式。
不過,現在很多的家庭都因為社會物資的便利,以及自身的生活節奏問題,而忽視了這些年俗儀式,而這恰恰也是比較重要的一種春節儀式活動。
我們知道,這些因素的產生,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但是同時也讓春節的儀式感逐漸消退,讓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變得機械化、流程化,人們很難再回到以前的那種熱鬧新年氣氛中去了。
所以,可以利用過年這個節日,讓孩子體驗一下,新年的熱鬧氣氛,因為儀式感正是在這些看似繁瑣的年俗中產生的。
孩子們在過年的時候,還有一項標誌性的儀式,就是收壓歲錢。
壓歲錢的本質是對孩子的一種祝福,在很多孩子的心目中,過年的終極目的就是收壓歲錢,並且在過年的時候,孩子可以獲得比平時更多的消費權利,讓孩子更多的心願得以滿足。
所以,壓歲錢這種春節儀式,是家長必須要注重的。
當然,我們這裡稱之為儀式,就說明壓歲錢的含義大於金額,所以家長不要認為給孩子的紅包越大越好,要注意給予孩子的消費能力,以及金錢價值觀來衡量紅包的具體數額。
紅包給少了不好,給多了更不利於孩子的成長,還會毀了這個重要儀式,使之變味。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讓孩子體會到春節的儀式感,那麼還需要讓孩子瞭解春節的基本含義和代表意義。
因為只有孩子對於春節進行了瞭解,孩子才能夠明白為什麼會產生春節儀式,才能夠知道儀式的意義何在,才能夠知道自己應該如何體驗儀式感等等。
在這方面,家長可以給孩子講一些關於春節的故事,講述一些和春節儀式相關的典故神話等等,讓孩子能夠對於春節的儀式進行詳盡的理解。
讓孩子對春節的各種儀式進行了解,以及讓孩子對過年期間的各個節日進行溯源,不僅僅能夠讓孩子獲得更強的儀式感,還能夠增加孩子對於傳統文化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增加孩子的見識,提高孩子對於過年儀式的積極性,也放大了儀式感對孩子的積極影響。
所以,家長要儘可能地讓孩子瞭解過年,以及過年期間的各種習俗、典故等等。
說到這裡,又有很多家長要頭疼了,因為不少的家長並不具備太多的春節知識,就算是家長有心講述,但是卻奈何沒有知識儲備。
面對這樣的困境,其實家長可以藉助一些其他力量,就比如這本《歡樂中國年》,這是一本3D立體書。
全書共有9大主題,16個揭秘機關遊戲,43個拉頁活動部件和921個點讀音訊,多種互動形式結合。
孩子翻一翻,拉一拉,摸一摸,動手又動腦,給孩子全新的閱讀體驗,讓過年變得更有趣。
透過這些將中國年所蘊含的節日、習俗等充分地進行了表達,讓孩子可以在娛樂中對中國年產生深刻的認識,體驗到傳統的中國年儀式感,是家長送給孩子的極佳新年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