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假如孩子沒有我們,會怎樣?
會沒有飯吃;
沒有衣服穿;
甚至連“六一”也不知道是什麼。
如果從未生過這個孩子,我們又會怎樣?
好像——也不會怎樣。
在這個寒冷的冬天,一個2歲的小男孩光著腳,腳底沾滿了塵土。他依偎在奶奶的懷裡,而奶奶,也只是穿一雙單薄,又髒兮兮的布鞋。
孩子身上是一件破舊的棉衣,臉蛋凍得紅彤彤的,一雙大眼睛怯怯地看著鏡頭,嘴巴上還殘留著奶粉渣。
他叫阿友加夫,還沒出生的時候,爸爸意外去世了。媽媽生下他,把他養到了1週歲。
突然有一天,媽媽一句話沒說,留下孩子就走了。
一年過去了,媽媽就像是人間蒸發,再沒回來看過一眼孩子。
沒有媽媽的孩子,就和奶奶相依為命。
就算奶奶再疼愛他,這個可憐的孩子,還是渴望著媽媽的懷抱。在他的記憶深處,還存留著媽媽懷抱裡的溫度。
有時會哭,有時吵著找媽媽,或許是他太想念媽媽了。
哭得厲害了,奶奶也沒有好辦法,就找來男孩的姑姑,叫姑姑來抱抱他,抱抱這個“沒有媽媽”的孩子。
孩子總歸是個孩子,傷心的時候,只有媽媽的懷抱才能給他安慰。
但是,她的媽媽在哪?
奶奶說:“自從走後,就再也聯絡不到了,可能已經改嫁了……我能養孩子,但也希望她有時間常回來看看孩子。”
媽媽又為什麼會拋下自己的孩子?
沒有答案。
或許是無法承受生活之重;或許想給丈夫的家人留下孩子;或許是奶奶根本不打算讓媽媽帶走……
但無論是何種原因,孩子是可憐的,而媽媽可能忘記了,“母子愛”是人生的一場修行。
記得一個8歲的男孩,曾給媽媽寫過一首詩《挑媽媽》,看完感人肺腑。
你問我出生前在做什麼
我答 我在天上挑媽媽
看見你了
覺得你特別好
想做你的兒子
又覺得自己可能沒那個運氣
沒想到
第二天一早
我已經在你肚子裡
這一世孩子奔我而來,我又怎忍心辜負他。
常聽說,媽媽對孩子的愛是純粹的,不需要任何條件。
其實孩子對媽媽的愛,又何嘗不是如此?
甚至,孩子對媽媽的愛,勝過媽媽對孩子的愛。
《遇見世界上最好的愛》中,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
有一天,媽媽去幼兒園接女兒放學。
老師告訴媽媽,她的女兒總是無法控制食量,吃得肚子都疼了,還要求加餐。
媽媽聽完,感覺女兒太差勁了。
那一天回家,因為工作太累,沒有和女兒談“吃飯”的事。這時女兒纏著媽媽,一直要求陪她玩。
媽媽實在無法忍受,終於爆發了,她衝女兒喊道:“滾出去,我不想看見你。”
後來,媽媽問女兒為什麼在學校吃那麼多?
女兒說:“不想看見媽媽工作太辛苦,她只有吃得飽飽的才不會生病,才能長得高高的,然後就能幫助媽媽拖地、做飯、洗衣服了。”
孩子的愛,顯得更加純粹。
在生活中,你有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景:
越是“兇”孩子,孩子越要抱著你的腿;
越讓他走開,他越會跟著你;
你越生氣,他會哭著求你不要生氣。
他們不是“受虐狂”。
他們只是比我們想象的,更愛我們。
他們最害怕的,是失去媽媽溫暖的懷抱。
就算哭了,也要追著媽媽,學著媽媽的樣子安慰著:媽媽,請你不要生氣了,我會……。
他們會不斷改變著自己。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
在愛的氛圍下成長的孩子,性格上會越獨立,有著健全的人格,或是有著良好的生活習慣;
在缺乏愛的環境下,心理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當別人正常上學、工作、談戀愛的時候,他可能在用一生來治癒自己不幸的童年。
“母子愛”,是人生的一場修行,對於“母子”來說,相遇——才是這一生最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