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記得主持人汪涵說過這麼一句話:“父母的雙手是用來擁抱孩子的,而不是用來打孩子的。”

然而,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會忍不住對孩子發火,甚至會對孩子動手。在這裡提醒各位家長,以下3個階段的孩子千萬不能打罵。

3歲以內的孩子不能打

3歲以前是孩子心理成長最重要的時期。

3歲前的孩子由於心智發展不成熟,缺乏規則意識是正常的。這一階段,孩子的活動主要是滿足生理上的需要,主要是一系列因為吃、喝、拉、撒、睡帶來的條件反射,是無意識的。

而且,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處於自主性與羞怯、疑慮之間搖擺的狀態。如果這個時候對孩子進行打罵,長此以往,就會養成膽小的性格,影響孩子的心理髮展。

最重要的是,3歲都不到的孩子怎麼能經受住成年人的“巴掌”呢?嬌嫩的面板,即使下手很輕,也很容易造成傷害,尤其是孩子的頭部,稍微有碰撞,就很可能發生腦震盪,影響大腦的發育。

家長要怎麼做?

首先可以冷處理,當孩子無理取鬧時,家長可以不去搭理他,慢慢地,他就會形成一種意識:這種哭鬧的方法是沒用的。

6歲以後的孩子不能打

6歲以後,孩子的獨立自主意識已經有了較好的發展,自尊心也越來越強,開始渴望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得到父母和他人的認可、讚賞。

在這個階段,無論是行為暴力或是語言暴力,都會很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很有可能發展出懦弱自卑、自我認知低下的性格,對孩子的人際影響造成不利影響。

而且,在這一時期打罵孩子,孩子能夠清楚地記住父母對自己的態度,不僅形成長時間的心理陰影,而且孩子還會有樣學樣,慢慢成長為脾氣暴戾,一言不合就對他人惡言相向的人。

此外,哈佛大學心理教授曾對一些孩子進行測試。他們發現,孩子1歲時,想象、創造力高達96%,隨著年齡的遞增,7歲便發生逆轉。10歲時,孩子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力消失了,只剩下原來的4%。

這是因為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平均會遭受到兩萬次的“傷害”。其中,對他們傷害最大的,竟來自父母。所以,父母的打罵很容易抑制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讓他們變得畏手畏腳,缺乏好奇心和熱情。

家長要怎麼做?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聽得懂道理了。首先我們要給孩子說話和解釋的機會,弄清楚他的心中所想,他為什麼做出這樣的行為,嚴肅地指出他的錯誤。情緒要穩定,語言要簡潔,千萬不要喋喋不休地嘮叨。

我們要一定要記住一點,我們責備的是孩子的行為,而不是孩子,千萬不要批評孩子的人格或人品。要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只是對他的行為不滿,對他是一直尊重並愛著的。

最後,我們要告訴孩子,雖然犯了錯,但是我們對他的愛不會減少一絲一毫。犯了錯就批評,無關乎愛與不愛。改正了,這事就翻篇了,既往不咎。

青春期的孩子不能打

青春期的孩子就像長了犄角的小馬,既倔強又刺兒頭。

他們不想被家長管過分呵護,難以忍受家長的管教,想獨立,總是用家長不喜歡或不習慣的方式和家長說話、相處,處處頂撞。

他們內心張力十足,總想標榜自己的與眾不同,穿標新立異的衣服,穿耳洞,戴耳環,吸菸……有時甚至會把家裡鬧得雞犬不寧。

面對這樣的孩子,很多家長都會忍不住一巴掌打下去。這樣做不會起到任何作用,他會感到這是對自己人格的嚴重踐踏,產生強烈的牴觸心理。

青春期的孩子,你越想控制,他們越是不屈;你越是打罵,他們越是叛逆。想控制他們像控制幾歲的孩子一樣,幾乎是不可能的!

因為從青春期一開始,無論男孩還是女孩,他們的身心就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所佔據和控制,想法和行為都將產生鉅變——這股力量就是荷爾蒙。

科學家發現,荷爾蒙使大腦中掌管情緒的地方——杏仁核特別活躍,因此青少年的情緒起伏都比較大。而掌管理智、決策的大腦的總指揮額頁,一般要到20至25歲成熟。

所以,青春期孩子的情緒很容易被荷爾蒙折騰得陰晴不定,晚熟的額頁又不能出來控制局面,從而整個人顯得衝動不理性。

所以,青春期的孩子愛發脾氣,易怒,不聽話,並非故意和家長對著幹,更多的原因是身體裡的荷爾蒙在作祟。

家長要怎麼做?

家長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少一分責怪,多一體諒,多一點耐心和包容。和青春期孩子建立良好關係的最好途徑就是平等、尊重,父母要努力和孩子站在同一陣營,保持親子溝通的順暢。

請給孩子留有一定的空間,不要干涉、侵入太多。

89

服裝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坐月子期間能不能吃水果?這幾種水果吃了好處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