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我經常會收到寶媽發來的訊息,我們一起聊聊孩子和家庭的事,很少有寶爸發訊息互動。然而就在前幾天,我第一次收到寶爸的訊息。

他發了很長一段文字,用有些委屈的語氣講了好多事情,最後問了一個特別扎心的問題:為啥兒子不喜歡他?這位寶爸說,孩子從上幼兒園起,一直就是他來接送,身邊的人都叫他“模範老爸”,唯獨兒子對自己不是很熱情。

有時候父子倆正在一起玩積木,整個過程中兒子都不怎麼說話。如果這時媽媽從外面回來,兒子會立刻扔下玩具和老爸,投進媽媽的懷中。

雖然兒子是親生的,妻子也是自己最愛的人,但兒子的表現還是讓他有些吃醋,而且感到非常不公平。在這位寶爸的認知中,男孩是應該和老爸打成一片的,經常賴在媽媽身邊算什麼樣子呢?

當寶爸把這件事情講給他的朋友後,朋友也終於找到了和自己同病相憐的人,並感嘆:終於知道為何現在的男人,都不想要兒子了,因為兒子和自己不親,女兒才知真正的小棉襖。

兒子更喜歡媽媽,不是個別現象

糰子媽非常理解這位寶爸的心情,他講述的父子關係並不是個別現象,好多男孩的家長都反應,兒子似乎都更喜歡媽媽一些。

難道孩子從小就是“媽寶男”嗎?會不會是心理有問題?家長可能誤會了,母子關係比父子關係更親近,主要有以下4個原因。

▼ 經歷十月懷胎而產生的默契親密

首先,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在他比較小的時候,都是更喜歡媽媽一些的。因為媽媽從10月懷胎生下他,這種心靈的連線在肚子裡時就已經有了。這是孕育生命的神奇力量,是孩子和媽媽天生的默契和親密感。

如果寶寶出生後,媽媽採用的是母乳餵養方式,那麼孩子和媽媽的情感會更親密,依賴感更長久一些。這一點是母親的優勢,也是寶寶對母親的回饋,寶爸無法取代也無法干涉,可不要吃醋哦。

▼ 媽媽更溫柔一些

由於男女的性格差異,多數媽媽在教育孩子時,所用的方式比爸爸更溫柔,孩子當然不喜歡被打罵我批評,自然會投進媽媽溫柔的懷抱裡。

所以,當寶爸發現孩子和自己不親,也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過於嚴苛或者粗暴,讓孩子有了壓力感和距離感。

▼ 爸爸在養娃過程中,參與的時間少

如今大多數家庭還是男主外女主內的模式,雖然夫妻二人不覺得地位有差別,但對於孩子來說,他每天與媽媽在一起時間更多一些,所以親密感更加強烈。

由於媽媽經常照顧孩子,孩子的需求和小心思,媽媽都能及時發現,並給予幫助和滿足。

而寶爸雖然會花出時間跟孩子一起玩,但總體時間還是比媽媽少,而且對孩子不夠了解,才導致孩子和爸爸不親。

▼ “異性相吸”也存在於親子關係中

在人與人交往時,“異性相吸”是自然的情感,這種情感不僅存在於成年人之間,也存在於親子關係中。

3~6歲的孩子會產生“俄狄浦斯情結”,明顯表現是對異性父母的依賴,這段特殊的心理發育期,也是孩子的婚姻敏感期

母親是男孩身邊最親密的異性,再加上母親比父親更容易親近,男孩會在媽媽面前展示自己,來得到認可併產生成就感。不過男孩兒太過於依賴媽媽也不好,孩子3歲後已經具備性別意識,如果這時還與母親過於親密,就可能養出媽寶男。

兒大要避母,別養出媽寶男

當男孩把對母親的認同感,轉移到對父親身上時,也就意味著他脫離了媽媽的懷抱,向男子漢的方向成長。

避免養出媽寶男,媽媽一定要掌握好尺度,切忌對兒子的事情包辦,這會讓孩子產生過於強烈的依賴性,無法完成自己分內的事情。導致孩子沒有主見,長大後仍然事事依靠媽媽。

媽媽在合適的時間要往後退一步,當孩子6歲左右,敏感期會逐漸結束,他不再像從前那樣賴著媽媽了,而是跟爸爸玩得更好。

寶媽也不要有太大的失落感,這代表著孩子的又一次發育和進步,如果此時還將孩子拴在身邊,就是在培養媽寶男。

【今日話題】你家的寶寶更喜歡媽媽還是爸爸?

14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被燙傷後應注意哪些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