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再被老一輩的觀念誤導,學會科學坐月子!
每個女人這一生都會經歷生育的階段,避免不得。在生育完成後,媽媽們需要經歷一個生殖系統的恢復的過程,這一過程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坐月子。生完孩子的媽媽都要坐月子,這是毋庸置疑的。那麼,女人在懷孕後坐月子期間,該注意哪些事項,有哪些禁忌需要知道呢?說到坐月子,很多媽媽都會頭疼,而且面對陳舊的月子陋習,真是有苦說不出啊!
不能洗澡、不能洗頭、一天N頓、各種湯湯水水吃到吐,我想有很多媽媽都經歷過。
最後,希望每一位新手媽媽都可以坐好月子,讓自己的身體儘快恢復至孕前狀態,一起做個開心的辣媽吧~
1.月子期不止是30天,應為6-8周月子期可不止30天,整個產褥期應該需要6-8周,也就是42-56天。因此產褥期結束產婦去醫院體檢的時間也是建議在42天左右。
2.每天用溫水清洗會陰部位每日需用清水清洗會陰部位,防止因為感染出現婦科疾病。
3.惡露剛分娩完的媽媽在產後前幾天是惡露較多,要注意及時更換產褥墊、擦淨外陰,防止婦科感染。
4.產後洗澡自然分娩後3-5天,剖腹產後2周左右媽媽就可以用淋浴的方式洗澡了,只是每次洗澡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5-10分鐘即可。
5.產後注意清潔口腔月子期,媽媽們的飲食一般都很豐富,這個時候需要注意口腔清潔,每天1-2次,可以選用產婦軟毛牙刷,行動不便時,可以藉助漱口水。
6.產後便秘的護理產後很多媽媽都會出現便秘的情況,可以注意多補充一些液體和蔬果,水果不必煮熟,會增加水果裡面的糖分,但需要放置常溫或者溫熱吃。
7.產後下床活動順產的媽媽產後幾小時感到體力尚可,儘量下床走動並排尿,產後24小時可以隨意活動,但是要避免長時間站立,久蹲或者做重活,以防止子宮下垂。
8.產後4-6小時注意排尿在產後6-8個小時後就可進行排尿,而且第一次排尿非常重要,但因為各種原因可能會造成部分產婦無法順利排尿,如果出現排尿困難,可以用溫水沖洗會陰部位,聽流水聲音,利用條件反射原理誘導排尿。
9.產後的生活護理無論冬夏,都可以使用空調調節室溫,並且經常開窗通風,室溫保持在25-28℃,只是需要注意避免直接吹到風,或正對冷氣口,衣服因排汗量過多而打溼,一定要馬上換乾的;冬天床邊準備睡袍,半夜起來餵奶時要立即穿上。
10.乳頭疼痛的護理方法如果剛開始給寶寶哺乳時,感到乳頭疼痛,可以塗抹專門的乳頭霜,止疼且不用清洗,寶寶可以放心吃。
11.乳頭咬破的護理方法寶寶將乳頭咬破,大部分都是含乳姿勢不正確,應該吸乳暈而不只是吸乳頭,用手指輕輕壓寶寶下嘴唇,使上下嘴唇包裹著媽媽的乳暈,就是正確的含乳姿勢。
12.寶寶吸乳早吸吮早開奶,寶寶吸吮是最快的下奶方式,可以儘早建立催乳或者泌乳反射,促進乳汁分泌,同時有利於子宮收縮恢復。
13.哺乳前不宜用肥皂清洗乳頭哺乳前不需要過度清洗乳頭,切記用肥皂、酒精擦洗乳頭,因為媽媽的乳頭上含有益生菌,對寶寶來說是很好的禮物,如需清潔,只需要用溫水清洗即可。
14.產後可以側躺哺乳寶寶剛剛分娩完畢,媽媽的身體都比較虛弱,可以側躺哺乳寶寶,但是要注意不要睡著,以免壓到寶寶的口鼻。
15.月子裡按需哺乳月子裡乃至寶寶3個月都應該按需餵養,即寶寶感覺餓了想吃就給吃。通常,新生兒兩個小時吃奶一次,或者每天至少需要吃8-12次奶,吃奶也是寶寶的安慰劑。
16.每次哺乳時兩側乳房都要給寶寶吃到奶水充足前,新生兒每隔兩三個小時就應該輪流哺乳,在哺乳時應該注意兩側乳房都應該給寶寶吃到,避免只吃一側,造成另外一側乳房出現乳汁減少分泌的情況。
17.母乳餵養的作用母乳餵養可以促進媽媽子宮的恢復,餵奶時腹痛是子宮收縮的表現。
18.不用叫醒餵奶新生兒時期,如果寶寶睡眠超過3小時或者更長時間都叫不醒,媽媽不要擔心寶寶會餓壞而將寶寶喚醒餵奶,睡眠不會消耗多少能量。
19.正常的泌乳反射母乳餵養的媽媽通常會在產後兩週左右迎來泌乳高峰,聽到寶寶哭聲或者擁抱寶寶都會產生泌乳反射,奶水會將衣服打溼,這個時候可以用防溢乳墊。
20.寶寶體重變輕很正常寶寶在出生之後,會排出胎便,體重變輕,此時有的媽媽還沒有足夠的奶水,只要寶寶體重下降不超過出生時的7%,就不用額外加奶粉。
21. 寶寶夜醒啼哭吃奶很正常寶寶夜醒啼哭吃奶是很正常的,不要因此而沮喪,同時老公應該多分擔照顧寶寶的責任。
22. 產後3天內多吃流食分娩後3天內,應該吃半流質或者流質食物,如小米粥、大米粥、雞蛋湯、掛麵等。
23. 產後多吃原味蔬菜湯如黃豆、西蘭花等。
24. 注意食物衛生產婦的腸胃抵抗力弱,一定要注意食物的衛生。
25. 產後3天的飲食分娩3天后,早晚可喝熱粥,每天吃1個雞蛋,然後慢慢地加量,雞、魚、蝦等肉類食物,做到營養均衡,如果寶寶拉肚子或者起溼疹,母乳媽媽應該停掉可以食物。
26. 月子期的營養食材可以吃豬肝、山藥排骨湯、紅棗銀耳湯,幫助子宮排出惡露,可以喝一點蛋花湯、魚湯等較為清淡的湯,魚湯、肉湯要先去掉上層的油,還可以吃些清淡的葷菜,如肉片、肉沫以及適量的水果等。
27. 產後15天再進補產後先喝些清淡的湯,15天后再喝些進補的湯,因為產後乳腺未通,立即催奶容易導致堵奶,引起乳腺炎,產後第1,2周應注意先排惡露後再補氣血,惡露越多越不能補。
28. 產後第三週的月子餐產後第三週以麻油豬肝、花生燉豬腳、魚湯等活化血液迴圈,預防腰痠背痛,另外,每天補充2000-2500ml的水分。
29. 產後少攝入食鹽烹調食物應儘量清淡,可適量放鹽,產婦大量出汗,不補充鹽分將造成體質虛弱,恢復的更慢,其他調味料儘可能少吃。
30. 產後紅糖不要食用過長紅糖一般飲用不能超過10天,時間長了會增加血型惡露。
31. 哺乳期需科學合理膳食不止月子期,整個哺乳期都要科學合理飲食,應該持續均衡地攝取營養,保證睡眠充足,保證奶水充足。
32. 不要吃過涼的食物過涼的食物容易導致胃腸菌群失調,易致胃腸道病變,生冷食物入胃,致使胃腸血管收縮,消化液分泌減少而消化不良
33. 注意食品衛生剛分娩完畢的媽媽身體都比較虛弱,因此腸胃抵抗力弱,一定要注意食品的衛生。
34. 推薦吃的食物黑米、紫米、豬肉、羊肉、牛肉、豬肝、豬血、烏雞、鯽魚、黃魚、鰻魚、鱔魚等
35. 大補的湯要適量雞湯、豬蹄湯要適量,避免因湯裡面的油脂過多造成乳腺堵塞
36. 追奶不需要喝大量的肉湯追奶的時候不需要喝特別多的肉湯,可能因攝入油脂過多造成乳腺堵塞,反倒得不償失,只需要攝入水分充足,因為奶水裡面還是主要以水為主,然後適量的喝一些鯽魚湯,豬蹄湯即可。
37. 避免吃過多的水果月子期,很多媽媽為了寶寶奶水營養豐富,可能會攝入過量的水果,其實這是不可取的。因為吃過多的水果可能會體內糖分過高的情況。
38. 避免這些食物濃茶、咖啡、烏梅、山楂、過鹹食物、麥乳精、草豆蔻、荷葉、薄荷、菊花、生蘿蔔、茴香、等。
39. 產後一到兩週不宜服用中藥
人參、黨參、黃芪等。
40. 通乳的小偏方橘絡(橘子上的白絲)、通草有通乳的作用,產後乳腺不通,可以吃一些。
41. 催奶的食品不是大魚大肉這些食物固然能產奶,但如果食用過量,則會造成乳腺管堵塞,還會讓產婦變得肥胖,比這些更有效的是豆製品,有機蔬菜,比如:豆漿、青椒、西蘭花、蓮藕等。
42. 月子期間儘量休息,避免做過重的活如洗衣、提水、抬重物等,避免子宮脫垂,月子期保證親子時間的基礎上,不要過多的抱寶寶,注意休息。
43. 產後適宜運動產後覺得可以活動時,可以進行簡單的腹肌收縮,平躺抬臀等運動,但是孕婦也需要考慮自身情況,不要勉強,不能做過於劇烈的運動。
44. 做簡單的乳房疏通操兩側輪流熱敷,每側各敷15分鐘,環形按摩,雙手置於乳房的上下方,以環形方向按摩整個乳房,動作需要輕柔。
45. 產後修復產後可進行簡單的腹肌收縮、凱格爾運動、平躺抬臀等。
46. 月子裡要休息好寶寶睡覺時,媽媽可以跟著睡覺,同時在月子期,照顧寶寶還要儘可能多的讓爸爸照顧寶寶,不但可以減輕媽媽的負擔,也可以提高丈夫的家庭責任感。
47. 可以看手機看電視月子期間可以看書、看手機、看電視、放鬆心情、但需注意不要用眼過度,導致眼睛疲勞。
48. 親友不宜在月子期間探望除了家人,其他親友不要過早探望產婦和嬰兒,家人也不要總是問產婦奶水是否夠寶寶吃,使媽媽容易產生特別大的心理壓力。
49. 月子期間要注意保暖不管是冬天夏天,媽媽都要在月子期間穿襪子,因為產褥期本身媽媽的新陳代謝就特別旺盛,容易出汗,這個時候要是不注意腳部保暖的話,特別容易受涼。
50.產褥期禁止性生活要嚴格遵守,同時剖宮產的媽媽要注意愛惜自己的身體,產後兩年內禁止二次分娩,過早懷孕在分娩時容易傷口粘連出現大出血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