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正文之前,先問三個問題:

一、如果父母也需要面試,你還會選擇他們嗎?

二、你確定,你的孩子願意選擇你們嗎?

三、如果父母也要持證上崗,你有資格嗎?

如今總是會階段性地發生一些父母有意或無意,傷害到孩子,造成孩子一生遺憾的新聞。

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

在生孩子這件人生大事上,這一屆年輕人似乎越來越清醒。即便二胎政策開放,也並不能阻止生育率的持續走低。而當你問他們為什麼不願意生孩子時,很多人都會拿“沒錢”作為理由。

窮,真的是當代年輕人不願意生養的第一要素嗎?

不一定,經濟問題背後,更多包含的是這一屆年輕人對親子關係的多向考量。

沒錢的背後,是生活壓力,是缺少陪伴、是粗放教育;

是你想要的,我卻給不了的無力感。

於是,我寧可少生,或者不生,也不希望讓一段原本血脈相通的親密關係,變成不堪重負的家庭原罪。

這樣的思考,恰是對自己負責,對生命負責的重要體現,值得尊重。

可對更多人而言,親子問題依舊是無法逃避的大難題,父母與孩子究竟如何相處?為人“父母”的身份到底合不合格?我們期盼孩子幸福的幸福是什麼?

作為讀者,在翻看《父母面試》這本書過程中,這些問題每一頁都在不斷叩問著自己。

索性,用這篇文章來為自己尋找答案。

故事背景:從荒誕中窺見現實

因為本書作者李喜容是一位韓國作家,所以我特意查了一下寫作背景。

相比我們國家年輕人不願意生養的問題,韓國似乎更加嚴重。2020年,韓國的總和生育率在世界排名倒數第一,即便政府開放一系列的優惠政策,依然無法提高人民的生育熱情。

所以,《父母面試》這本書立足於當下韓國的生育環境,但剝離了現實的束縛,把視角放進一個看似荒誕,卻貼合現實的未來世界,用虛擬的政策,試圖解決當下問題,但從中卻挖掘出了對親子關係和人性選擇的更深層次思考。

未來世界,政府成立了一個“NC中心”的機構,機構接收你生下,又不願意養的孩子,直接將他們撫養成人。NC的意思是“Nation‘s Children”。

而當你準備好,想要有一個孩子出現在生命裡時,可以到這個NC中心進行面試。和現實不同的是,這次的選擇權利,掌握在孩子手上。

我們的主角元一,就是在NC中心已經生活了16年的孩子,而他能留在這裡的時間,只剩下3年。

如果在這期間,元一沒有找到合適的父母,那麼意味著等到他成年之後,將帶著NC中心的標籤,進入社會。

這個標籤意味著歧視,意味著生活將舉步維艱。

所以,NC中心的孩子為了撕掉這個標籤,會透過面試父母,儘早離開這裡,他們之中,當然有人找到了好的父母,但大部分人都是各取所需

孩子不希望自己被人歧視,前來面試的父母則希望得到可觀的政府津貼,於是雙方達成了某種不可言說的承諾,相互妥協,相互遷就,然後生活在一起。

主線一:妥協,讓我們最終活成變色龍

有趣的是,現實世界中,二者需求模式,恰好與書中相反。

很多父母生養孩子的目的,不是因為愛,也不是因為準備好了,而是——被逼的。

好像到了某個年齡之後,我們就必須結婚,結婚之後,就必須生孩子。

如果這套流程中,某一環缺失了,在外人,甚至自己爸媽的眼中,你就“異類”。

為了結婚而結婚,為了生養而生養,因為害怕被貼上標籤,因為選擇了向父母妥協。

成年子女無原則地對父母妥協的人格,也絕不是一兩天形成的。

年幼時候,我們妥協於父母的各種要求,是為了自己能得到父母更多的庇護。

世界觀建立階段,不斷和父母產生對抗,卻妥協於父母的身份,同樣是因為羽翼未豐,害怕逃離。

長大之後,當你以為終於可以不妥協於父母時,卻發現自己的翅膀早已經被剪斷,依然被控制,被要求。

一味妥協,澆灌愛的惡果

在平衡這段關係裡,

如果讓父母無原則對孩子妥協,最終孩子長出了一顆自私自利,一味索取,不懂奉獻的心;

如果讓孩子無原則對父母妥協,最終變成了一個無法獨立,不懂判斷,永遠長不大的媽寶。

現實中,我們每個人都在妥協和遷就中尋找平衡。

但可與外人不同的是,親子之間的妥協,包含了一種叫做“愛”的東西,即便我們說不清到底這份愛,到底代表著什麼!

父母用“我都是為了你好”來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愛,而孩子用“他們畢竟是我爸媽”來證明自己的愛。

表面上,這樣的關係中,充滿了關於愛的表達。

但事實上,相互妥協的親子關係,會對彼此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

前幾天看到一則新聞,一位自以為負責任的母親,親手將自己的女兒推向了“精神分裂”的無底深淵。

因為多年來,母親一直讓孩子活在自己以愛之名的控制之中,替她做每一個決定,干預她每一段感情。

母親沉浸在自我感動之中無法自拔,而女兒只能因為“她是我媽媽”而不斷妥協,即便內心無比掙扎,也不敢反抗,因為逃離只能換來更嚴重的控制,最終在密不透風的“母愛”中,失去了自我。

那麼面對不同孩子的不同表現,

父母如何平衡親子關係,怎麼才能做到合格上崗。

作者在書中,用三個性格完全不同的孩子,以他們的視角,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解讀。

主線二:你想選擇什麼樣的父母?

作為孩子,我們實際上是無法選擇的,而作為父母,我們卻可以選擇改變。

而改變最重要的前提,不是改變孩子,而是改變自己。

每一本育兒書都在告訴爸媽,我們要尊重孩子的差異性,每個孩子都不一樣。

一旦面臨具體問題之後,很多父母就將差異性徹底拋到了腦後,強行對孩子的個性進行修剪,告訴他們,唯有這樣才可以更好地適應這個社會。

在書中,將這種觀念完全顛覆。

孩子的個性得以保留,而父母則需要重新考量自己。

主角元一: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需要父母

特立獨行的背後,有一顆早慧的心。

相比其他孩子,元一更加成熟,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想要什麼。

他更像是作者觀點的代言人,所傳遞的是作者對親子關係的思考。

在現實生活中,內心豐富,思想成熟的孩子,究竟需要什麼樣的父母?

書中給出的答案是:他不需要傳統意義上,高高在上,穿著體面,說著標準答案的場面話,做著大人應該做的事的父母。而是希望擁有一個像朋友一般,不那麼完美卻保持真誠的父母。

某種意義上,是脫離了父母關係的約束,相處過程中需要更多的是平等。

叛逆少年冬一: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他是一個不易管束的孩子,典型的問題少年,內心叛逆,性格衝動,喜歡無拘無束的自由。

冬一說:我想像非洲瞪羚一樣生活。

這樣的孩子,需要什麼樣的父母呢?

作者到最後,也並沒有說他選擇的是什麼樣的父母。

但從他面對即將要面試父母的方式,也能看出決定了他最後的選擇。

“不要抱太高的期望。”

這是親子關係的另一種相處模式:

我們總喜歡設想自己的孩子足夠優秀,或者可以更加優秀,同樣,孩子們也希望遇到真心疼愛孩子,經濟富足,知性,有教養的完美父母。

但隨著孩子越長越大,父母的希望也會越來越渺茫,最後高期待變成低需求,只希望孩子能夠健康,成為一個快樂的普通人。

而孩子對父母要求也同樣在降低門檻,每天少嘮叨幾句,適當放鬆管理,避免衝突就好了。

冬一的選擇更貼近現實,父母面對這樣的孩子,要做的,不是約束,不是透過高壓強行改變,而是降低需求,自我發展。

溫暖少年良十:比你想象的還要溫暖

良十代表的是現實中,慾望低,善良,懂事且容易滿足的孩子。

這種孩子心思細膩,懂得考慮別人,沒有心機但容易受到傷害。他們容易獲得更多的快樂,招人喜歡,但也需要更多的保護。

所以,書中安排了一對上年紀的父母,他們有經驗,有能力,願意為良十花時間,甚至可以在上了歲數的情況下,遷就良十的興趣,是幾個孩子當中,擁有最多幸福的那一個。

像良十這樣單純善良的孩子,需要父母花更多的時間陪伴,照顧。用更多的付出去瞭解他們,然後保護他的純真。

良十幸運的背後,其實是NC機構的嚴格把關挑選。

在現實中,需要把關和挑選的,是每一個父母自己。

三段親子關係,讓我們看到了三個孩子究竟需要什麼樣的父母。

但我們重新對三個孩子進行思考,會發現他們真正代表的,其實是一個孩子的不同階段。

良十像年幼的孩子,需要父母呵護,照顧和陪伴。

冬一是叛逆期的孩子,需要父母給更多空間,理解和自由。

主角元一,則是成熟之後的孩子,需要父母平等的溝通,以及保持距離的相互尊重。

所以,作者用三個孩子的不同需要,在告訴父母,親子關係並非一成不變。

我們需要了解孩子在不同階段的心理需求,再做出相應改變。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父母都是不完美的”

“世界沒有哪對父母可以提前做好完美的準備”

“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是創造出來的”

如果你不願意在孩子身上花時間,花精力,去了解他們喜歡什麼,只是一味擺著父母身份,要求他們如何去做,用血脈之緣,將孩子變成自己的附屬品。

你覺得孩子需要這樣的父母嗎?

三、暗線:被原生家庭傷害的孩子,學會與自己和解

當選擇權在孩子手中,孩子可以選擇自己的父母,這是作者荒誕又美好的假象。

但面對無法選擇父母,又被原生家庭傷害的孩子,又該怎麼面對生活呢?

在NC中,護長樸是所有孩子的大家長,他努力工作,幾乎沒有私人時間。

“工作狂”是他的標籤,但究竟為何如此,卻無人知曉。

直到最後,樸的身世才被揭開,他代表的,是現實生活中,無法選擇父母的孩子。

從小被家暴,父親酗酒拿著玻璃碎片威脅年僅七歲的兒子,年幼的他,吃不好睡不好,瘦得皮包骨頭。

即便在這種生活環境中長大,樸依然正直善良。

但內心如鋼鐵一般堅強的他,始終帶著原生家庭的傷疤,不肯原諒自己的親生父親。

所以,他拼命工作,嚴格把控每一個前來面試的父母,就是為了讓這裡的孩子不受到成年人的傷害。

對於父親,他是發自內心的恨。

在父親臨終之前,樸還是戰勝了心魔,決定遠赴海外,送父親最後一程。

這是一段與原生家庭和解的故事。

正如樸的最終選擇那樣,如果置之不理,那就意味著我和父親是同一種人,為其送終,意味著他終於擺脫了父親帶給自己的心魔。

“儘管你殘忍地對待當年弱小年幼的我,但我不會踐踏病弱的你。”

你是否也曾經因為原生家庭的傷害,痛苦不已?

這幾年,關於原生家庭即原罪的論調持續不斷,但是我們可以選擇究竟是深陷其中,還是努力改變。

這個過程很艱難,但絕對不是我們就此放棄的藉口。

我們或許無法完全逃離原生家庭所造成的傷害,但是我們可以一邊反抗,一邊改變……

哪怕只是一點點的改變,都可以對住在心裡那個有童年創傷的孩子說句:對不起,沒關係。

寫在最後:

初讀《父母面試》以為作者只是想講一個父母應該持證上崗的故事

再次翻閱過程中,我發現是作者將當下父母最關心的幾個養育話題糅合到一起。

在虛擬的場景中,我們看到了不同時期的自己,想到父母曾經對自己所作的改變。

每一個家庭,都是一個小型的NC中心,我們在父母制定的規則中成長,然後開始不斷思考自己究竟需要什麼。

變成父母之後,開始思考孩子和我們的關係,他們需要什麼樣的生活。

但無論什麼樣的親子關係,最終孩子都會長大成人。

我們各自獨立,而為人父母的身份和職責,也在成長中,慢慢淡化。

也許,我們與其努力把孩子打造成自己希望的樣子,不如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

等到他們長大之後,我們不必戴著叫做“家人”的面具相處,而是成為,在不遠處守望對方的人,所謂不遠處,就是互相看得見,但不太容易說上話的距離。

這應該是父母和子女之間的心理距離。

13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父母都想讓孩子“見世面”,那你“見”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