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案例呈現

少兒頻道正在講如何自制果凍,貝貝和媽媽看得很開心。看著主持人將美味的果凍端出來,貝貝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媽媽在做午飯,貝貝跑到廚房,趁媽媽沒注意拿了盤子、碗、水果、白糖、食鹽等東西,想要自制果凍。

媽媽從廚房出來,看著貝貝把東西擺了一茶几,把茶几弄得亂七八糟的,媽媽就急了:“你會做什麼果凍,胡鬧,這件事是你能做的嗎?快給我收拾走,小心弄髒了衣服、打了碗,看我不打你!”貝貝還想和媽媽爭取一下,見媽媽態度堅決,只好作罷。

案例探究

心理學研究證明,每個人內心深處最本質的需求就是“顯示自己的重要性”。一旦自己的重要性得到別人的肯定,就有了積極向上的動力,就能發揮出自己的潛力,對孩子來說,尤其如此。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要探索陌生的世界,要學會很多原本不會的東西,需要戰勝無數的困難;而能夠支援他們不斷前進的,只有父母的肯定和鼓勵。鼓勵能增強孩子的自信,激勵孩子不斷嘗試,勇敢面對困難和挫折,從而開創自己成功的人生。

案例解讀

卡爾·威特說:“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賦。孩子最終是天才還是庸才,關鍵取決於他或她從生下來到五六歲的教育。”

孩子的內心世界原本就是進取的、創造的和自足的。孩子總是在探求自已能力的極限,看看自己到底能走多遠。孩子有時會把自已想象成了一個大人做超過他能力範圍的事,此時常有些父母說:“這件事你別想,你做不了。”孩子只能坐享其成,同時也失去了一次探索和實踐的機會。

留學博士黃全愈的《家庭教育在美國》一書中講到了一個故事:

礦礦(黃博士的兒子),上小學的時候, 老師經常讓孩子自己動手做一些小東西。比如孩子搞一個關於中國長城的課題研究,老師就要求孩子自已動手做一個長城的模型;孩子搞一個關於美國國內戰爭的課題研究,老師又會要求孩子做一頂當時士兵戴的小帽子。有一次,礦礦做的是古埃及文化研究,他決定做那個獅身人面的斯芬克司的雕像。

聽說孩子要自己動手做斯芬克司的雕像,我的第一個反應就是不切實際。用什麼材料?石頭?木頭?小小年紀能雕得動嗎?做雕像,有那麼容易嗎?當然,我心裡是這樣想,嘴上沒說。妻子的藝術細胞顯然比我多,她提出要用蠟來做雕像,母子倆就在家搞起了斯芬克司工程。

做模子、澆築、定型,礦礦跟著媽媽邊學邊幹,母子倆幹得有滋有味。可是到了雕塑階段,母子倆開始不斷髮生爭論。斯芬克司的雕像已經有個粗模樣,往下細雕,粗手粗腳的礦礦盡出錯。捲入太深的媽媽,似乎忘了誰最終對這個專案負責,她擔心礦礦前功盡棄,所以關鍵的地方就不讓礦礦動手了。

礦礦當然不願意了。他毫不客氣地對媽媽嚷道:“這是您的課題研究,還是我的課題研究?”

媽媽著急了,想說服礦礦:“就因為是你的課題研究,我才這麼費心幫你。如果做壞了,你拿什麼去學校交作業呢?”爭多了,我當然也不能袖手旁觀。我對妻子說:“兒子這麼想是對的,就讓他自已去幹吧,好壞都是他自己做的。”

孩子單幹了一陣,終於趕在交“貨”期前完成了斯芬克司的雕像。看看兒子的作品,還真像那麼回事。用不著任何說明,你就能猜到它是什麼。當然不能仔細看,斯芬克司的下巴不知為什麼少了一塊,臉部一邊大些一邊小些。最讓人擔心的是,斯芬克司的兩條前腿斷了下來。不過還好,拼好了放在桌子上,不看側面是看不到斷痕的。

這是一個帶缺陷的斯芬克司——成也好, 敗也好,總之是孩子做的。礦礦的老師對礦礦的“有缺陷”的作品讚不絕口,還讓礦礦同他的斯芬克司合影留念。

多數父母都不忍心看到自已的孩子失敗,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孩子孤軍奮戰,於是常常就想“越俎代庖”。看起來這是父母愛孩子的表現,但在愛的旗幟下,孩子們感受失敗的權利被剝奪了。

今天父母不讓孩子做一件事, 明天孩子也得補上這一課。如果一味畏首畏尾就等於關閉了孩子走向明天的大門。

當孩子嘗試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時,父母最好不要用“你做不了”來阻攔。哪怕孩子的舉動再讓父母提心吊膽,也不要干涉孩子實踐的自由。

方法引導

獨立生活能力是人生存與發展的基本能力,這種能力不是天生的,要從小加以培養。為了改變孩子一切依賴父母的狀況,讓他們將來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父母應該給孩子創造一些機會, 放手讓孩子嘗試生活。

1.還孩子一些自由,鼓勵孩子大膽做事

現在的孩子在物質方面是富足的一代,而在人身自由度方面卻受到很多限制。許多父母對孩子的過度照顧,剝奪了孩子嘗試自己做事的機會與權利。父母不要過多地干涉孩子的活動,要尊重他們“自己來”的願望,凡是孩子自己能辦的事都要讓他自己去嘗試。嘗試是孩子學著獨立的開始,是孩子邁向自立的第一步。還孩子一些 自由的空間,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可提出一些建議,但不要過多幹涉,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都要讓孩子有機會嘗試。

2.對孩子藏起一半愛

憐子之心,人人都有。但是愛憐不能缺乏理智,不能愛得太盲目,父母能夠替代孩子一時,卻無法替代一世。 只有早日放手,讓孩子學會自已照顧自己,讓孩子用自己的腳走路,才是正確的選擇。只有父母“離開子女”,才能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作為合格的父母,所給予孩子的最美好的東西,就是教會他們生存和生活以及創造的能力,而不是滿足、嬌慣或溺愛、放縱,這樣才能給孩子一個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才是真正地愛孩子!

3.經歷適度的挫折教育

生活不會一帆風順, 挫折對每個人都是難以避免的。父母不可能永遠扮演孩子的避風港,為孩子提供免於被傷害的保護。孩子需要接受挫折的考驗,需要經歷失敗的洗禮,才會逐漸適應生活、適應社會。

在孩子的嘗試過程中, 每一個細節,都會給孩子一種平凡而真實的教育。我們不必擔憂孩子會因為一次被水燙疼、一次將衣服穿反、一次把碗打破等,就不願進行新的嘗試。這正是挫折賦予孩子的未來本錢,它可以讓孩子懂得做事要毫不氣餒、再接再厲、永不放棄,體驗到透過自己的努力獲取成功的喜悅,在未來的日子裡笑對人生。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大膽、能幹的孩子,是由既放心又放手的勇敢的父母培養出來的。

夏老師箴言

在適當的範圍內培養孩子獨立的意識是完全可行的。父母要習慣多讓孩子嘗試,而對孩子“不完美”的表現視而不見。文章開頭的案例中,貝貝的媽媽可以讓貝貝去嘗試,給她鼓勵的眼神:“好孩子,什麼事都要試試。看來我們也有果凍吃了,做的時候不要著急慢慢想清楚電視裡是怎麼說的。”

6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寶寶​1-3歲,應該怎樣養?養育規則《寶寶這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