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嬰幼兒期
出生過重者,長大易肥胖,可能是基因的關係,或是脂肪細胞增生較多餵母乳的嬰兒,長大後較不易變肥胖,可能因受母乳分泌量限制的關係,嬰兒代謝調適,脂肪細胞也可能較少。
我們顯然已錯過了嬰幼期,不過為下代著想,懷孕時適當地增重,儘量餵母乳,不要以為把嬰兒養得胖胖的才健康、可愛,甚至還覺得有面子,別讓他一輩子都跟肥胖結下不解之緣。
2.青少年期
15~17歲時肥胖者,與不胖者相比較,長大後成為肥胖的是17.5倍。中學、高中時期是生長激素分泌旺盛的高峰期,生長激素不只能促進骨頭生長而長高,也能促進脂肪分解以提供能量來供肌肉與骨頭的生長,
因此肥胖小孩這時期還有挽救的機會。然而,生長激素的分泌主要是在半夜睡覺時,生活作息要正常,不要半夜看電視玩遊戲,好好把握這段時期,使身體長高而不是長胖。
3.中老年期
中年發福是常見的現象,原因很多。中年事業有成,或者工作已駕輕就熟,較少緊張,過著舒服的日子,養尊處優自然吃得多、消耗得少。不過,實驗室養的猴子,年老了也易肥胖,表示不只生活安逸,還有代謝上的問題。年老者基礎代謝減少,活動量也較少;年老者可能是肌肉含量較少的關係,運動後脂肪的分解較少,另外,年老者結締組織較鬆弛,束縛脂肪細胞增大的力量也減少。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