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裡可以引出對孩子的性教育問題。近年來,人們把性教育的問題過分誇大了,甚至已經到了喪失理智的程度。有人認為,應該在孩子的各個年齡段都開展性教育,他們把孩子因性無知而帶來的危險過分誇大了。但如果我們觀察自己以及別人的性教育經歷,就會發現他們想象的種種危險並不存在。
從個體心理學上來說,孩子在兩週歲的時候就應該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性別,而且他(她)還要知道自己的性別是不可以改變的——男孩長大後會成為男人,女孩長大後會成為女人。如果孩子能明白這點,即便缺乏其他方面的性知識也不會有太大危險。要讓孩子認識到,教育女孩不能像教育男孩那樣,同樣教育男孩也不能像教育女孩那樣,這樣他們就能形成固定的性別角色,也就能以正常的方式對自己的性別角色做準備。但如果孩子相信,用某一種神奇的方式就能改變自己的性別,那就會產生問題。同樣,如果父母總表現出想改變孩子性別的願望,也會給孩子造成麻煩。在《寂寞之井》一書中,就有一段絕妙的文字描繪這種情況。父母經常把女孩當成男孩來教育,或者把男孩當成女孩來教育。他們讓孩子男扮女裝或者女扮男裝,然後給他們照相。有時候,一個女孩看上去像個男孩,周圍的人就會用稱呼男孩的方式稱呼她。其實,這會給孩子造成很大困擾,我們最好避免這種情況出現。
我們還應該避免那些有貶低女性傾向和主張男性優越的性別觀念,應該讓孩子明白男女是平等的。這一點很重要,這不僅能防止女孩產生自卑情結,也能避免給男孩造成不良的影響——如果男孩們受到男性優越論的教育,那他們就可能會把女孩子視為洩慾的物件。如果我們能教育他們認識到自己未來應當承擔的責任,他們也就不會以鄙陋的目光看待兩性關係。
換言之,性教育的關鍵不僅在於向孩子解釋兩性的生理知識,還要培養孩子正確的愛情觀和婚姻觀。這跟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息息相關。如果孩子的社會適應有所偏頗,就會對性的問題採取一種玩世不恭的態度,並完全以滿足自我的慾望為出發點看待與性有關的事情。這種情況並不少見,說明我們的文化存在一定缺陷。在這種情況下,由於男人佔據有利位置,女性往往會成為受害者。但男性其實也是受害者,因為他獲得的優越感是虛無縹緲的,無法真正感受到人的內在價值。
至於性生理方面的教育,孩子沒有必要過早地接受這些問題。父母可以等到孩子對這些事情產生好奇心,想具體瞭解的時候再告訴他們。假如孩子對這些問題羞於啟齒,更關注孩子需要的父母可以在適當的時候主動告訴孩子這方面的事情;如果孩子把父母當作朋友,他們自然會向他們提問。但我們在解釋孩子的問題的時候,要用恰當的方式讓他們理解,同時要避免給他們帶去不必要的刺激或引發他們產生性衝動。
還有一點要注意,如果孩子有明顯的性早熟現象,我們不要大驚小怪。實際上,在孩子出生後的幾周,就已經開始性發育了。嬰兒肯定也能感覺到性的快感,有時他會人為地刺激自己的性敏感區。對於孩子的這些舉動,我們無須驚慌失措,但要儘量制止孩子的這種行為。如果孩子發現我們為這些事情過分擔憂,他就會故意繼續這樣做,以引起我們對他的注意。不要誤以為孩子這樣做是有性衝動,孩子其實只是利用他的習慣炫耀自己罷了。一般來說,大部分兒童都喜歡透過玩弄自己的性器官來吸引父母的注意,因為他們知道這是父母所害怕的事情。這和小孩子裝病的心理是一樣的,因為他們發現自己生病以後,就能夠得到大人更多的關心和照顧。
父母應該避免頻繁地和孩子親吻和擁抱,因為這會給他帶來身體上的刺激。尤其是對處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這樣做非常不好。父母也不要太多地和小孩談論關於性的話題,以免給他造成這方面的精神刺激。孩子一般會在父親的書房裡看到一些具有性挑逗意味的圖片,我們在心理診所經常碰到這樣的例子。實際上,父母不應該讓孩子接觸那些超越他們年齡理解水平的關於性的東西,也不應該帶孩子觀看那些有關性方面的電影。
如果能避免孩子過早受到各種性刺激,那我們就不必擔心了。我們只需在適當的時機給予他們簡單的解答,而且解答的方式一定要真實,而不是去刺激孩子的身體或性意識。重要的是,如果不想失去孩子的信任,就千萬不要欺騙孩子。如果父母能得到孩子的信任,他就會相信父母所說的話,從而不會輕易相信同伴在性方面的回答——大約有90%的人獲得的性知識是來自同齡人的。和使用種種託詞敷衍孩子的行為相比,父母和孩子那種朋友式的相互信賴和合作的關係更為重要。
如果孩子有過多或者過早的性經歷,他們後來就會對性失去興趣。這就是不要讓孩子看到父母做愛的原因。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孩子也最好不要和父母同住一個房間裡,當然更不應該睡在同一張床上。同樣,兄弟和姐妹也最好不要住在同一個房間裡。父母還應該留意孩子的行為是否得宜,也要注意到外界環境對孩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