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成功,就是有時間照顧自己的小孩。——窮爸爸富爸爸
前幾天看到一個真實的故事。
因為處於青春期的孩子厭學,拿起書本就煩;父親徐先生做了一個讓所有人意外的決定:辭職!陪孩子去旅行!
如今,父子倆已經開著房車出發了。一路下來,父親陪著孩子看看世界,聊聊感受;更是利用休息時間看看書,幫助孩子逐漸敞開了心扉。
我看了以後也對爸爸的舉動讚歎不已。
《養育男孩》裡說,男孩在6-13歲這段時間裡,父親的角色越來越重要。
這位爸爸也是一位有擔當的爸爸,做了大家想做又不敢做的事。
有時候,快不如慢,堵不如疏;希望散心歸來的孩子,可以明白父親的良苦有心,真正有一個願意學習的心態。
父母的陪伴,是孩子幸福的源泉李玫瑾教授說,給孩子掙錢,不如自己陪孩子。
每個人都有一個出生完全無能無助的過程,而正是早期的陪伴,構建了孩子早期的自我認知。
對孩子來說,最初的愛來自家人,而最好的人選就是自己的爸爸媽媽。
特別是3歲前,是建立依戀關係最重要的時期;而母親又懷胎十月、是孩子最熟悉的人。
如果在生命早期的時候,你放棄了和孩子建立親密關係,而把這件事交給了老人,甚至保姆;那麼,孩子的依戀關係就很難建立,以後需要花更多時間。
孫儷在等等出生以後,依然在事業巔峰期選擇了花更多的時間迴歸家庭,每年只拍一兩部戲。
看她的日常記錄,自己種菜,寫字,吃好吃的、旅行,以及和孩子相處的點點滴滴,日子過得雲淡風輕,令多少人羨慕不已。
高質量陪伴,從來和時間無關有人說,我需要掙錢養家,我每天早出晚歸,就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物質,原諒我真的沒有時間陪伴孩子。
但是,孩子到底需要什麼,你有問過他嗎?而且陪伴不是說要24小時形影不離,陪伴的方式有千千萬,只要你想,你就一定有辦法。
曾經看見過一件暖心的真人真事。
11歲的小男生浩宇,他的爸爸常年擔任高中班主任,工作繁忙,每天早出晚歸。兒子還未醒來就已經去上班,兒子睡著了才回家,陪伴時間少之又少。
影后章子怡,二胎產後四個月就復出開工,從未停歇過自己的工作,妥妥地大忙人一個。
但是對她來說,生娃和帶孩子也同樣重要。有一次,她被問到過可以與女兒醒醒分開多長時間。
章子怡說:從醒醒出生後,就未曾與她分離,基本是走到哪帶到哪。
對於我們大部分普通的職場媽媽來說,我們成不了章子怡,我們沒有辦法帶著孩子工作;
但是,我們卻可以在下班後,花半小時甚至只花10分鐘,放下自己的身段,讓自己變身“小孩”:暫時放下功利心,完全走進孩子的世界,和孩子一起做繪本、做手工、畫圖畫……甚至做一切略顯幼稚的遊戲。
我也認識一位全職媽媽,因為不滿老人帶娃的方式而選擇了辭職在家。
按理說,每天24小時的時間,享受和媽媽親密無間的日子,對孩子的成長來說也確確實實是一件好事。
於是她透過手機做各種兼職,甚至連帶孩子出門也無時無刻不在看手機。
2歲多的女兒的女兒每次要求陪玩,她也總是說,你自己玩會,媽媽在賺錢呢。
甚至還有很多次,因為女兒試圖搶奪手機,媽媽直接生氣發了火。看著無辜的女兒委屈的淚,事後這位媽媽又懊惱不已。
所以,高質量的陪伴,陪的從來不是時間,而是關係。
那麼,我們該如何更好地陪伴呢?首先,我們可以劃出專屬的陪玩時間。這段時間完全屬於孩子,在這段時間裡,不管是工作上的瑣事,還是其他休閒娛樂,統統都暫時放在一邊。
除了劃出專門的時間陪玩、陪讀繪本以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還可以做以下這些小事,來提升親子之間的幸福感:
比如,和孩子一起逛超市時,不敷衍地給孩子介紹各種看到的東西;讓孩子參與決策想要買什麼。
又比如,讓孩子參與做家務,幫助我們一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讓孩子真正與參與感。
還有,放下手機,帶孩子走出家門,走到戶外,撿樹葉、玩石頭、聽蟲鳴鳥、指著路邊的告示牌教孩子認字……
這些生活中的小事,對我們來說微不足道,對孩子來說,卻是爸爸媽媽最深刻的愛。
《朗讀者》裡說,陪伴也是一種力量,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孤島,失去了陪伴,也失去了生存的意義。
當你羨慕別人家的小孩優秀時,不妨捫心自問,你有陪著孩子長大嗎?
希望我們都能真正走進孩子心裡,用愛滋養孩子,而不僅僅是肉體上的和孩子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