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最近一段時間,我發現了一種非常“有效”的辦法,可以讓娃乖乖聽話,不費嗓子不費命。

兜兜是個十足的夜貓子,一到晚上就精神。尤其是到了九點十點,她是隻要不睡覺幹啥都行。

平時玩具到處扔的她,我一說“睡覺去吧”,她立刻坐下說,不行,我得收拾玩具,我還沒收拾完呢,不能睡覺。

有一次,我實在沒有什麼耐心。工作事情也多,家裡瑣事也煩,稿子一篇篇追著我跑,血槽已空,沒有什麼精力再對孩子好言相勸,也不想再慢慢等待。

我皺著眉頭,生氣地對她說:“我去洗手間等著你,我洗漱完了你再不來,我就自己睡不等你了。”

她磨蹭了一小會,在我洗臉的時候就跑到我身後,告訴我她來啦,別生氣了。

從那開始,我發現這招很管用,每次她拗著我的時候,我都用一句“你再這樣我生氣了”來制服她。

一開始,她自己嘴裡慢慢唸叨“快點快點,我媽媽又要兇我了”,後來,她直接眼淚啪嗒啪嗒掉下來,“你別這麼生氣,你看你都把我嚇哭了”,再後來,我只要一皺眉頭一嘬牙花子,她就哭腔上來了“你是不是又要兇我?”。

只有在這個時候,我才後悔自己的所作所為。

一個30歲的大人,只會欺負小孩子。

1

我欺負她,因為她好欺負

孩子的世界真的太小了,她不知道河北在哪,不知道中國有多大,不知道宇宙是什麼。她經常提到的地方,不過就是自己家、奶奶家、學校、常去的商場和公園。

就是這巴掌大的地方,幾個點一條線,構成了孩子的全部世界。

她擁有什麼?

一堆不值錢的玩具,一個亂糟糟的家,幾個愛她的親人。

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知道,這樣的人最好“欺負”了,更何況她還是個孩子。

被罵了,她沒有地方去,因為她只認識這一個家;被打了,她只能忍著,離開家她一無所有。

我心情不好的時候,會在車裡坐一會,跟著車裡的音樂嚎幾句,不在意路人的眼光。

孩子心情不好的時候呢,她被罵了之後能做什麼呢?

她還是要在那個家裡,面對著罵她的人,沒有發洩的渠道。還要去哄罵她的人,自己默默把眼淚吞掉。

現在想起來,最心疼的一個畫面。就是我吼完她之後,她一邊哭一邊抱著我的大腿,說“你別生氣,你能不能別生氣。”

每當這個時候,我都蹲下來抱著她,然後和她一起哭。

無助,愧疚,後悔。

孩子確實好欺負,我們也在欺負她好欺負。

衝老闆發脾氣,影響工資,衝朋友發脾氣,影響友情,衝老公發脾氣,影響感情。

唯有衝孩子發脾氣,沒有損失,還會收穫一個“乖巧”的孩子。

我們大人的這筆賬,算得可真清楚。

2

我欺負她,因為她愛我

她們不僅哪裡也不能躲,而是會把所有的錯誤都歸結到自己的身上。

我想到小時候我媽情緒不好,說我罵我的時候,我從來不會覺得是她做錯了,是她沒有做到情緒管理。我只覺得,是我不夠好,又惹大人生氣了。

兜兜惹我的生氣的時候,她也從來不會怪我做得不好,只有當爸爸在場,告訴她“你沒有做錯事,你媽媽不應該這樣說你”,她才會問我,你能不能跟我道歉。

其他的時候,她總是會把問題歸結到自己身上。

三四歲的孩子,正是秩序敏感期,有的時候她那些要求太讓我上火。幫她拿水杯必須是媽媽,如果爸爸拿了,就要放回去重新拿。走路遇到車子去旁邊躲避,車子過去後要回到剛才的位置重新走……

耐心尚在的時候,我就順著她,耐心全無的時候,我就說她一句“別這麼多事”,她倒是從來也不反駁。

有一次,一位叔叔跟她玩,讓她數數車裡有幾個人,叔叔問她“你自己算了嗎?”

她說“你們讓我算自己我就算,不讓我算自己我就不算,我事兒一點也不多”,原來,平時我脫口而出的話,都已經印在她腦子裡。

孩子愛你,在意你,寧願責備自己也不責怪你。

而我呢?

心情好的時候就好臉相迎,心情不好的時候就隨意敷衍。心情式育兒,不過如此。

兜兜喜歡玩過家家,她最喜歡當媽媽了。每次她當媽媽的時候,總是抱著我說:寶寶,媽媽愛你。雖然有時候媽媽兇你,但是媽媽依然最愛你了。

這些是她對我說的話,何嘗不是她對自己說的。

白天的時候,你問她最愛的人是誰,她的答案總是不同,媽媽,爸爸,奶奶,王老師,姜老師……到了晚上,睡前朦朧的時候,她問我你知道我最愛誰嗎?我假裝說不知道,她就皺著小眉頭說,你不認識你自己嗎,你不知道我最愛你嗎?

孩子渴望父母的愛,渴望自己成為值得父母愛的人。而我們,卻有恃無恐地傷害著她們。

如果孩子惹父母生氣,父母會氣好久都不理孩子。可如果父母惹孩子生氣,只需要一個對不起,孩子就會原諒父母。

我們倚仗的,是什麼呢?

3

媽媽不是脾氣大,媽媽是太累了

作為一名略懂心理學,脾氣又好的媽媽,我理論上應該是一名不會對孩子發火,或者吼娃的媽媽。

理論與實際,就是那麼不相符。我知道對孩子發脾氣不好且沒用,我也知道會對孩子造成一定的傷害,但是,我又不是如來佛祖,永遠面帶微笑。

我是媽媽,我也是凡夫俗子。

當我意識到,孩子很怕我生氣的時候,我只能努力調整自己。

平心而論,並不容易做到。

一個血槽已空的人,想爬起來微笑,身體卻只能誠實地趴著。

尤其是回到家以後,我們卸下盔甲,換上寬鬆舒適的睡衣,披散著頭髮,暴露出自己最本真的一面,傷害親人是最常見的事情。

攻擊性總要釋放,永遠愛你,永遠不會離開你的孩子、家人,自然成了攻擊性發洩的物件。

我並非想要狡辯,用情緒制服孩子的合理性,我只是想說,有的時候媽媽不是脾氣大,真的是太累了,太累了。

我不能保證一次都不發脾氣,我只能儘量控制自己,不隨意衝孩子發脾氣,有氣盡量衝老公撒。男子漢大丈夫,總比小孩子能扛事。

兜兜三歲的時候,我就給她買了拼接床。和我們的大床拼接在一起,看起來像是一張大床。之前她總是跑到我這邊來,或者讓我去她那邊抱著她。

可是最近幾天,我發現她會在我這邊嬉戲一會,絮叨一會,抱一會,然後就回到自己的小床。

原來,孩子正在慢慢長大,她們需要我們的時間不會太久了。

再過幾年,她們沒有那麼“好欺負”了,恐怕也就沒有那麼愛我們了。

永遠不要傷害一個真心愛你的人,更不要傷害真心愛你的孩子。

5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它被稱為“智慧果”,多給孩子吃,營養元素極高,做成零食不夠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