韜韜爸爸一直倡導寶媽們堅持母乳餵養,也多次介紹了母乳餵養的多種好處。
但是,有一些媽媽卻因為各種原因不能享受給寶寶餵奶這份幸福,這些媽媽也經常會擔心一個問題:我不能給寶寶餵奶,寶寶是不是就沒那麼愛我了?
我是不是就是一個不及格的媽媽了?
問題其實並沒有那麼嚴重,每天抱著寶寶餵奶確實會增加母子感情,但即使媽媽們無法做到這點,還是有其他補救的辦法的。
這個問題,我們要從20世紀最著名的心理學實驗--恆河猴實驗說起。
這個實驗雖然由於過於殘忍一直被不少人批評,但其也改變了上世紀流傳甚廣的歐美育兒觀念和方式,影響不可不謂深遠。
這套理論風靡整個世界,乃至後面誕生的哭聲免疫法,延遲滿足法等等育兒理論都和這套理論有莫大關係。
但是,自從恆河猴實驗(也叫母愛剝奪實驗)誕生之後,這個理論就被推翻了。
小猴子在“鐵媽媽”身上喝奶
恆河猴實驗包含了幾個實驗,其中最著名的是今天我要講的代母實驗。
實驗中用的恆河猴有94%的基因和人類相同,它的行為和心理都和人類非常接近。科學家把剛出生的幼猴關在一個獨立空間,裡面有兩個模擬媽媽,其中一個是鋼絲做的身上裝有奶水的鐵媽媽,另一個是絨布做的沒有奶水的布媽媽。
透過觀察發現,小猴子除了肚子餓的時候會去鐵媽媽身上喝奶,其他時間都會和布媽媽待在一起。尤其當實驗人員往裡面放蜘蛛等東西嚇到小猴子的時候,它也是第一時間依偎在布媽媽身上!
小猴子緊緊抱住“布媽媽”
很明顯,有奶便是娘這個結論是不對的,孩子親密關係中的重要因素不僅僅是食物!
更重要的結論不僅於此,後續的實驗中發現,這些出生後和母親分開的小猴子,在成長後腦容量和智力都明顯落後於其他猴子,而且社交關係也往往比正常猴子要差!
也就是說,被剝奪了母愛的孩子,無論心理還是生理上的發育都會受到不良影響!
這個結論和華生之前提出的理論幾乎是背道而馳的!這位聲名赫赫的華生,他的三位孩子似乎都不幸福,大兒子自殺身亡,二女兒多次自殺,小兒子流浪街頭度日。
那麼,孩子親密關係的密碼到底是什麼呢?
首先,是上面實驗中就能顯而易見的--肢體接觸!擁抱,撫摸等等都會提高和孩子的親密度。這也是現代育兒知識中特別強調撫觸的重要性的原因之一。
第二,是安全感的重現!什麼叫安全感的重現呢?就是當孩子覺得自己安全的時候,他能感受到的各類資訊。比如說睡覺,孩子一般在覺得安全的時候才會進入睡夢中,所以,每天陪寶寶睡覺哄寶寶睡覺的人往往也是寶寶最親的人。另外寶寶睡覺時聽到的聲音,摸到的東西,或者給寶寶餵奶的人,都屬於能夠給寶寶重現安全感的人或物。
第三,是眼神和表情。嬰兒出生沒多久就會天然對親人溫柔的、疼愛的眼神,以及充滿善意的笑容產生親近感。所以,經常和孩子對視以及對孩子笑的人,也是孩子的親近物件。
第四,是孩子在母胎中經常聽見的聲音或者類似的聲音,因為在母胎的時候孩子是感覺溫暖安全的,他在那個時候聽見的聲音,也會給他安全可靠的感覺。所以,在懷孕時候經常和媽媽說話的人,往往也是孩子親近的物件。
抓住以上幾點要素,即使不能親自餵母乳的媽媽,還是可以和孩子建立親密無間的關係的!母乳餵養我們當然提倡,但這不是道德綁架,每個家庭每個媽媽的情況不一樣,即使我們不能給孩子餵母乳,我們仍然可以是孩子最愛的媽媽!
如果文章對你有幫助
一個大大的贊!
#育兒經##生命早期10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