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有這麼兩個孩子秋秋和小虎,他們的父母都很愛他們,但是兩家人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太一樣。

1天, 倆個孩子一起參加學校的運動會長跑比賽,跑步結束後他們累得幾乎沒有力氣講話了,他們向自己的父母要水喝。

秋秋的爸媽說:"跑個步別嬌氣,自己過來喝,你又沒跑第一,下回還要努力。"而小虎的爸媽則是把毛巾和溫水早就準備好了,給孩子擦汗並且鼓勵他:"沒跑第一也沒事,你努力了就很好,喝水慢一些,不然心臟會難受。"

這兩個孩子在這樣不同的教育下長大,秋秋一直被家長的高要求鞭笞著,成長為一個"別人家的孩子",品學兼優,考上了名牌大學,工作後很快就去了一個離家很遠的城市,幾年才回家一次,不願和父母交談;

小虎的成長一直中規中矩,並不突出,他考上了一個普通大學,選擇了一份自己比較喜歡的工作,節假日經常回家看望父母,一家人平凡但其樂融融地生活著。

如果讓你選,這兩種生活你會選擇哪一種?在教育方式上,你更傾向於選擇哪一種呢?

教育孩子的方式千萬種,避免錯誤就能成功

我們常說,教育孩子要從細節抓起,但是很多家長總是把握不好這個"度",總會有這樣的困擾:為什麼網上學來的育兒方式對我家孩子就是不管用?為什麼同樣的教育方式別人家孩子就能"按流程"實驗成功,我家孩子按照步驟來,就會失敗?

其實,這主要是因為家長們對自己的孩子理解不夠。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了解"依舊停留在物質的層面,比如知道孩子愛吃什麼、不愛吃什麼、喜歡什麼玩具、愛看什麼動畫片等等,這些細節的了解的確能讓親子之間更加熟悉,但並不代表足夠的"理解"。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和天賦,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能照搬常規建議,也不能認為孩子如果有一些"不走常規路線"的想法就是錯的。

育兒方式中,家長最需要做到以下幾點,就能規避常見錯誤:

比如朋友今天穿了一件很好看的衣服,非常開心的樣子,我們不可能由著自己的喜好跟朋友說"你這衣服真難看",不然別人會覺得你"沒眼色、亂說話"。

這種話我們在和朋友日常交流時都不可能說,就更不能對內心承受能力弱的孩子說了。在表揚孩子的時候,我們要做到"就事論事"的態度,即討論問題不要脫離事件本身,更不要隨意延伸話題,破壞孩子的感受。

如果我們總是給孩子"澆冷水",孩子每次遇到開心想分享的事情時,都會想到父母的態度,自然不願意再讓父母了解自己。

② 根據孩子自身的情況選擇什麼時候"放手"

小的時候我和媽媽一起參加幼兒園的手工比賽,老師講述了如何製作一件手工作品時,很多孩子已經開始做了,我媽也狠躍躍欲試,甚至比我還積極,然後她做失敗了,很多孩子做出來的作品也非常醜。

從小開始我的性格就是比較內向安靜,習慣先觀察別人最後動手,那天做手工的結果是我做出來全班唯一一件可以被稱作是"完美"的作品。

家長們很在意自家孩子的性格,普遍觀念裡認為活潑開朗的比較"不吃虧",所以總是對自家孩子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或者催促著孩子趕緊動手做事,有的家長甚至比孩子動手速度還快。

這樣的教育方式看上去"盡心盡力",其實並不符合自家孩子的性格,會讓孩子感覺很困擾,如果長時間被家長催促,很容易把原本的性格優勢"磨沒了",變得毛毛躁躁。

仔細分析自家孩子的性格型別,選擇合適的時機"放手"讓孩子自己嘗試和發展,這才是有利於孩子成長的教育方式,而不是家長給做個示範然後扔給孩子說:"行了,就照這麼做,你自己來吧!"

家長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最大的誤區,就是認為自己對孩子的"監護"能力是一種"管理",從而陷入"管理者"心態,習慣性地對孩子發號施令。

我們傳統的教育觀念中,會認為孩子和家長本身就是不平等的關係,孩子必須聽從父母的,因此長久以來引發了各種家庭紛爭,導致很多人的成長和生活不幸福,長大後發現自己"不會愛",對自己的孩子產生了二次傷害。

避免讓自己陷入管理孩子的心態,家長需要正視孩子的身份。

孩子成長到3歲時就開始建立屬於自己的思維邏輯了,家長要把孩子視為另一個獨立的人,幫助孩子避免一些明顯錯誤的想法即可,不能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強行扭轉孩子一些普通的想法。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早生娃和晚生娃有啥區別?專家說出口:差的不止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