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的時候,恰恰是教育的良機,因為內疚和不安會使他急於求助,而此時明白的道理可能使他刻骨銘心。
孩子犯錯誤時,家長一定要冷靜,不能打孩子,如果家長打了孩子,恰恰讓孩子又增加了一個不好的模仿物件。家長應該心平氣和地引導孩子,讓孩子向好的方向發展。
教育從來都不應該只採取單一的手段,在鼓勵的同時,如果發現問題、毛病,應該及時進行批評,甚至懲罰。懲罰有很多種方式。比如對幼兒園孩子的打架行為,老師可以將他們強行隔離,坐椅子上十分鐘不許動,這對幼兒來說非常有效;懲罰也可以是剝奪做錯事的孩子的某些自由,家長可以讓酷愛看電視的孩子幾天都不許看電視,在一段時間內取消吃美食的機會;學校可以通過處分、警告,剝奪參加活動或評獎的機會等進行懲罰;還有一種行之有效的懲罰方法叫"後果懲罰",根據孩子的年齡確定孩子對所犯錯誤承擔相應的責任,如損壞、弄髒家裡的物品,可以讓他自己修復、打掃,如果他不能勝任,就要教育他,這樣做給別人增加了麻煩。
孩子的世界裡沒有驚天動地的事,在成人眼裡所謂的"小事"往往是促使孩子健康成長的良機。只有注意從點滴小事中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才會培養出有健全人格的孩子。
從長期研究資料來看,經常受到家長或老師打罵的孩子容易產生兩種極端傾向:一種是捱打後轉過身去打別人,產生了比較嚴重的暴力傾向;另一種是變成膽小 鬼,怯懦怕事。
別高估了自己在憤怒時的自控力,打孩子這件事,也並非只是中國人的傳統。
我們都知道,體罰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創傷。不過,科學家通過多年的研究,發現很多被人們歸類為心理問題的疾病,其實都是由於大腦損傷而引起的。
只不過大腦損傷一般難以用肉眼察覺,一旦出現明顯症狀,就說明實際損傷已經存在很長時間。尤其對於孩子,如果在成長過程中出現持續的大腦損傷,那結果就是不可逆轉、無可治癒的。
多國的研究都表明,兒童長期體罰、語言暴力,會改變孩子大腦結構,從而引起智商下降、自控力減弱,並增加孩子攻擊傾向、反社會人格、抑鬱症、焦慮症、物質上癮以及精神疾病的發生率。
在科學研究中,長期體罰被定義為"至少每月一次,持續三年以上,且體罰工具包括皮帶、板狀物等"。而體罰對孩子大腦的傷害,最明顯的階段在5-9歲,童年時期造成的大腦損傷,通常會在青春期顯現出來。
什麼方式比體罰有效?
當孩子不明白被批評、打罵的原因時,家長體罰孩子的目就無法達到。所以如果孩子做錯事情,不妨這樣做:
冷靜:花幾分鐘離開孩子,讓自己冷靜幾分鐘。
告訴孩子錯誤行為的後果。如果孩子還小,你需要一遍遍苦口婆心告訴他們,什麼行為會造成什麼後果。小孩子大腦發育不完全,他們的邏輯推理能力、理解共情能力都比較弱,大人認為很容易理解的事情,他們可能很難明白,所以需要家長的耐心指導。
舉個例子,有一位專門研究兒童行為的科學家,當他三歲的兒子把牙刷扔進馬桶裡時,他根據自己對兒童的了解和學術背景,並沒有像別的家長一樣立即開吼。
他明白,兒子正在進行自己的小實驗,想看看牙刷會沉下去還是漂浮在水面上。然後這位科學家耐心向孩子解釋,為什麼牙刷不能放進馬桶裡,然後問孩子:"現在你還想讓爸爸把這隻牙刷放進你嘴裡嗎?"孩子說:"不想。"於是問題解決,沒人吼叫,沒人受傷,以後不會再有類似的事情發生。
如果你沒忍住懲罰了孩子:這時候可以平靜地向孩子解釋,為什麼你會懲罰他,指出他激怒你的具體行為。哪裡錯了,以及你是如何感到生氣。
並且,還應該就你剛才的失控行為向孩子道歉,告訴孩子,暴力並非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勇於認錯的父母,好過做錯了事情還將錯誤行為合理化的父母。
如果曾經你只知道體罰不好,想必現在你應該已經明白,體罰究竟為什麼有害,以及體罰會通過怎樣的使大腦損傷、導致抑鬱,甚至締造出暴力愛好者。未來再遇到孩子令你生氣鬱悶的時刻,或許你會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