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身高管理門診工作中,經常會遇到下面一些情況:
1.孩子明顯比同齡兒童矮小多年,但家長認為是“晚長”,未予及時的尋找原因及干預;
2.孩子的身高處於同年兒童身高的正常範圍,甚至有部分處於同齡兒童身高的中上水平,但家長仍感覺不夠高,要求讓孩子長得更高;
3.家長認為給孩子補鈣可以長身高。
到底身高什麼情況是正常?什麼情況是異常?怎樣能讓孩子的身高在正常範圍內充分地增長?下面和大家聊聊孩子身高的有關問題。
軟骨生長,孩子才能長高
與身高關係較大的是四肢的長骨的長度,尤其是下肢長骨的長度。
長骨的兩端較為粗大,末端稱為骨端,中間部分稱為骨幹,在骨端與骨幹之間具有在身高生長期中被稱為生長線的骨垢。
骨骺裡有豐富的軟骨細胞,它們不斷分裂產生新的軟骨細胞,而舊的軟骨細胞則逐漸鈣化而變成骨幹,隨著軟骨細胞的不斷產生及鈣化,長骨的長度不斷增長,身高也隨著不斷長高。
由於基因及內分泌的因素,至一定年齡,骨骺中的軟骨細胞不再分裂繁殖,骨垢軟骨全被骨組織所代替,不再在X線上能見到骺線。此時,稱為骨骺閉合。
全身骨骺各有其出現和閉合的年齡,稱為骨齡。
身高主要受生長激素的調節,生長激素刺激軟骨生長,且使氨基酸整合入軟骨增加。
身高增長的規律及身高增長的黃金時期
身高的增長是連續的、有階段性的過程,不同年齡階段增長的速度不同。
嬰兒期和青春期是身高增長的兩個高峰時期。
• 生後第一年增長速度最快,平均增長25cm;
• 生後第二年增長約10~12cm;
• 2~4歲每年增長約6~8cm;
• 4歲到青春期(女孩9~11歲,男孩11~13歲)每年增長約5~7cm。
在青春期前的1~2年中生長速度略有減慢。
在青春期開始1~2年,身高開始加速增長,出現第二個生長高峰,在第二生長高峰期,身高增長值約為最終身高的15%。
男孩骨齡15歲,女孩骨齡13歲時,身高長度一般達最終身高的95%。
4歲以前及青春期是身高增長的黃金時期。
由於身高增長的連續性及階段性,所以對身高的管理應該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在身高的增長的黃金時期更為重要。
孩子的身高是由什麼因素決定的?
不同種族、不同性別、不同年代、不同區域、不同社會時代的人群的身高並不相同。
決定身高的因素有遺傳、性別、營養、睡眠、疾病、運動、情緒、環境等。
▎遺傳
主要因素是遺傳的因素,遺傳因素對身高的影響約佔60~70%。
父母的身高對兒童的身高具有重要的影響,可以根據父母身高推測兒童的身高,有不同的推測兒童身高的公式,但這些公式是根據概率分析及統計學處理得出的結果,並未能把環境、營養、疾病等因素考慮進去,所以同胞兄弟姐妹中的身高可出現明顯的不同。
▎營養
營養物質是生長髮育所需要的材料,所以合理的營養供給是保證身高增長的重要因素。
☞營養不足則因材料不足影響身高的增長;
☞營養過剩則導致肥胖最後可影響身高生長;
☞營養中的各種成分如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等的比例不合適也可以影響身高的增長。
有些家長認為只要補充足夠的鈣則可以長高,充足的鈣是身高增長的必須物質,鈣能增加骨的密度,維持骨骼硬度,但單純的補鈣並不能使身高增高,故要保證身高的充分增長,要注意各種營養素的合理供給。
▎睡眠
睡眠可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生長激素的分泌呈脈衝式,約每2~3小時出現一個高峰。
夜間入睡後分泌物量增高,且與睡眠深度有關。
在新生兒,血中的生長激素濃度較高,分泌節律不明顯:
☞約生後2-3周,血中生長激素濃度開始下降;
☞約出生2個月後,生長激素的分泌節律開始形成,一般夜間10點到早晨6點之間有2個分泌高峰,故出生2個月後夜間睡眠時間及睡眠品質可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
對於夜間睡眠時間不足、睡眠過晚、夜間睡眠時頻醒的寶寶,生長激素的分泌減少,從而影響身高的增長。
▎運動
運動可刺激生長激素的合成分泌,促進血液迴圈,刺激骨垢軟骨的增殖,戶外運動還可增加紫外線照射的時間,促進維生素D的合成,從而促進鈣的吸收。
可以進行跳繩、游泳、籃球、跳高、跳遠等運動,但不主張進行舉重、槓鈴等負重運動。
▎疾病
某些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垂體、腎上腺的疾病、某些染色體疾病等可影響體內激素的分泌,導致生長激素分泌減少或性早熟,導致骨垢線的過早閉合而出現身材矮小。
有些內分泌疾病如巨人症,可導致生長激素分泌過多而出現身高過度增長。
另外,反覆的發生疾病如反覆的呼吸到感染、腺樣體肥大、胃腸炎等可影響寶寶的食慾、睡眠、情緒等,導致營養不足及生長激素分泌減少而影響身高的增長。
有些疾病治療時使用的某些藥物如腎上腺激素類藥也可影響身高的增長。故要保證身高的正常增長,要注意日常的護理,讓寶寶少生病。
▎情緒
憂鬱的情緒可影響腦和內分泌的功能、可影響寶寶的食慾,可導致寶寶易生病等,從而影響身高的增長。
▎環境
環境因素對身高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災荒、戰爭及不穩定的社會狀態,人們生活壓力大,捱餓未能保證充足的營養,如食物中含有異常的激素,不良視聽的刺激等可導致早熟可對身高的增長造成影響。
這裡強調睡眠時光線的影響,大腦中有一個稱為松果體的結構,這松果體在夜間睡眠時分泌一種稱為褪黑激素的激素。
褪黑激素可以調節雌激素分泌、促進睡眠、調節免疫、抗腫瘤等作用。
睡眠時光線的照射可抑制松果體分泌褪黑激素,從而導致早熟、睡眠不足,易生病等。
波長較短的藍光對褪黑激素分泌的抑制作用較大,而波長較長的紅光則沒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故如果睡眠時一定要留小夜燈,建議使用紅光燈。
兩種情況提示身高增長異常
身高管理的常用工具是身高增長曲線,身高增長曲線是根據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身高增長速度繪製的軌跡,不同的兒童生長軌跡並不完全相同。
生長曲線圖中繪製了5條主百分位線(第3百分位P3、第25百分位P25、第50百分位P50、第75百分位P75、第97百分位P97)。
百分位線可以粗略地理解為100名兒童身高由低到高排隊,排在第幾位即為第幾百分位。
每條主百分位線為不同年齡在該百分位的身高值連成的曲線。
如果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則提示可能存在身高增長異常,需要尋找原因並進行必要的干預:
1、身高處於同年兒童身高的97百分位(P97)以上或3百分位(P3)以下;
2、身高的波動大於或等於2條主百分位線(如從P50到P25或以下),或身高增長速度減慢(每年增長:2~4歲<5.5cm,4~6歲<5cm,6歲以上至青春期男<4cm,女<4.5cm)。
在身高管理中發現生長速度減慢及何時開始更為重要。
臨床工作中經常遇到有些家長覺孩子身高增長慢,但何時開始及每年的增長速度並不清楚,或有些家長在嬰兒期堅持定期兒保監測生長髮育情況,但在2歲後或上幼兒園後對生長髮育的監測並不重視,等到青春期晚期發現異常時才找醫生,往往錯過了干預的最佳時期。
對出生後身高科學的管理應堅持從新生兒開始持續至青春期結束前對身高增長的連續、定期測量,及時發現身高增長的異常並及早地採取必要的干預措施。
參考資料:
UpToDate:身材矮小兒童和青少年的診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