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最近刷微博,刷到一個帖子,來自一位家長的感概。魚sir仔細看了看,發現角度非常耐人尋味,各位家長可以細品一下:

懶得看帖子的,就看魚sir的內容梗概:

一位家長在某商場看到一位外賣員在彈鋼琴,突然悲從中來。

她想到,富人家的孩子學個琴棋書畫,那是錦上添花,可以成為有氣質的富人;但窮人家孩子學琴棋書畫,大機率是成為會琴棋書畫的韭菜。

比如成為會彈琴的寫字樓打工人,會下棋的文案美工銷售or醫生,會畫畫的加班到深夜的程式設計師……

這位家長彷彿大夢方醒,覺得自己可能被輔導機構浮誇的宣傳套路了,她意識到何必逼孩子學這學那,不如“讓他去吧”。

反正最終也不過韭菜。

先講講魚sir第一眼看到這個帖子時的感受:字裡行間都透露著滿滿的悲觀與無奈。一般人看到外賣小哥在商場大廳彈鋼琴,難道不會覺得“美好”嗎?

外賣員這個龐大的群體,幾乎以同一種形象出現——忙碌、艱辛、掙扎、危險等等。

總之,是美好生活的反面。

可這位外賣小哥,卻能在閒暇之餘駐足鋼琴前freestyle一曲,一下子打開了大眾對這個群體的想象空間。

原先刻板印象與之形成的反差不禁令人感概:這明明是一位被生活耽擱了的藝術家。從機構的角度考慮,這更是一個“藝術點亮沉悶壓抑生活”的經典案例,該以此大手筆宣傳學藝術的好處才是。

但帖子中的家長,卻從一個清奇的角度否認了這種美好。

為什麼?

魚sir嘗試去解釋背後的原因。

第一,這位家長把學藝術看得太高,或者說賦予藝術太高的期待。

她把機構打造的夢境當真了,即學了鋼琴、美術等藝術,孩子彷彿就有更多出路和勝算。

會彈琴的外賣小哥將她一把拽回了現實:學藝術,無法撼動命運本身,更不會給命運插上隱形的翅膀,飛越人山人海。

這也就有了她結尾的總結:有些東西生下來沒有,學啥大機率都不會有。第二,這位家長心中對美好生活的標準清晰固定。

雖然魚sir不知道,她心中暢想的孩子的美好生活具體是啥樣,但能確定的是,會彈琴的寫字樓打工人和外賣員、會下棋的文案美工銷售or醫生、會畫畫的加班到深夜的可能面臨猝死的程式設計師都不夠美好。

只是她又明明白白地曉得,這些人才是大多數。自己的孩子成為這些群體中一員的可能性非常大,承認這個事實令她沮喪痛苦。

第三,這位家長估計是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了啥挫折

比如孩子不乖,總跟她對著幹,讓她心力交瘁,所以見啥都難免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其上,從中尋找認同和自洽。

心情好了,估計就不會這麼想了。

不過這三點,都是表面原因。本質原因,還是魚sir經常提的“焦慮”。在帖子開頭,家長透露,孩子6歲,天天被“逼著”學書法鋼琴外語。

為啥“逼”?

擔心孩子落後,在激烈的競爭中被出局。

肯定有家長不理解,學個興趣也逼,孩子不想學,就別給學,何必逼呢?況且興趣學得好壞,似乎也左右不了競爭的結果。

這個地方還挺微妙的。

多數家長在談及興趣班時,都會大方承認,純粹是孩子自己喜歡,所以才給學,“逼”根本無從談起。

這或許是一個事實。

可魚sir總忍不住多想一層:聰明的孩子知道,不學興趣的這點時間,爸媽不會讓它們空在那兒,遲早會用其他功課填滿,那還不如學個稍微快樂一點的藝術。

只是孩子們沒想到,學藝術也不那麼自由,快樂亦少得可憐。

學個鋼琴美術要考等級,畢竟身邊的人都在考,家長也需要透過等級來展示自己在這方面的投入與付出。

而更大的幻想是,孩子搞不好成為一個畫家、鋼琴家等等,最不濟也能成為一個藝術特長生,有助於升學加分。

總之,學藝術難以避免地偏離它的初衷,不只為愉悅精神,也不只為幫助一個人暫時逃離生活,由於它的功利性,反而成了部分孩子和家長的枷鎖。

電影《心靈奇旅》劇照

尤其是當下,體育美育入中考,這層枷鎖可能會變得更加沉重。這能怪家長或者是家長憑一己之力可以扭轉的嗎?

大多數前提下,不能也不被允許。

撇開具體的學藝術,就整個教育層面而言,每位家長和孩子,都在被推著越做越多:

A同學報四個輔導班,我就報五個;

B同學家長這麼積極配合老師工作,那我就更加積極;

C同學鋼琴考到10級了,我的孩子也不能落後。

這些事情的執行者、監督者是誰呢?

通常是家庭中的母親,她們承擔更多教育責任,符合社會期待。

但隨著資源、結構等教育元素的重新分配調整,母職在不斷變化,最明顯的一個趨勢是,母職的經紀人化。

在論文《母職的經紀人化——教育市場化背景下的母職變遷》中,有位接受採訪的媽媽說:

“核心點是你的洞察能力,你能不能第一時間知道你的孩子的愛好、取向、能力,隨時隨地給他糾正,走入正軌,你要是沒有這個能力,你指著學校和老師有這個能力,不可能。”

“學校本身有區別,學校的整體理念落實到每一個老師的教育理念也是不統一的,老師有差別,你要承認這個問題。咱經歷了這麼多,透過現象看本質,最穩定的是媽,媽永遠是親的……想根本解決,就從家庭出手,指著外界都沒用。(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為什麼是第一,這個我是深深體會到了。就是因為你是親的,你關注他是100%,老師關注孩子40%都是多的。”

許多媽媽早就認清了這個“現實”,因此,逼著自己成為一個陀螺,不停地轉,為孩子收集資訊、制訂教育目標和計劃、發揮監督作用、整合教育資源……

不可避免的,媽媽和整個教育系統的關係,和孩子的關係,便顯得尤為密切和緊張。

那媽媽們可以選擇按下暫停鍵,或者乾脆退出這場競爭嗎?

很抱歉,不可以。

我們都知道,去年有個詞很火,“內卷”。

教育也是嚴重內卷的領域之一。

人類學家項飆觀察到,“現在內卷的一個很重要的機制,就是沒有退出的機制,不允許你退出。你要往下走,要退出競爭,過自己的生活,你面對的道德壓力是非常大的。”

回到媽媽們,身處每個人都在竭盡全力培養孩子的大環境中,根本無法想象某個媽媽說自己不玩了,退出了。

現實中,魚sir聽到看到更多的是,家長們生怕自己做得不夠,虧負了孩子。目前而言,哪種人有退出競爭的選擇?只有真正富有的人。

他們的孩子可以不參加高考,比如出國留學,或者透過家庭足夠強的經濟實力支援成為只懂陽春白雪的“廢柴”。

其他普通人,都只能選擇被捲進去。這是一種令人窒息的痛苦。前文帖子中的媽媽就在經歷這樣一種痛苦。

往前看,是無止盡的投入,看不到終點;後面又似乎是“萬丈深淵”。她進退維谷,她的孩子也是。

她希望有個退路,放過孩子也放過自己,但她又承受不起這種放棄可能帶來的道德審判,更重要的是她自己那一關就難過。

她找呀找呀,直到看見商場中彈鋼琴的外賣小哥,於是,她從另一個角度,為孩子構建了一個未來。

現在看來,這個未來的關鍵不是太悲觀,太現實,也不是賦予藝術過高期待,而是邏輯自洽:

我的孩子學琴棋書畫,“大機率”也只是會成為一個會琴棋書畫的“韭菜”而已,既然努力無法匹配獲得,那還是別努力了~

當多數網友還在剖析這位媽媽的想法是否正確時,魚sir倒為這位媽媽開心,因為至少她找到了一條“退路”。

#你覺得教育孩子學習有退路嗎?你的退路是什麼?#

另外,我用心製作了50家英語機構、15家少兒數理思維機構、30家大語文機構和12家程式設計機構、合計107家網課機構的資訊全圖,感興趣的家長,

“機構圖”,

領取高畫質大圖,教育孩子魚sir與你同行。

15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我們就是不剖宮產!哪怕孩子出現腦癱也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