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孩子告訴我他們幼兒園一個男生,穿了裙子去上學,孩子說自己有點好奇,男生是不是可以穿裙子?
爸爸媽媽們,你認為男生在幼兒園可不可以穿裙子呢?
之前看到一個故事,一個德國爸爸,有一個5歲的兒子,特別喜歡穿裙子,但是每每穿出去時總會被別人嘲笑。那就直接告訴他不要穿就可以了呀?
這個爸爸是怎麼做的呢?
爸爸沒有嚴令禁止孩子穿裙子,反而做出一個這樣的決定,把每個週末定為裙子日,爸爸和他一起穿著裙子面對眾人的嘲笑。
你怎麼看這位爸爸的決定呢?
之前K媽也遇到過一位媽媽在給女兒挑選玩具的時候,女兒特別想要一個奧特曼,但是媽媽就認為奧特曼是男孩應該玩的,小女孩就應該玩一些娃娃或者一些粉色的可愛的玩具。
你會同意自己的兒子穿裙子嗎?或者說同意自己的女兒有一些男孩的裝扮或者說玩所謂的男孩的玩具?
先不要著急給出你的答案,看完今天K媽推薦的繪本《威廉的洋娃娃》或許讓你會有不同的看法。
1.男孩可不可以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洋娃娃?這是一個很暖心的小故事,故事中講述了男孩威廉想要一個像隔壁女孩那樣的洋娃娃,一個藍眼睛,可以抱,可以躲貓貓的洋娃娃。
當威廉說出這個想法的時候,他的哥哥說他別犯傻,鄰居男孩說他丫頭氣,爸爸也還是給他買籃球,電動火車的玩具。只有奶奶理解他,帶他去買了一個洋娃娃,因為奶奶知道有了洋娃娃,他就能練習去照顧一個小孩子,做一個好爸爸。
作者夏洛特,佐羅託的作品總是從兒童的觀點出發,反映兒童真實的情感。這本繪本讓我們開始思考兒童社會性別的構建問題,被譽為經典的兒童性別教育圖畫書。
兒童的性別偏好是在兒童瞭解和認同了自己的性別後才體現出來的。
性別認同,是一個伴隨孩子身體成長和認識發展的過程,受到社會性別文化觀念潛移默化的影響。
隨著孩子認知的發展,到了學齡階段他們就會明白,一個人無論他的外部特徵如何改變,他的性別都不會改變,這是科爾伯格的性別守恆理論。
一個男孩子在幼年時喜歡穿裙子喜歡扮演小公主,但是長大後不會妨礙他們成為真正的男子漢,一些女孩兒喜歡玩男孩玩的玩具,也不妨礙她們以後突然會喜歡穿漂亮的裙子,可愛的玩偶。
男孩和女孩都不應該被按照性別生命來進行型別劃分,他們應該接受到來自父母雙方的積極關懷和情感支援,這樣才能夠健康地成長,讓孩子自己在不斷地自我探索和發現中,進行自由選擇。
2.孩子的心聲我們聽到了嗎?之前有一位媽媽說,她的孩子在沒出生的時候,孩子的爺爺奶奶就商量,如果是生了男孩呢,就帶著她去跑步去踢球,然後買很多種槍給他玩,如果是女孩那就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穿粉粉嫩嫩的像一個小公主一樣。
可是現實中,我們有走進孩子的內心,聽過他們的心聲嗎?
他們真的喜歡,那些我們看起來,很適合孩子性別的玩具和衣服嗎?
就像這個小威廉想要一個洋娃娃時,哥哥說他別犯傻,隔壁的男孩說他丫頭氣,只有奶奶聽到了她內心的聲音,知道他真正想要的東西。
面對爸爸的不理解,奶奶是這樣回答的:透過呵護洋娃娃,威廉能學到如何照顧孩子,未來他可以成為一個好爸爸。看待孩子的喜好,以“合不合適”來束縛孩子選擇的可能其實是錯誤的做法。
繪本《威廉的洋娃娃》告訴我們,當孩子提出一個要求的時候,應拒絕簡單粗暴地給孩子貼標籤,我們應該認真聆聽孩子的心聲,明白他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這也是我們給孩子最好的教育。
3.性別不應該成為孩子成長道路上的障礙,而應該是起跳前的踏板。現在我們可以看到,現實社會對於男女間的性別差異並沒有以前那麼明顯了。
很多女孩也可以進入到以前我們認為只有男孩子才可以從事的各種行業,一些男孩子也可以進入到女孩從事的行業,比如說時尚行業,彩妝,舞蹈等等,他們同樣可以做到行業的精英。
《跳出我天地》的男主角比利在他11歲時,他就特別想學習跳芭蕾,卻遭到了家人的反對,家人認為他應該去學習一些男孩應該學的而不是跳芭蕾這種女孩才做的事情。
比利沒有放棄,在他的堅持下,他撕掉了他身上的性別標籤成功地站在了芭蕾的舞臺上,他的舞姿像白天鵝一樣征服了每一位觀眾。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有獨立的心情,也有著獨立的創造力,我們爸爸媽媽要學著打破性別刻板,尊重每一個靈魂。
我們的孩子不會願意被動地接受這樣由我們安排的決定,也不會像我們想象得那樣,一旦打破刻板孩子就會備受嘲笑,伴隨孩子認知的發展,他們會不斷地調整自己內在的自主性,跟隨環境調整自己認同的方向,規劃屬於自己的未來。
如果男孩真想有個藍眼睛的洋娃娃,或者說女孩想要所謂的男孩的玩具,現在的你會買給孩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