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孩子宛如一張白紙,這幅圖畫將來能變成什麼樣子,與父母的教育有著重要的聯絡。

有句老話叫做“3歲看小、7歲看老”,從孩子7歲時他的氣質和教養,就能看得出他以後會變成什麼樣,因此在他們小的時候,一旦發現他們明顯的錯誤,一定要認真的讓他們去改正。

比如:很多媽媽都反映說,3歲的小孩兒總愛打人怎麼辦?其實只要做好以下這三點,孩子就不會變那麼“熊”,因為父母正確引導孩子的方式很重要。

1.立好規矩

愛孩子的父母,應該較早地教給他們“規矩”,做人的道理以及與人相處的方式,要告訴他們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當第一次發現他做錯事的時候,就要及時給予適當的懲罰,讓他們記住這次的教訓,以後他就才會越來越懂規矩。

這些“熊孩子”之所以為“熊孩子”,正是因為這些孩子眼中沒有邊界,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

因此,父母要給他們立下規律,讓他們去學會守規矩,知道與人相處的邊界在哪,這樣他們就不會再去隨便打人了。

2.及時制止

如果當你第一次看到孩子正拿著玩具打小朋友,你沒有制止也沒有懲罰他,那他永遠都不知道打人是不對的。

因此,當家長第一次發現他打人的時候,就要及時的制止,這其實是一種危險訊號,預示著孩子踏出了邊界。可是這一切由於孩子年幼還沒有完善的是非辨別能力他並不知道,因此家長要正確地引導他,要重視這件事情,並給出相應的處罰。他才會在心裡明白,這樣做不對,那麼下次他就會先思考一下。

3.教會孩子管理情緒

控制情緒是人生必修的一門課程。

因為孩子還比較年幼,所以他並不具備控制和管理情緒的能力,因此當他受到委屈或者由於其它原因的時候,他首先想到釋放情緒的方法就是“打人”;

因此家長要做的,就是教會孩子如何正確地釋放情緒,並循循善誘告訴他正確發洩的方式可以是傾訴,告訴爸爸媽媽,也可以通過其它方式釋放出來。

沒有一種情緒是憑空產生的,父母更注重的應該是孩子生氣的原因,這也更加有利於父母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4、父母以身作則

在生活中,父母也要以身作則做好榜樣的作用。如果父母就愛通過“打”這種方式來釋放情緒,那麼孩子見過這種暴力的行為,自然就很容易沾染這種習性,也變得愛打人。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父母應該先反思一下自己,杜絕這種不好的行為。

孩子總是“愛打人”,可能只是因為孩子這個時候還不會如何正確的發洩情緒,父母要做的不應該以更為粗暴的方式來對待孩子,而應該是採用正確的方法加以引導。

64

玩具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冬天給寶寶換尿布“四部曲”,四大誤區不要觸碰,受罪的是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