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首先,我想分享一個新的概念——成長型思維模式。

這個概念是由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Carol Dweck(卡洛爾•德韋克)在Mindset: The New Psychoblogy of Success(中文翻譯是《看見成長的自己》)一書中提出的。德韋克最早是想研究孩子是如何應對失敗的壓力的。她給小朋友出了很多從易到難的題目,並記錄了孩子們答題過程中的反應。

她發現當題目逐漸變難的時候,有些孩子就開始發牢騷,“現在一點都不好玩了”,或者是責備自己真糟糕,或者是為自己辯解,“我記性一直都是不好的”。隨著題目繼續變難,有些孩子很快就放棄了,注意力就轉移到別的事上了。結束之後,有些孩子還因為不願意接受失敗而耍賴,強詞奪理,明明ta的答案是錯的,還非要堅持ta的答案是對的。

這種反應很常見,作為家長,我們可能或多或少在自己孩子身上見到過,見怪不怪了,而讓德韋克大跌眼鏡的是另一種截然相反的反應。

她發現還有另外一種孩子的存在,這種孩子是什麼樣子?是面對難題,會大叫“我愛挑戰”,然後會邊冒著大汗邊說“我就是想做出來”;還會給自己打氣“題目越難我就越應該努力”;甚至會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我快要做出來了,我之前就做出來過,這次我也行”等等。

這些孩子給德韋克帶來很大的震撼,因為之前她認為人只有兩種——不能應對失敗的和能應對失敗的,沒有想到居然有人會喜歡失敗。而且這些孩子不但沒有因為失敗而垂頭喪氣,他們甚至沒覺得他們在失敗,他們覺得自己在學習

由此,德韋克在對這些孩子的研究中,總結出了兩種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模式、成長型思維模式。

固定型思維模式認為能力是天生確定的,你做的事兒體現你的能力

你事兒做成了,不犯錯說明你聰明。成功是因為聰明,而失敗說明你不夠聰明。如果需要努力,那也說明你還不夠聰明。因為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們所理解的成功是做成事兒,所以他們會迴避挑戰,傾向於待在舒適區,做不需要努力就有把握能成功的事;一旦遇到挑戰也比較容易放棄,因為他們認為努力是徒勞的,努力證明他們是不夠行的,反正不行還嘗試什麼。另外,他們對於有用的負面反饋,也就是建設性的批評意見,他們不愛搭理,也容易把其他人的成功視為對自己的威脅。

而成長性思維模式則認為能力是後天培養的,你做的事兒提高你的能力

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理解的成功是成長。而成長就離不開努力走出舒適區,不害怕問題,在問題中努力,在問題中尋找機會,在問題中成長。所以他們傾向於在已經擅長的事情之外去找新的挑戰,在挑戰面前堅持不懈,把努力當作提高能力的必經途徑。在批評中獲得學習,也在別人的成功當中找到借鑑和激勵。

在德韋克的實驗當中,有一個七年級的孩子,他講了一段話,“我覺得智力不僅僅是被賦予的,智力也是需要你自己努力得到的。大部分的孩子在不確定答案的時候就不會舉手了,但是我會經常舉手。因為如果我答錯了,我的錯誤就可以馬上被糾正過來。有時候我也會舉手問說這個我不明白你能幫我嗎?這麼做我就是在提升我的智力。”

你看,這個心態太無敵了!

如何培養成長型思維模式呢?

01 稱讚孩子的努力

我們現在就來談一個簡單易行的方法:當我們稱讚孩子時,與其說ta聰明,天生就擅長這個,不如強調ta付出了很多努力,想了很多辦法。

也就是說,把稱讚的重點放在孩子的努力上。我們讓自己成為孩子的鏡子,我們先看到孩子的努力,進而讓孩子藉由我們看到他自己的努力。我們先來熱情地稱讚孩子的努力,儘量讓孩子也喜歡上努力,感受到努力帶來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從而願意繼續努力。

除了稱讚努力之外,我們還可以表揚其他很多方面:

比如堅持不懈,我們可以說“儘管你不確定自己可不可以,但是你還是堅持下來了,堅持本身就是了不起的成功”;

我們也可以表揚心態,說“你的心態很樂觀很積極”;

我們可以表揚創造力,“幾個普通的文具都能被你玩出花樣來,好有創意”;

我們可以表揚領導力,“你有很明確的目標,而且調動了大家的積極性一起做”;

我們還可以表揚勇氣,比如雖然沒有把握,但是勇於嘗試挑戰了自己;

我們可以表揚選擇,可以說“成功都是離不開明智選擇的,你這次選擇就做得很正確”;

我們還可以表揚細心,比如說“之前奶奶說的某句話你就記住了,然後你這次買的生日禮物就是她那次提到的”;

我們還可以表揚虛心,比如“別人說的話,你沒有馬上忽略,你會重視,你會在心裡琢磨,這種虛心是特別有助於進步的”;

我們還可以表揚守信用,“你說到就做到了,真不簡單,我覺得你值得信任”等等。

總之,與其表揚結果不如表揚過程。

02 身教勝於言傳

第一,在生活工作中,我們身體力行把問題變成機會。

比如,父母可以和孩子分享,“最近睡眠不好,我就去研究一下影響睡眠的因素,讀到說入睡之前要遠離手機,尤其是藍光,而看一些單調的內容可以有助於入睡。於是我就開始睡前躺在床上讀書了,結果發現的確是比較容易有睏意,這樣一來我又學習了,又助眠了。”這就是身體力行把失眠的問題變成了閱讀的機會,一方面促進我們作為父母的自我成長,另一方面為我們日後引導孩子成長積累了心得感悟。當以後有機會和孩子分享時,因為是出於親身經歷,我們會說得更有底氣、接地氣、更言之有物,比引用道理更具有說服力,也更能引起孩子對父母的佩服。

第二,在與孩子相處中,我們也身體力行把問題變成機會。

比如在我的一個真實案例中,孩子住校,父母和他平時接觸的時間少,週末見面也沒有什麼共同話題,感覺心離得越來越遠。但是孩子體育很好,於是孩子的爸爸就和兒子一起辦了健身卡,週末一起去健身,在來回健身房路上就可以聊天。

當然,我還會引導父母該怎樣和孩子聊天。他們當時從跟健身有關的話題開始聊,然後就自然而然聊到其他的,比如學校裡的生活、一些內心的想法,各方面逐漸深入。那位爸爸也學會了更自然地表達對孩子的欣賞。比如說就從最開始跟健身有關話題,他就表達對孩子體能的佩服和對孩子在訓練時候的認真勁兒的欣賞,那麼這樣幾周下來,其實時間並不長,就在幾周內一週去一次健身房的來回路上聊天,感情增進了很多。這個就是把問題轉變成了機會。

第三,也是第一點的延伸,即與孩子談話中,我們分享自己把問題轉變成機會的一些具體事例和體會。

把“我們想要孩子有進步,但是孩子沒進步”的問題轉變成了“我們想要有進步,然後和孩子分享我們進步”的機會。

我們也可以和孩子講述我們是如何從某個錯誤當中得到成長的。也許當時認為是個失敗,事後發現也有意外的收穫,甚至回頭想想其實也比當時特別順利地立馬成功要好、收穫要大。類似這樣人生故事的分享不但能夠讓孩子借鑑,還可以拉近我們和孩子的距離,讓孩子覺得我們更加真實、立體,也更可愛。

03 多角度看問題

在和孩子談話中,我們可以示範對同一件事情從不同的角度來看,然後得出不同的結論和評價。可以是和孩子有關的,比如要不要出國,要不要住校,可以是和家庭有關的問題,也可以大到社會現象。不管問題是什麼,我們去示範對同一件事換個角度、換個立場,就能看到非常複雜的不同的側面。

結語

總的來說,我們如果希望孩子能夠把注意力放在“我如何成長”而不是“我表現如何”上,有比較強的適應力,能夠將問題轉換成機會的話,我們在工作生活當中自己也要實踐“成長型思維”,把問題轉變成機會,包括在和孩子相處當中的問題。而正因為我們有實踐過的努力,我們就可以和孩子分享我們在生活工作當中把問題變成機會的具體例子和親身體會。同時,和孩子平時的談話中也應儘量避免非黑即白的、一刀切的或者是命令式的、約束式的語氣,而是以一種比較式的、開放的、鼓勵多角度思考的方式,作為給孩子的示範。

往期精彩回顧

13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12款彩泥/橡皮泥測評:9款有掉色、掉屑或粘手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