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門診,經常會有家長憂心忡忡地問我,孩子從出生到現在天天在補鈣,為什麼還會出現佝僂病呢?
在這裡,我想特別強調曬太陽的好處。
很多父母基本上不讓孩子外出曬太陽,錯誤地認為孩子越白越漂亮,越白越健康。實際上,我們體內90%以上的維生素D是透過太陽光的照射獲得的,而維生素D能幫助我們促進鈣的吸收,它有利於我們整體的生長髮育,尤其是骨的生長髮育。
很多父母還會陷入另一個誤區: 擔心孩子缺鈣,所以拼命給孩子補鈣,覺得這樣就夠了。實際上,維生素D是促進鈣吸收的關鍵因素,如果維生素D不足,補再多的鈣也無濟於事。
鈣是我們骨骼的重要成分,如果缺鈣的話,就會影響到我們骨骼的發育。個子高的人腿長,就是因為他的長骨在生長,而鈣在生長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必須攝入足夠的鈣,才能讓骨頭長得更結實,個子更茁壯。
那麼如何科學地曬太陽呢?
1.時間和頻率
以北京為例,北京在北緯39度~41度,所以我們推薦的曬太陽的時長,3-5月和9-10月是每天30-60分鐘; 6-8月,每天20-45分鐘。
0-3歲的小朋友,面板還比較嬌嫩,一般要避開上午10點-下午3點,以免強烈的日光灼傷面板。特別強調的是,每年的11月-2月,北方的霧霾可能會比較重,由於霧霾,紫外線的照射非常弱,幾乎沒辦法合成維生素D。所以這段時間,我們可以讓孩子口服一些維生素 D或者維生素A和維生素D聯合的製劑。
2.曬太陽的裝備
很多父母會有疑問:孩子出去曬太陽會不會容易被灼傷?需不需要防曬衣、防曬霜?
我建議普通穿著即可,面板暴露的面積要大,不必穿防曬衣。
分享一下我的一個故事。 2008年春天,我在美國密歇根大學學習。那時候,天明氣清、風和日麗,我經常看到草坪上白乎的片,走近了一看,原來是姑娘、小夥們全靠在草地上曬太陽.衣服穿得很少,曬完正面曬背面。 其實,這就是最好的補充維生素D的方法。
另外,我個人覺得沒有必要塗防曬霜或者戴墨鏡。父母可能會特別小心,擔心孩子被日光灼傷,所以嚴陣以待,一定要給孩子塗 上防曬霜,戴上墨鏡。但事實上,塗上防曬霜後,孩子很可能就無法接受足夠的紫外線,沒辦法讓體內產生更多的維生素D。我常常跟父母說,小朋友要比我們想象的堅強得多,我們不要過分地照顧,溫室的花朵是長不結實的。
當然,如果陽光的確比較強烈,可以給孩子戴上有帽簷的帽子。如果孩子覺得熱了,出汗了,可以到樹蔭下待一會兒。 所以,有樹蔭的公園或者廣場,就是很好的曬太陽的場所。
3.一定要到戶外去
對於北方來說,冬天外面風大,而且溫度低,那麼可以在家裡隔著玻璃曬太陽嗎?很多父母都跟我說,隔著玻璃曬肯定也能起作用,因為曬一會兒, 全身就暖和了。
但事實上這也是個誤區,因為玻璃會把紫外線裡的UVB波段給過濾掉,所以隔著玻璃曬太陽無法促進我們面板合成維生素D,必須到戶外去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