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依稀記得小時候每回看到媽媽在那裡包餃子、揉饅頭,都會特別好奇地湊過去想嘗試,結果回回都被不耐煩地呵斥開。

“哎呀,走遠點,礙手礙腳的,別在這兒搗亂”。

這句話不知道聽了多少次了,聽的次數多了,興趣也淡了。

漸漸地,當媽媽在做麵食時,我會下意識地默默走開,不會再去找不自在。

但到如今想想,這依舊是我的童年遺憾之一。

相信不僅是我,很多人在童年的時候或多或少都聽到過媽媽的這一句話,甚至直至今日,仍舊有不少家長還在這麼做。

我知道大多數家長是怎麼想的:

“你現在還小,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學習。”

“你哪兒會啊,萬一待會兒傷到自己怎麼辦?”

“沒關係,這些有媽媽來做就可以了,你自己去和小朋友玩吧”。

從出發點來看,沒有家長不心疼自己的孩子,但往往是這份思慮,卻正在逐漸打擊孩子的積極性,毀掉他的獨立性。

方式不對,這份愛就成了“見不得孩子好”。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這不僅僅是一次小小的麵食嘗試,更是他習得生活新技能,並從中獲得自信的機會和開端。

你總覺得孩子年紀小,還不到他做這些事情的時候。

5歲你覺得小,衣服給他穿,被子給他疊,連牙都幫他刷。

10歲你覺得他小,書包幫他整理,作業幫他檢查。

15歲你還覺得他小,襪子給他洗,衣服給他準備好,什麼都不用他操心。

最終,等他到了25歲,你覺得孩子大了,可以放手讓他自己去闖一闖了,結果卻發現現實狠狠甩了你一個巴掌。

有多少20多歲的成年人衣服不會洗、被子不會疊,連煤氣都不知道怎麼開?

這種生活白痴的程度,簡直讓人難以想象。

甚至一些人,連基本的生活常識都沒有,都上大學了,住外地都要把衣服攢到學期末,帶回家給媽媽洗。

開學的時候,有多少成年的“孩子”在媽媽的陪同下來到大學?

基本上購買生活用品、鋪床以及等等瑣事,都是爸爸/媽媽在那裡忙活,而那些“孩子”卻杵得跟電線杆子似的,什麼都不做在那裡玩手機?

恕我直言,這恐怕不是個“孩子”,而是未脫離襁褓的“嬰兒”!家長這樣的教育方式,只會教出什麼都不會“巨嬰”。

然而這個社會並不會去遷就他,只會狠狠地給他一巴掌,強迫他必須去將小時候沒學會的東西一一再撿回來。

到那個時候,過程只會更加痛苦。

讓孩子做家務並不是“奴役”他,而是讓他獲得更多的生活技能,讓他能夠在沒有父母照料的情況下也能把自己料理得很好。

為什麼我們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那是因為在貧窮的限制下,他們不得不早早地學會自己照顧自己,而如今物質條件是富足了,教給孩子的生活技能卻越來越“窮”。

如果你真的愛孩子,請不要再以愛的名義去剝奪他學會生活技能的權利和機會。那樣,只會讓他陷入無能的深淵,變成只會讀書的“巨嬰”!

6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小說:為什麼會這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