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專家曾經針對嬰兒做過多項觀測和研究,發現寶寶們的行為都是有意義的,可能在父母的眼中這些動作很平常,但實際上,這都是寶寶在表達自己的情緒,如果想要照顧好孩子,父母們千萬不要忽略孩子們的"小動作"才行。

寶寶因為年齡小,根本不會用語言來表達自己,但他們也有不同的情緒,這就需要父母們依靠經驗和知識來分辨了,懂得分辨孩子的小動作和小情緒對於家長們來說十分重要。

有些父母發現寶寶時常握拳,所以經常會疑惑,難道這樣做也是有深意嗎?實際上,不僅僅是握拳這個小動作,還有很多動作父母都應該學會分辨。

以下這5大"暗語"需瞭解,懂得這些有助於媽媽更懂孩子:

1、 握拳

相信很多寶媽都注意過,孩子出生後,小手基本上一直都是緊緊握在一起,就連睡覺也絲毫都不會放鬆,其實這都是正常現象,孩子剛出生時骨骼比較脆弱,千萬不要用力去掰孩子的手指。

到了孩子三四個月之後,握拳的情況就會有所好轉,同時還會四處亂抓東西。父母們需要注意,這個階段如果孩子握拳其實是有特殊含義的,一般來說孩子情緒緊張或急切的時候才會握拳,這就說明孩子餓了,媽媽要抓緊時間把孩子餵飽才行。

2、 搖頭

有的父母發現孩子每次哭鬧時都喜歡搖頭晃腦,看上去似乎很不舒服,但卻搞不清孩子這是怎麼了。其實這也是孩子的一種暗語。

專家表示,孩子出生前一直生活在羊水中,這讓他們感覺非常的安全。當孩子出生後,有時候會覺得驚恐緊張,這時候他們就會會想起在羊水中的狀態,搖頭就是他們在尋求安全感,寶媽這時候應該抱一抱寶寶,給他們十足的安全感。

3、 揮手

寶寶的揮手也有不同的含義,平時自己玩耍時揮手都是比較輕緩的,但有時候卻會十分劇烈,其實這就表明孩子受到了驚嚇,這是一種自我保護行為,也是一種應急反應,父母們要格外注意。

4、 蜷縮身體

寶寶的行動能力有限,特別是三四個月的時候,只能揮動手臂或雙腿,有些孩子這時候會做出蜷縮身體的舉動,雙腿都縮在一起,其實他這是在告訴父母自己不舒服,父母應該多注意孩子的腸胃。

5、 踢腿

以上這幾個小動作都是寶寶們經常做出來的,但卻具有不同的含義,父母們一定要懂得分辨,如果學會了寶寶們的這些暗語,對照顧寶寶會產生很多的好處。

那麼,父母們懂得寶寶暗語會有哪些好處呢?

第一,照顧寶寶更輕鬆

小寶寶雖然年齡不大,而且也不怎麼活動,但照顧起來卻並不輕鬆,平時父母們如果不懂得寶寶們舉動的含義,那麼照顧起來也很容易走彎路,更覺得勞累。

但如果父母瞭解了孩子們的小動作的含義,看到就會懂得寶寶的需求,照顧起來自然會更加輕鬆。

第2, 避免寶寶生病

因為寶寶太小不會表達,有的時候身體不舒服也只會哭鬧,但如果爸媽不懂得孩子的小動作,那麼很可能因此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再加上寶寶的身體十分柔弱,可能一點小問題都會讓他們備受折磨,父母們很容易因為不懂而導致孩子病情加重。

但如果父母懂得去分辨孩子的情況,那麼就可以及時發現孩子的異常,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孩子生病,讓他們的身體更健康。

第3, 促進親子關係

儘管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但雙方的感情交流和溝通依舊十分重要,如果對方都不懂得彼此行為動作的含義,那麼交流也就變得格外困難,寶寶不開心父母也會覺得孩子太麻煩。

但假如父母可以理解寶寶行為動作的含義,可能只需要一個動作就明白了寶寶的意圖,這樣交流起來更方便,彼此之間相處的也會更加愉快,寶寶覺得舒服好玩,父母們帶娃也覺得輕鬆有趣,這會讓親子關係越來越親密。

總之,父母們一定要記得多多觀察孩子,別讓孩子自己不舒服、不高興卻只能乾著急,及時瞭解孩子的意圖是每個父母都應該具有的技能,父母們千萬不要忽略。

13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週末怎麼玩|適合3~7歲的六款遊戲,提升思維告別無意義手機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