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前幾天看到這麼一條新聞,給我樂壞了,網友鄧先生害怕自己的孩子近視,對自己3歲的女兒看電視時間進行了嚴格的控制。

不過最近鄧先生髮現一件怪事,女兒每天會準時趴在窗臺上向下張望,經常一趴就是數十分鐘甚至一小時,鄧先生順著女兒望去方向看去,原來對面的一樓人家正在播放動畫片。

對於孩子看電視這件事,恐怕很多家長都會長吁短嘆,我們小時候被父母看著不讓長時間看電視,現在我們做了父母,擔心不僅僅是電視還有電腦。

並且頭疼的不僅是怕孩子看電視傷眼睛,害怕徹底不讓孩子看電視用電腦而被切斷見識,但最頭疼的還是,明明每次都給孩子做好了規定規劃,但最後孩子卻總是不按規矩辦事。

孩子不守規辦事怎麼辦?

這也是很多家長最頭疼的事情,很多時候,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總會遇到類似看電視、用電腦這類的事情,父母都會陷入兩難的境地,沒法放縱,也不好一刀切。

折中的方式便是和孩子約法三章,讓孩子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可以在家長約束的條條框框之內,但事實往往事與願違,你有政策,我有對策,孩子立刻會變著法打破規矩讓你頭疼不已。

家長該咋辦?

1、作為家長先守規矩

想讓孩子準守自己定的規矩,大人首先要以身作則,自己遵守自己定的規矩,做到按規矩做事。

這樣才能真正的約束到孩子,你一邊跟著孩子說一二三,自己卻幹著四五六的“勾當”,你想讓孩子繼續一二三?怎麼可能。

不過也有的家長很不明白,“我那是給孩子立的規矩,為什麼我們還遵守?”恐怕有這種想法的家長不在少數,我只能說思想太愚鈍。

就比如看電視來說,你告訴孩子看電視不能超過一小時,對眼睛不好,然後你自己當著孩子面一口氣追劇六七集?你覺得你這時候說的“看電視1小時對孩子眼睛不好”孩子還會信?

孩子都不信了還能遵守?

父母如果不自律,沒有嚴格的規矩意識,那麼給孩子設定再多規矩也是白搭。

想讓孩子少看電視,自己就別總當“沙發土豆”。不想讓孩子“出口成髒”,自己就別隨時“口吐芬芳”。父母做不到言出必行,孩子必將習慣出爾反爾。

2、告訴孩子明確的後果

很多還會選擇簡單粗暴的方式教育孩子,比如直接嚇唬,讓孩子因為恐懼而乖乖聽話,讓他們再也不敢觸碰家長給出的底線。

“你再不聽話我就讓警察叔叔給你抓走了!”這是很多家長會慣用的伎倆之一。這種方式也多伴奏效,會讓孩子立刻安靜下來,但當孩子到了一定年齡懂事之後,這招就不靈了。

利用孩子的單純來嚇唬不聽話的孩子,這種方式是非常不可取的。

正確的方法應該是和孩子講明利害,闡述清楚道理,明確的告訴孩子哪些事情可做不可做,不可做得做了之後會有什麼後果。

這樣把利害給孩子分析明白,讓孩子自己分析然後做決定,並且讓他明白自己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就拿按時吃飯來說,很多時候家長叫孩子吃飯,孩子或許在玩或者在做其他事情,總是不會按時吃飯,這時候家長可以明確和孩子說明按時吃飯與否的後果。讓孩子自己決定。

“你按時吃飯,便不會捱餓,對身體也好,但如果不按時吃飯,也沒問題,但你要知道,如果之後你餓了,是不會再有飯菜給你吃的了,你要做好捱餓的準備,也沒有零食或者點心。”

這樣給孩子規定之後,孩子偶爾會犯一兩次錯誤,但只要被餓過一兩次,他知道你不是在開玩笑,便不會有第三次,保證之後會乖乖的按時吃飯。

教育孩子其實用不著那麼多套路

養娃過程中,讓我們家長頭疼時刻確實不少,現在的孩子都鬼機靈,經常淘氣惹禍把我們弄得哭笑不得。

但細細想來這何嘗又不是一種幸福,想起我們小時候不也是這樣對待父母,把爹媽也氣得團團轉,都是從孩子過來的,給孩子定規矩的同時我們也不妨多一些寬容。

給孩子一些時間空間去成長,讓他們有時間有機會反思,甚至嘗試一些錯誤帶來的後果,對他們來說很長不是一種成長和鍛鍊。

定規矩也不意味著時刻壓制孩子,我們目的是讓孩子知道“可為、可不為和不可為”。這個道理孩子如果能理解,要麼規矩算是成了,懲罰也就失去了意義。

相反,如果孩子不懂道理,那麼在明確的賞罰制度也毫無意義。

很多時候,養娃不需要那麼多套路,這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從來不是簡單粗暴的活計。養娃需要慢工出細活。“文火慢燉”才能熬出好娃。

所以我們不妨放寬心,在守住底線的情況下給予孩子最大程度的“寬鬆政策”,鬆弛有度才能讓孩子在“不逾矩”的前提下釋放天性,活潑成長。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錯過就沒了,父親這個角色很重要,不能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