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都說父母的愛是無條件的?可這無條件是聽父母的話,按照父母的意願活著,做著他們認為對的事情。日本超人氣繪本大師宮西達也創造的《最喜歡媽媽》,用孩子的視角告訴你孩子眼裡的媽媽是怎麼樣的?這也正是這本繪本如此受歡迎的重要一點。

對於宮西達也很多小朋友很熟悉,小朋友們都親切的稱他宮西大爺,對這位宮西大爺也並不陌生,因為他寫過很多恐龍相關的故事啊,大家特別喜歡,積累了很多的小粉絲,不過呢,《最喜歡媽媽》這一本書裡面是沒有恐龍的,而是講了母子之間的一些溫暖的小瞬間。

媽媽每天照顧孩子非常的辛苦,有的時候呢難免會比較急躁,失去了耐心情緒有點像火山爆發一樣失控,很多媽媽都是每次忍不住吼完了孩子之後,就感到非常的難過,後悔覺得自己做的不好,但是下一次遇到類似的情況,又忍不住發火,這樣反反覆覆情緒爆發和內疚,該如何處理才好呢?《最喜歡媽媽》這本書就是從小孩子的角度來說一說孩子眼裡的發脾氣的媽媽是怎麼樣的呢?

當我們問小朋友最喜歡的人是誰,很多小朋友立馬大聲說是自己的媽媽,那為什麼孩子最喜歡媽媽呢?我們一般認為孩子說愛媽媽喜歡媽媽,肯定是因為媽媽特別溫柔,但是呢,這本書裡面可不是這樣的,裡面收集了很多媽媽失去耐心的瞬間,但是就是這樣的瞬間會讓你發現孩子對媽媽的愛和寬容原來有那麼多。

比如說:早上叫孩子起床,媽媽大聲說:“快起床,別睡懶覺了”,雖然媽媽看起來凶巴巴,但孩子可沒有討厭媽媽,而是對媽媽這樣說,媽媽如果你明天溫柔的說:早上好,並輕輕的抱抱我,我會更喜歡你的。不得不說啊,宮西達也非常了解孩子的內心。

細細品味下本書在孩子說話的味道,在反省一下父母自己平時的行為,很多父母可能會覺得臉紅。不知不覺中說了那麼多傷害孩子的話,對孩子的態度這麼不好,反而是孩子是這樣來包容了我,無論媽媽說什麼,孩子欣然接受著捱罵。

作為父母一直沒有想清楚想明白,就為什麼總是忍不住要對孩子大吼大叫呢,很大原因是家長對孩子的愛摻雜了過多期望,比如說希望孩子們按時睡覺按時起床,能夠自己穿衣服自己刷牙洗臉。等孩子再大一點的時候,希望孩子能考出好成績,考上好學校,這些期望是對孩子美好生活的憧憬,但是呢也有父母對現實的焦慮。

父母們希望生活一切都好,一切都正常,一切都不會失控,這會讓父母們有安全感,而一旦有些事情偏離了父母們能夠控制的範圍,比如說孩子磨磨蹭蹭起床,穿衣服特別特別慢,或者是做作業特別慢,成績沒考那麼好,對於父母來說都會感受到不安和焦慮了,當這種焦慮不受控制的時候,就會表現為對孩子的語言和態度嚴厲轉變。

比如衝孩子發火,說你多少次了,你怎麼還不明白呢?說了多少次了,快點,怎麼還磨蹭呢?與其說這是對孩子的不滿,不如說是在發洩自己無法控制局勢的一種失敗感,在父母們看來這樣的態度可能已經習以為常,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合適,但是當你蹲下來站在孩子的角度聽一聽孩子的心聲,你會發現,原來孩子眼中的媽媽是這樣的,原來那些被媽媽吼叫的瞬間給孩子留下了那麼深刻的印象,只不過無論媽媽說什麼,他們都願意緊緊地望著媽媽,不管是嚴厲的媽媽還是溫柔的媽媽,孩子都最喜歡媽媽。

宮西達也這本書的很多故事都非常生活,特別的簡單,但是總是能夠碰觸到父母情感裡最脆弱的那一點,在這本書的最後不光是孩子向媽媽吐露的心聲,媽媽也對孩子說,謝謝你喜歡我這樣的媽媽,媽媽會一直一直愛你的。

在交流中媽媽和孩子的心走的更近了,很多時候媽媽發火都是因為孩子磨磨蹭蹭的一些細小事情,那孩子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呢?他做點事情就好像是在磨洋工,這真的是孩子不懂事嗎?其實呢?父母們看到的也許是孩子在磨磨蹭蹭的吃飯洗臉,晚上不想睡覺,但實際上這些行為是孩子在適應成長,他在除錯自己與這個世界的關係,就好像是一棵小樹,再慢慢的長出新的樹枝,他們有自己的節奏。

所以有的時候家長一廂情願的去催促去責備並不能起到很明顯的作用。反而會加劇了父母們的這個焦慮感,甚至是越來越抓狂,對於這種情況父母們應該怎麼跟孩子溝通呢?

我們都知道在伊索寓言裡有這樣一個故事,叫北風和太陽,這北風和太陽打賭說咱們倆比一比,看誰更強大能讓路上的行人脫下外套,北風的做法是什麼呢?猛烈的吹,想把這個路人的衣服颳走,結果路人覺得很冷,冷得發抖,反而緊緊的裹住了衣服,太陽呢則是把溫暖的Sunny灑向路人,路人覺得暖和,於是就把外套脫了下來。

其實父母和孩子之間也是這樣的,如果能夠建立起溫暖的互相信任的關係,孩子會更願意聽從父母的要求,所以我們會發現父母用積極的態度溫暖的行為來激勵孩子,及時迴應孩子,那孩子的表現呢會更加的配合,但如果父母是命令的口氣或者是身體的控制,那們孩子反而不容易和其他人合作。建立溫暖的信任關係,那長期以來,未來就很容易和孩子建立親密關係,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

那父母們具體應該怎麼做呢?一般來說,父母對孩子的指導可以分為三種類型:誘導型、嚴厲型還有寬容型。我們先來說說寬容是什麼,這個聽上去好像不錯,但是呢,他會忽視那些不恰當的行為,也不會教給兒童合適的行為,因為太寬容了,所以呢,缺乏紀律和限制的兒童可能表現的缺乏自控力,行為上更衝動,攻擊性還有叛逆性也會更強。而嚴厲型是用威脅的手段來強迫孩子,用語言來貶低孩子,甚至是用暴力來懲罰孩子,這就更不好了。只有第1種也就是誘導性,為他們設定合理的行為限制,誘導型的指導會帶來孩子更加自控和更加積極的夥伴關係。

所以呢,家長大聲叫嚷出來那些聲音的話,也許並不能真正讓孩子聽到,反而是那些溫暖的話對孩子更有教導意義,一些溫暖的柔軟的話語才會緩緩地送入孩子心中,在這一點上呢,這本書裡的孩子反而成了父母的榜樣,當媽媽態度生硬責備孩子的時候,孩子沒有說我討厭媽媽,我不喜歡媽媽,而是說如果媽媽能夠溫柔的說話,那我就更喜歡媽媽,注意這裡用了一個更字來強化正面的做法,而不是去跟負面的做法對抗,這就像是寓言故事裡溫暖的太陽,而不是寒冷的北風。

那當孩子自己動手穿衣服時家長不要責備他們磨磨蹭蹭,而是表揚他能自己動手穿衣服,從正面來強化他的優點。晚上孩子不想去洗澡不想睡覺,那父母可以陪著他們一起洗澡,一起閱讀來享受寶貴的親子時光。

讀完這一本《最喜歡媽媽》相信每個父母都會有所觸動的,會忍不住的想問自己在孩子的心裡到底是什麼樣子的?這時候不妨就讓孩子口述一封給媽媽或者爸爸的信,或者是畫一副畫表達自己和爸爸媽媽的故事,也許你就能從中發現生活中被忽視的那些小細節,能夠聽到孩子的心聲,小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不要以為他們年紀小,情感就沒有成年人豐富,你會發現原來跟孩子的溝通技巧有這麼重要。

市面上有很多針對親子溝通的書籍,比如說《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願意說》《非暴力溝通》《父母的語言》《正面管教》等等,各位爸爸媽媽可以抽時間多來學習一下。

當然為了最大化的學習這本書,父母不妨針對這本書改編成桌遊或者遊戲,比如:在一些卡片上寫字或畫畫代表不同的生活場景,比如說吃飯或者洗臉的場景,孩子根據自己抽取的卡片做出不同場景下的動作,而家長呢則做出相應的迴應,打個比方,如果說要上學去了,孩子就表演說:媽媽再見,我要去上學了,而父母則參考這本書的建議來祝福孩子:今天一定要加油哦!父母可以自由發揮,讓孩子來評判父母今天說的怎麼樣,哪種方式最好,就是這樣一種過家家一樣的表演,這看上去很簡單,但它的作用很大,通過這樣的表演可以為家長不斷強化正面資訊,不斷的和孩子建立這種信任溫暖的關係,也相信會在今後出現問題的時候能夠更好的溝通,並且能讓這些正面的處理方式深深印在父母的大腦裡,對孩子更多的是鼓勵和陪伴。

當父母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和成長心智去思考問題的時候,我們就已經和孩子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就能真正和孩子一起成長,一起享受童年的美好時光。

最新評論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對寶寶‘不安分的’小手,我選擇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