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的生活充滿了壓力和緊張的節奏,有時即使簡簡單單吃頓飯也成了奢侈。所以當我們看到小寶寶投入地吃東西的時候,會覺得很可愛,尤其是當孩子流著口水目不轉睛地看大人吃東西的小模樣更是討人喜歡。
可是很多家長不這樣覺得,他們覺得在外面的時候,自己的孩子盯著別人吃東西是一件很令他們尷尬的事情,雖然一般的人在徵求了家長的意見往往都會分給小寶寶一些食物,可是很多家長還是覺得這樣會讓別人覺得自家的寶寶沒教養。
其實,寶寶喜歡盯著別人吃東西這種行為,幾乎在每個孩子的成長髮育過程中都會出現,家長也不要因此過於焦慮。
孩子總是盯著別人吃東西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1. 孩子在家裡沒有養成正確的吃飯習慣
我們都說孩子是一張白紙,家長在上面畫什麼,孩子就成了什麼。習慣也是如此,大多數孩子在家裡都是被家裡人寵上了天,什麼都不捨得孩子自己動手做,吃飯都是大人追著喂。
而孩子習慣了一邊玩一邊吃飯,他們的注意力不是集中在飽腹這件事上,而是玩,所以有時就會出現吃了很長時間也沒有吃飽的現象。而家長覺得餵了這麼久寶寶吃的也不積極,可能是寶寶不怎麼餓。
這就導致了並沒有吃飽的寶寶出去後看見別人吃東西就會嘴饞盯著看的情況,而家長還以為這是寶寶的天性。
2. 孩子三餐不固定,沒有規律
有些年輕的寶媽生孩子前習慣了睡懶覺,作息不規律,生完孩子以後也把孩子帶成了跟自己一樣的作息,有時起來晚了就一天只吃兩頓飯。
而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固定三餐的營養跟不上,就會總是想從別人那裡獲取食物。
3. 孩子模仿家長
有些孩子總是喜歡盯著別人手裡的食物確實是想要吃的原因,而他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思維也是模仿家裡的成員。
如果寶寶家裡人平時在寶寶面前吃別人手裡的食物,寶寶就會錯誤地以為只要想吃別人的食物,那麼任何人都應該把食物給他。
4. 家長教育的缺失
一般孩子較小的時候,家長的教育孩子還聽不太懂,而四五歲以上的孩子一般都能聽懂家長的話,能進行溝通了。
如果孩子還是出門在外的時候喜歡盯著別人吃東西,那麼就是平時家長教育的不到位了,孩子就是沒有禮貌了。
通過上面來看,孩子喜歡盯著別人吃東西這種現象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家長不能以偏概全地認為孩子出現這種狀況就是沒有禮貌,沒有教養。
家長需要了解孩子成長髮育的心理特點1. 孩子的天性是充滿了好奇心,盯著別人的食物並不代表他是沒有禮貌的。
在孩子的世界裡,很多事物都是新奇的。有時他盯著別人的食物,也許是那種食物的色彩,形狀或者氣味吸引了他,他是因為沒有見過,沒有嘗過才會去觀察。
這個時候家長就不能因為孩子的行為而批評他了,家長可以給孩子描述,讓孩子通過描述去想象,這樣既不打擊孩子幻想的積極性,也緩解了尷尬。
2. 孩子真的是想吃別人正在吃的食物,但是並沒有意識到盯著別人看是不妥的行為。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他的心裡面對於禮貌行為的界定還不是很清晰,也就是說他不知道哪些行為是禮貌的,哪些行為是不禮貌的。此時就需要家長的引導,幫助孩子區分哪些行為是不妥的。
比如家長可以跟孩子說,“寶貝,如果你也想吃,你可以告訴媽媽,媽媽可以買給你吃,但是你不應該盯著別人看,因為那樣會讓別人覺得不舒服。”
這樣孩子就會明白即使不盯著別人吃東西,自己也能吃到想吃的食物,就會減少甚至杜絕這種行為。
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引導改善孩子這種喜歡看別人吃東西的行為?1. 幫孩子養成正確的用餐習慣。
家長最好讓孩子在吃飯的時候坐在他專屬的位置,不要養成一邊玩一邊吃飯的習慣。應該讓孩子明白吃飯的時候要專注,這樣孩子在吃飯時吃飽了,外出的時候即使看到別人吃東西也會不感興趣。
2. 每天在孩子的三餐外定時定量地給孩子吃零食,水果和點心
很多家長都反應自己家的孩子一到吃飯時就不餓,一過飯點了就嚷嚷餓,家長不忍心餓著孩子,就會給孩子吃零食或者小點心。
其實這些家長不知道這種行為並不是愛孩子,而是害孩子,不僅讓孩子三餐不規律,還讓孩子陷入了惡性迴圈,這樣就容易導致孩子出門時喜歡盯著別人吃的食物。
3. 跟孩子溝通,告訴孩子這種行為是不對的
這條比較適用於大一些的孩子,家長可以回到家以後態度堅定地告訴孩子這樣盯著別人吃東西是很不禮貌的行為,爸爸媽媽很不喜歡這樣。
只有父母的態度堅定,孩子就會認真對待家長說的事情,才會在行動上做出改變。
4. 家長不要當眾訓斥孩子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這種行為讓他丟了面子,往往就會在公眾場合大聲責罵孩子。其實即使孩子的行為不當,他也是有自尊心的,家長這種當眾訓斥的行為極大地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家長可以在沒人的地方,或者回到家以後再告訴孩子他犯了什麼錯,千萬不要當眾就指責孩子,當大家矚目他的時候,孩子的內心是沒有安全感的,而這種不安全感是父母帶來的,孩子就會變得不愛跟父母溝通甚至會憎恨父母。
孩子的得體言行是需要父母平日裡點點滴滴的教導的,不是靠孩子自己就能形成的。而父母是孩子最親近,模仿最多的人,所以家長的言行也很重要。
我是小雪媽媽,一個3歲孩子的媽媽,也是一名高階育兒師,孩子的成長是一堂必修課,關注孩子心理最深處的問題,做一個負責任的媽媽,想了解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請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