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父母的言行是孩子無聲的老師,對孩子有著強大的潛移默化作用,父母是孩子的老師,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

那麼,什麼樣的家庭教育才是好的家庭教育呢?

清華大學附屬小學黨總支書記、校長竇桂梅給出了她的答案:

最好的家庭教育,是先放糖,再放鹽、再補鈣。

糖,是給孩子關愛與鼓勵;鹽,是教會孩子直面挫折;鈣,是讓孩子學會自強自立。

三者齊備,孩子才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擋得住生活的風風雨雨。

竇桂梅

先放“糖”,讓孩子成為一個自信溫暖的人

中國式的父母,總是相信“愛之深,責之切”,以為只有用指責表達愛,才不是溺愛;

殊不知,父母脫口而出的差評,就如同一把鈍刀般,磨掉了親子之間的愛,也磨掉了孩子心中的溫暖。

曾經在上海高架橋上的一起"17歲少年跳橋身亡"的慘案讓人心寒。

可是在途徑黃埔大橋時,媽媽突然在橋中間停車,甚至走到後車門繼續責罵孩子。

就在媽媽上車時,男孩突然情緒崩潰,開啟車門沒有一絲猶豫的從橋上一躍而下,結束了年輕的生命,只留母親一個坐在地上捶地痛哭……

父母或許不知道,童年時候得不到肯定和誇獎的孩子,長大後會有很深的挫敗感,甚至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當中。

即便取得了再大的成就,依然還是不自信。

反之,如果父母能給予孩子多點尊重和認可,便能激發孩子巨大的潛力,讓他的未來充滿無限可能。

有一個小男孩從小頑劣搗蛋,不被老師待見。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學,卻又任性地輟學去創業。

創業失敗欠了一屁股債,仍然不安分,還要四處借錢繼續創業。後來,男孩創業成功,成為著名的企業家。

當別人問及他成功的經驗時,他笑著說:

“我能成功,是因為我有一個好母親。

當所有人都認為我不好時,她也從來不曾打擊過我。”

這個男孩,就是後來的“蘋果之父”喬布斯。

的確,就如教育學家傑爾任斯基說的那樣:“只有用愛培養出來的孩子,才能成長為父母喜歡的樣子。”

成長路上,只有父母捨得放點“糖”,用溫暖的言語化成甜蜜的愛,才能滋養孩子,讓他成長成為最好的自己。

加點“鹽”,讓孩子成為一個堅強的人

在人生的成長程序上,磨難、苦難、掙扎,是必經之路。

如果父母不在孩子成長路上灑一把“鹽”,不讓孩子學會直面挫折和痛苦,那麼孩子就只能變成溫室裡的花朵,永遠無法跨過生活的沼澤地。

白巖鬆曾說:“一個人只有在不怕輸的時候,你才能贏。”

可遺憾的是,在對孩子的教育中,我們常常記得教孩子如何去贏,卻從沒教孩子如何去輸。

可一個人,若是輸不起,便永遠贏不了。

《錢江晚報》報導了一名四年級小學生因為競選班長失敗而絕食的新聞。

這位孩子僅是因為從一年級到三年級都是班長,到四年級時競選班長落選,就接受不了,鬧脾氣、不願去學校,然後絕食,後來休學一年,並接受心理治療。

無數學生在中考或高考的壓力下患上抑鬱症或者精神分裂。許多大學生在踏入社會後,僅僅因為求職受挫,就不敢再進入社會,從此躲在家裡啃老。

面對這麼多前車之鑑,我們也應該明白,讓我們的孩子受點挫折,經歷點失敗,有一顆強大的內心,才是對他最好的愛。

一個人,只有學會輸得起,才能直面挫折,超越自我。

一個人,只有學會輸得起,才不會瞻前顧後,患得患失。

身為父母,我們要在孩子教育的這口大鍋中加點“鹽”,讓孩子學會直麵人生中的失敗。

讓孩子知道,不經歷輸的累積,就永遠等不到贏的飛躍。只有輸得起當下,才贏得到未來。

補點鈣,讓孩子成為自立的人

有一句古老的格言說:“給一個人一條魚,他可以吃一天;但教一個人怎樣釣魚,他永遠有魚吃。”

作為父母的最大滿足,就是看見孩子依靠父母教他怎麼做,而不是依靠父母替他做。

曾看過一個泰國勵志視訊。

視訊中的媽媽是一名水果小販,和女兒相依為命,過著清貧的生活。

一天,孩子放學後看到同學們吃冰棍,心裡很羨慕。

可家裡窮,媽媽沒有辦法滿足孩子這個小小的願望。

夜裡,媽媽突發奇想,把菠蘿切成冰棒的樣子,塞進了冰桶裡。

第二天,女孩吃著媽媽做的冰棒,心裡很開心,她還興致勃勃地幫媽媽多做了一些,想要賣出去。

可是,整整一天的時間,女孩連一支冰棒都沒有賣出去。

媽媽沒有幫她,而是建議她到菜市場裡看看別人是怎麼賣東西的。

女孩學習了一天,有了靈感。

她用蠟筆在冰桶上DIY,畫上了可愛的冰棒模樣,並寫上5塊錢1根,10塊錢3根的字樣。

漸漸地,女孩的菠蘿冰棒越賣越好。

媽媽在一旁欣慰地笑了,她知道,即便有一天自己不在孩子身邊,她一定也能過得很好。

遺憾的是,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有這樣的智慧和遠見。

曾看到過這樣一個例子,一個小女孩,家長中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十分寵愛她。穿衣服從小要挑花色品種,要比別人漂亮。在家裡對父母說話就象下命令似的,稍不如意就哭鬧、發脾氣。

在幼兒園連滑滑梯都不敢玩,出門上街走幾步路就嚷著要抱。

這是一個很典型的溺愛的例子,父母將自己當作孩子的延伸,無底線的去滿足孩子。

盧梭曾說:

“你知道用什麼辦法,一定可以讓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那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所謂“慣子如殺子”,愚蠢的父母從不知道,每一次跌倒,都是孩子成長的機會;每一次嘗試,都在激發孩子的無限可能。

原來,父母對孩子最大的愛,是在適當的時間學會手放開。

只有給孩子適當地補點“鈣”,才能讓孩子成為一個自強自立的人,才能讓孩子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最好的家庭教育

是先放糖,再放鹽、再補鈣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庭,是人生的第一道染缸;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家長是過去的孩子,孩子是未來的家長。

孩子是家長的希望,教育是人類的希望。

好的家庭教育,能為孩子的一生打上幸福的“底色”,讓他們成為溫暖又堅強的人。

好的家庭教育,就像一鍋濃湯,必須五味俱全、營養全面,才能給孩子最好的滋養。

先放糖,是給孩子關愛和鼓勵,讓他們變得自信、志氣昂揚;

再放鹽,是教會孩子直面挫折,讓他們變得堅強、百折不撓;

再補鈣,是教會孩子自力更生,讓他們變得獨立、自強不息。

糖、鹽、鈣缺一不可,只有三者具備,才能讓孩子羽翼豐滿,在屬於自己的藍天裡展翅翱翔。

(作者為清華大學附屬小學黨總支書記、校長)

  • 家有院子別空著,有多少種多少,耐寒耐旱,而且果實吃不完
  • 高智商的孩子有哪些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