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育兒>

很多媽媽不理解,甚至抱怨,為什麼我辛辛苦苦帶出來的孩子卻不喜歡自己,反而更喜歡僅週末回家或者平日不怎麼管孩子的爸爸呢?

我在德魯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這一本書裡找到了答案。雖然這是一本管理學書籍,論述一個管理者如何做到卓有成就,但是一個媽媽不正是一名管理著自己孩子的管理者嗎?我們既是家長,也是一名管理者。

最初被這本書吸引,是因為書中的“要事優先”理論。自從升級為一位二胎媽媽,時間被孩子的瑣事壓榨,絲毫沒有自己的個人時間,雖有心想去做一些別的事情,比如讀一本書,看一部電影,寫寫書評、影評什麼的,可是時間不允許,精力也不允許,我急需改變這種現狀,急需要一位智者來幫我走出困境,於是抽出時間去看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和《自控力》,收穫頗豐,對我改變影響巨大,也教會我如何去做一名“知識管理型”媽媽。

先來看看德魯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01家長也是知識工作者,而不是“監工”

書中提到的管理者是指“知識工作者”,而不是“體力工作者”。體力工作講究的是“效率”,通常用數量和質量來衡量結果。比如一個工廠一天裡需要製造出多少雙鞋子,以及鞋子的質量如何。這類體力工作的管理者多屬於“監工”,和知識工作者講求的有效性是不一樣的。這本書教你做“知識管理型”媽媽,而不是“監工型”媽媽。

知識工作不能用數量來衡量,也不能用成本來衡量,而主要是看其結果。

如果把一個家庭看成是一個組織,家長就是這個組織的管理者,而孩子則是這個組織的成員。試問自己,你是屬於“監工”型的管理者,還是“知識型”管理者呢?

有些媽媽對待自己的孩子就像工廠裡的“監工”一樣,每日監督著孩子是否完成老師規定的作業、考試是否及格或滿分、中午吃了幾碗飯、早餐帶去的雞蛋是否吃掉等一些類似於衡量體力工作的“數量”和“質量”問題,卻絲毫不在意孩子的心情和期盼。

這本書時刻提醒我不要單單去做“監工”型媽媽,從而忽略了孩子的內心世界。

很多媽媽並非沒有學識和智慧,有的甚至是“學霸”媽媽,可是因為工作或其他的原因,從而錯過了孩子的內心成長。書中提到:

一個人的有效性,與他的智力、想象力或知識之間,幾乎沒有太大的關聯。有才能的人往往最為無效,因為他們沒有認識到才能本身並不是成果。他們也不知道,一個人的才能,只有透過有條理、有系統的工作,才有可能產生效益。

有些媽媽自詡有高的學歷,豐富的閱歷和才華,以為一切自會水到渠成,從而忽略了與孩子之間的互動交流,這樣勢必會影響與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和健康成長。正如書中所言:

‬再偉大的智慧,如果不能應用在行動上,也將只是毫無意義的資料。

家長的智慧,只有有效的運用到孩子身上,才能在孩子身上得到傳承。

02認識和管理時間,要事優先

除了“要事優先”,這本書還教會我如何合理安排和利用時間,並且引導孩子如何去掌控自己的時間和學習。

在沒有看這本書以前,我一直認為碎片化時間是有效的,是值得去投資的,然而讀了這本書以後我才明白,碎片化時間雖然有用,卻並不有效。

書中舉了一個例子,寫一份報告大概需要6-8小時,如果說每次花15分鐘,每天2次,一共得花上2個星期,雖然總時間也達到了7小時,恐怕結果還是一張白卷。

再比如,與他人每次只接觸三兩分鐘,是絕不會產生什麼結果的。要想與他人做有效的溝通,總得花上足夠的時間。

正如孩子們做一道算術題,如果每天思考5分鐘,思考6天,雖然總時間是30分鐘,可是算出來的結果會和一次花30分鐘一樣嗎?必然是不一樣的。

所以我們一定要學會把零散的時間集中起來,儘量地抽出一個整段時間去做一件重要的事情。

我大女兒現在五歲半,讀大班,現在幼兒園都會按照一年級學生給他們佈置家庭作業。每次她一回家,我就會按照布魯克的“要事優先”理論叮囑她先去把家庭作業完成,這樣就可以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了。

剛開始因為對做作業這件事情感到新奇,她執行得很好,每天一回家就把作業拿出來先做了。持續了一段時間以後她開始出現懶怠情緒,會推遲說我先吃完飯或者看會兒電視再做。

不僅如此,她還會做一會兒作業,再玩玩玩具、削削鉛筆,再去做一會兒作業。

有一天她對我說,媽媽,我覺得做作業好累啊,一晚上都在做作業一樣。

我對她說,那是因為你做一會兒作業去玩一會兒,又去做一會兒,你把做作業的時間分散開來,讓做作業這一件事情貫穿了整個晚上,所以你才會覺得一晚上都在做作業。你還記得你剛開始做作業的時候嗎?你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作業先做完,然後你就有整晚的時間去看你想看的動畫片或者玩你想玩的玩具了,想想那時候你是不是沒有感覺到做作業很累?

小孩子是很容易忘記之前的事情的,我幫她把這種感覺回憶起來,然後提醒她以後按照之前寫作業的方法去完成作業。

果真,她很驚奇地對我說,媽媽,真的耶,我現在就做完作業了,那我不是就可以玩一晚上了嗎?太好了!

很多小朋友感覺週末過得很疲累,整個週末都在做作業就是這個原因。

德魯克還告訴我們要想有效地利用時間,先得記錄時間,瞭解時間是怎麼耗用的。這樣才能精準地知道自己的時間是怎麼耗用的,都用在了什麼地方,以方便自己能妥善地運用自己可以支配的自由時間,使自己得以提升。

03對孩子的“貢獻”才是親子關係的“粘合劑”

德魯克還強調管理者應該重視貢獻,只有重視貢獻,才能將自己的知識為人所用,才能使組織持續存在,並得到持續發展。

書中在談到“重視貢獻”和“良好的人際關係”之間的聯絡時,有一段話我深有感觸:

‬上級對下屬越想說得嚴厲,下屬就越聽不進去。下屬要聽的是自己想聽的,而不是對方所說的。

這段話我把它搬到我的育兒理論裡來也覺得適用。

文章一開始就問道,為什麼媽媽辛辛苦苦照顧孩子,孩子卻更喜歡爸爸呢?答案就在這裡。

我們每天辛苦照看孩子,不停地催促孩子完成作業,多吃飯,多吃肉,記得喝牛奶,有時還要加夜班輔導孩子作業,並用自以為為孩子好的語氣聲嘶力竭地告誡他們一定要認真學習,這樣才能不辜負父母對他們的期盼。

可是這和上段話裡的上級和下屬有什麼差別呢?下屬要聽的並不是上級想說的,而是自己想聽的。孩子們想聽的也並不是我們想說的,而是他們自己想聽的。

我們在這一段親子關係裡有多少時候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說他們想聽的話呢?

我們很多時候關注的是孩子有沒有完成作業、作業是否全做對了,而不是想方設法如何讓孩子喜歡上學習這一件事情。

只有對孩子做出“貢獻”,站在孩子的位置上為他們著想,才能走進孩子的內心,讓這段親子關係變得更加完美。

04不要給孩子“定性”,多發現孩子的長處

德魯克還告訴我們,有效的管理者應該能使人發揮其長處。

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其優點和缺點。“才幹越高的人,其缺點也往往越多。有高峰必有深谷,誰也不可能是十項全能。”

我們對待孩子也一樣,不要緊盯著孩子的短處,而要善於發現孩子的長處。

更不能給孩子“定性”。很多家長總是隨口就罵自己的孩子:你怎麼那麼懶、你字怎麼寫得那麼差、你怎麼那麼笨。

這樣只會讓孩子想當然地以為,自己反正就是懶、就是笨、寫字就是寫得差,而不是透過努力去改變現狀。

孩子的未來是有無限可能的,發現他們的長處,並給予適當地誇獎和鼓勵,會讓孩子對自己充滿自信,並且有勇氣去面對自己的短處,有信心發揮自己的長處。

我們既是孩子的家長,也是孩子的管理者,這本書時刻提醒我,不要做“監工型”媽媽,而要做“知識管理型”媽媽。

不管是職場工作者,還是全職媽媽,不管你是為了成為一名卓有成效的職場管理者,還是一位可以掌控自己、幫助孩子的母親,這本書都值得我們去認真學習和思考!

——END——

7
最新評論
  • 讓孩子早點睡的實用妙招,家長必看!
  • 「案例分享」3歲重度自閉兒克勞德康復實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