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就是我國傳統節日臘八節了。
臘八,節期在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
現今,幼兒園對於傳統節日都比較重視。
主題課、環創、活動
層出不窮!
每到節日,幼兒園老師必瘦三斤啊
……
此處只能仰望天空,假裝冬日陽光很(lei)溫(si)暖(ren)。
關於臘八,有哪些知識呢?
①文化主題篇
過臘月的習俗秦時就有,最初只是用於祭祀用 。
而喝臘八粥的習慣最早開始於宋代,在我國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這一習慣盛行於清朝!
最初,臘八節只在北方和江南盛行,南方並不十分注重。
關於臘八粥,還有一個故事,傳說本為佛教紀念釋迦牟尼佛成道之節日。
自古文人喜用文字記事抒情
當然
也少不了對臘八感慨幾分。
②美食篇
關於臘八美食,
大家也都知道臘八這一天是要吃臘八粥。
但,其實
臘八作為一個盛行於北方的節日,
我們也知道,
在那個沒有高產水稻的年代,
北方主要以小麥和黃豆為主要作物。
勤勞智慧的北方人
用麵粉和黃豆做了
臘八豆腐、麥仁飯、臘八面等麵食。
這是一本警戒繪本。
主要內容:
爸爸最勤勞。他每天雞叫就起床,天剛亮就下地幹活兒。他說:“手是搖錢樹,鋪成金光路。”
媽媽最節儉,過日子精打細算,她補的衣服又密又好。她說:“天下哪有聚寶盆,勤儉才成富裕人。”
他們家呀,米麵滿倉,雞鴨成群,瓜果成架。
但是他家有個懶兒子。這個兒子整天吃飽了就睡,鄰居叫他“瞌睡蟲”。
……
……
這年臘月初八,北風“呼呼”地刮,雪花飄呀飄,簡直有巴掌那麼大。“瞌睡蟲”和“沒底鍋”沒吃沒穿,縮在破房子裡,直打哆嗦。
“哆嗦嗦,哆嗦嗦,好想媽媽的白饃饃。”“哎呦呦,哎呦呦,掃把雜糧湊碗粥。”雜糧是從缸底,糧倉縫,牆邊,老鼠洞……好不容易找出來的。誰知道他們端起碗剛想喝,一陣大風颳來,房子呼啦一下塌了。
這一本在內容比上一本複雜,是一本大人看的書,是一本臘八全書。
《中華傳統節日:臘八節》
由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
分為4章,主要內容包括:
節日由來;總體介紹;歷史變遷;典故傳說;佛教與臘八粥;朱元璋與臘八粥;岳飛與臘八粥;秦始皇與臘八粥;節儉與臘八喝粥風俗活動;文化藝術等。
可以這麼說,能把這本書看完,臘八也瞭解了九分,只差一份實地過節了。
④環創篇
1。臘八粥立體畫
2.組合臘八粥
3.臘八粥畫
4.臘八粥宣傳板
寫文不易,求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