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很多家長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讓孩子學著學那,但是捫心自問,有多少虛榮的成分在裡面?家長的虛榮傷害的是孩子的心,反思一下好嗎?
最近特別火的《流金歲月》#流金歲月#大家看了嗎?早上正好刷到一個片段,鎖鎖的小姨問葉謹言他和鎖鎖的關係。最終葉謹言由不想說還是道出了原委:葉謹言在女兒很小的時候就把她送出國,她女兒是敏感體質,憂鬱,最終選擇自殺,而他說是因為自己的虛榮,想讓女兒貼上留學生的標籤才送她出國的,在外面女兒的壓力肯定特別大,但是他後悔也晚了。
家長的虛榮,指不定會讓親子育兒、親子教育的方式變得“歪曲”,這種自私的表現還是適可而止吧!
01家長的虛榮讓孩子抑鬱不出門
聽一個朋友說她一個親戚的孩子,因為考試成績不好,竟然不去上學了。乍一聽無非是一件學生時期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哪至於不上學?
原來是她親戚特別好虛榮,孩子從小聰明伶俐,就成了他們炫耀的資本,但是隨著課業的增多,越來越跟不上,成績下滑了。而家長呢,平時在別人面前吹慣了,讓他們再說孩子的不好,覺得特別沒面子。
於是雙管齊下,一是不停地說教,二是給孩子報了輔導班,本來高中時間就緊迫,孩子還要做作業找差距,這下好了,弄得孩子每天快連個吃飯的時候都沒了。
但是家長的方法不僅沒奏效,孩子的成績更不行了,孩子也是煩躁,家長說得都煩躁了,再加上本身有壓力,害怕被家長說,最後直接抑鬱不出門了,還上什麼學呀!
可能你身邊也有這樣的例子吧?家長應該從孩子的視角去解決成績不好的問題,而不是從自己的虛榮心出發,只一味地給孩子施壓。
02 985學校畢業竟然找不到工作?
985可是好學校,為何還找不到工作?這就要從小月的媽媽身上找原因。
小月是個好孩子,學習用功,不負眾望考上985,但是她有個虛榮的媽媽,還好在大學畢業之前,媽媽的虛榮並沒有產生什麼不好的影響。但是在她畢業之後,媽媽就一心想讓小月考公務員事業編,可偏巧天公不作美,考了幾次沒有過,媽媽就老說她,看看誰家的孩子都去哪裡工作了,誰家的孩子當初還沒你學習好呢,現在也去了什麼好單位……
小月想放棄考試直接找工作,但是找了一個小單位之後,她媽媽不樂意了,覺得面子上沒光,不讓她去,拗不過媽媽,最終也就放棄了,就這樣白白浪費了985的名校稱號……
媽媽的虛榮再加上專制,爸爸說了都不算,這不是害了孩子的一生是什麼?當然也要批評下這個女孩子,態度強硬起來也行,畢竟以後的路是要自己面對的。
03家長虛榮連帶孩子也虛榮
表妹說她家孩子幼兒園班裡有個小朋友特別的愛打扮,還事事要爭“先”,即便跟小朋友玩的時候,過家家的角色也得她先當那個最佳的。表妹說她跟這個孩子的家長聊過天,她總說孩子買衣服得自己挑,自己喜歡才行。
但是如果家長不給孩子灌輸這種不好的思想的話,孩子應該不會想到非得要買什麼衣服吧?
幼兒園裡孩子們的家庭情況有好壞之分,但是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是很普通的,很少有攀比的情況。
家長的虛榮,在潛移默化中,被孩子感受到學了去,這不是一種傷害又是什麼?
還有很多的家長虛榮心作怪的例子,比如家長非得省吃儉用供孩子上貴族幼兒園或學校,都影響到了自己的生活,這不是為了孩子好,而是不顧後果的自私。再比如,非得讓孩子在大家面前表演才藝,卻不想想孩子是否真心喜歡如此。
世上大多數做父母的好像都認為:一定要讓自己的孩子上大學,這是父母的義務和責任。並且好像都想把自己的子女送到比別人好一點的學校、好一點的大學。這難道不是父母的虛榮心的表現嗎?有時不妨站在被你一個勁兒地督促用功的孩子的立場上設身處地為孩子們想想,這樣可能會悟出道理來的。 ——王貞治
家長的虛榮不要建立在孩子的痛苦之上,做真實的父母,讓孩子做真實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