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過這樣一個問題,你生一個孩子是為了什麼?
為了“養兒防老”、為了家族傳承、為了“讓自己的生命更完整”?我想,每位父母都有各自的想法。
我聽過最溫暖的一個回答是:為了參與一個生命的成長。
這意味著陪伴、付出和欣賞,以及付出更多耐心和時間。
然而,教養孩子從來就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很多父母都處於困惑迷茫的狀態。
畢竟在眾多行業中,唯有父母這個“崗位”是無證上崗,甚至有些父母是迫不得已接受這個角色。
因此,家長們難免都會面對一個共同的難題:“怎麼養孩子?”
對於這個問題,誰都沒辦法給出唯一的標磚答案,因為每一個孩子都不一樣。
那麼,該怎麼辦呢?
除了不斷了解自己的孩子之外,那就是不斷學習,與孩子一起成長!
01
孩子,需要高品質的陪伴
首先,家長要先認清一個觀念誤區:陪著≠陪伴。
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陪在孩子身邊,卻一邊陪伴孩子一邊玩手機,一邊陪伴孩子一邊工作……
我仍記得那次朋友和我說的親身經歷:
她的老公工作很忙,但只要有時間就會抽空回家陪孩子。
只是,在陪孩子玩兒的時候,孩子爸爸依舊放不下工作和手機。
直到,孩子在一次無意中說的話,改變了爸爸這個習慣。
果果說:“爸爸,我想變成手機”
爸爸所:“為什麼想變成手機啊?”
果果說:“因為爸爸只愛手機,不愛果果”
是啊,有多少的家長是拿著手機“假裝”陪孩子呢?
孩子需要的不是陪著,而是高品質的陪伴。
央視財經頻道特約心理師圖南老師說:
“高品質的陪伴,是能夠看到對方,能夠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
如果連全身心投入都做不到,又何談“交流”和愛呢。
經常有父母抱怨孩子不聽話、管不住,甚至為此感到煩躁和委屈:“為什麼我付出了這麼多,孩子還那麼不懂事?”
原因在在於:沒有和孩子互動和交流,無效的陪伴孩子,才讓你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要知道,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現在多做一點,將來遺憾少一點。
02
做情緒穩定的父母
很多父母都會有壓不住火想動手的經歷,輔導作業、出門遊玩,孩子總是有那麼多“不聽話”的時刻。
寫個作業寫了三個小時,怎麼能這麼磨嘰?
說了不要來煩媽媽,你怎麼這麼不懂事?
每天回來都把自己搞的髒兮兮,能不能讓我省點心?
甚至,有些父母因為孩子的“不聽話”而心生怒氣,忍不住動手。
知名情緒管理專家田先老師認為:
“這些憤怒不僅來自孩子的問題行為,更多的是來自於父母內心積壓的消極情緒和壓力”。
孩子的某一個行為只是觸發你情緒爆發的導火線,“恰逢其時”的成為你的出氣筒。
然而,父母對孩子發火,當然能發洩情緒,逞一時之快,但是對孩子來說,卻可能造成影響一生的創傷。
父母情緒不穩定,常常爆發,動不動就大吼大叫甚至動手,孩子很難不處於緊張和恐懼中,長大以後很容易參照父母的方式處理問題,甚至缺乏對世界最起碼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而父母情緒平和友善,孩子也會笑容更多幸福感更強,看待世界的感受也更加寬容,情商也會更高。
不要讓你的情緒,磨滅孩子通往美好世界的夢想。
為人父母,情緒穩定而樂觀,才能讓她在最初狹小的世界裡,慢慢對自己進行構造。
當然,父母不是聖人,也會有喜怒哀樂各種情緒。我們能做到的是,發覺自己的情緒變化時,及時的調整自己,不要讓壞情緒成為傷害孩子的“刺刀”。
03
接納孩子的“不完美”
在小孩子的眼中,父母都是完美的。但在家長眼中,孩子都是有缺點的,十全十美的都是別人家的孩子。
一次去接小侄女回家時,看見一位媽媽對著孩子罵:“我天天教你學習,陪你做作業,比我當年學習還認真,你居然才考了70多分,太讓我丟臉了!”
很多時候,我們看到孩子身上的不完美,第一想到的是:讓我丟臉了。
我們常常忘記:孩子與我們是彼此獨立的個體,他並不屬於我們,他是屬於他自己。
“你要孩子考高分”、“你要孩子和別人一樣優秀”,這是把孩子當成你的附屬品,硬生生的把他們的人生與我們的人生捆綁在一起。
十多年前,王菲的女兒李嫣因患有天生脣顎裂引發外界的爭論。
但是李亞鵬對李嫣說:“上帝給了你傷痕,我要讓這傷痕成為你的榮耀。”
母親王菲也會告訴李嫣:你很美,真的很漂亮,一點都沒有問題。你和其他孩子沒有什麼不同。
甚至她奶奶也告訴她: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
李嫣也完全接受了這個事實,並且成為我們眼中自信勇敢、聰明懂事的小姑娘。
沒有完美的成人,更沒有完美的孩子。既然你我都不是完美的父母,就更不該苛求孩子成為完美的人。
不能接納孩子的不完美,實際上就是不接納孩子的成長。
我們對於孩子,都會有如此模糊的期待:希望他們成為我們想成為的樣子。
所以當我們看到孩子身上不完美的地方,就覺得礙眼,不舒服。
於是就開始拿起大剪子,對孩子修修剪剪,力圖讓孩子成為我們心中理想的模樣。
當孩子被我們修剪過後,即使是成功了,孩子也會對自己充滿質疑,對自己不自信。
著名家庭教育專家海文穎說:“接納力,是為人父母必學的能力。”
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但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做父母的,就是要接納孩子的不完美,發現孩子的優點,幫助孩子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我們要相信孩子,終將有一天會迎著朝陽絢麗綻放。
這世上,有一種教養,是原諒父母的不完美。
其實,還有另一種教養——接納孩子的不完美。
愛,並不是嘴上說說,而是需要付出行動和時間。儘管經濟物質是生活的必需品,但對於孩子來說,陪伴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作為父母,應該多了解孩子,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才能更好的接納孩子的情緒,拉進親子關係,培養優秀的孩子。